科举为官指南 第15节(1 / 2)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8351 字 2021-05-23

而来福见管家问他,自然是知无不答,不仅告诉海伯少爷府试上又拿了案首,连后来放榜的时候少爷被知府大人召见而且还送了几本书的事全都一起说了出来。

海伯一听,顿时露出满脸喜色。这可是被知府大人召见还赠书了,杨家祖上三代还没有人跟知府打过交道呢,看来杨家要从少爷这兴盛了。

想到这,海伯拿出了一块帕子擦了擦眼泪,他想,若是老爷要是还没去在撑个几年就好了,那样的话,他肯定能见到少爷现在这出息的模样,兴许还能看到以后少爷登科后打马游街呢!唉!可惜老爷去了!

过了一会,海伯平复好心情后,就赶忙让人去给少爷准备热乎的饭菜,这少爷一次出去这么长时间,也没他跟着去张罗,吃食上肯定比不得家里,现在既然回来了,他可得让少爷吃点好的。

杨云清出来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他把正在滴水的头发随手用布巾擦了擦,然后拿出一条布带把头发简单地束了一下,就出去用饭了。

海伯已经近一个月没有见到自家少爷了,所以杨云清用饭的时候,海伯一直没走,在旁边陪着。杨云清他在来时的路上就想了很多关于开办工厂的事,已经有些思绪了。杨云清他迫切的想为这个时代的女子做些什么。

晚上,杨云清带着海伯进了书房,跟他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海伯他自杨云清表现出稳重的那一面后,基本事事都听他的,因而现在听到杨云清要开办工厂,而且专门只招女子妇人,也没有感到惊世骇俗,毕竟之前悠然居就是这样。

只是海伯考虑到,开办这种所谓的工厂,可不是像开悠然居还有那几家铺子一样,小打小闹就行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不仅需要选址买地,还需要招办人手建厂,里面还有一些少爷所说的各种“仪器”需要置办,而且这事还需要和知县打声招呼,很是复杂,种种事情没个大半年时间也搞不下来。

故而海伯不反对自家少爷去干这事,只是觉得还有不到四个月就要院试了,少爷安心读书才是最重要的,现在耗费时间来搞这些,实在是有些不值得,可以等院试过后再着手干这些。在他眼里,一切事情都没有自家少爷重要。

于是海伯就开始劝说自家少爷,想让他等四个月后再来弄这些。

杨云清他自然是知道还有不到四个月就要院试了,只是他觉得,在这段时间里,他完全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并不会占用太多学习时间,他自己也是可以把控好其中的度的,而且其中的很多琐事,他也完全可以请人来打理。

他于是就和海伯讲了这些,说了不少东西。而海伯他一直都是支持自家少爷做任何事的,现在见他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能同意了。只是暗自在心里想着,到时候自己一定得多费些心思,好减轻些少爷的压力,不让他耗费太多时间影响了读书。

“少爷,知县秦大人刚刚遣人送了东西来。”来福突然进来说道。

第31章商谈“那送东西的人还在吗?”杨云清……

“那送东西的人还在吗?”杨云清转过身来问道。

来福答道:“嗯,我把人带到正厅了。”

杨云清听完,就理了理衣裳,准备去前面正厅见知县派过来的人。

到了正厅的时候,衙役正在喝茶,抬头一见杨云清走了过来,就连忙站起来说道:“恭喜杨公子了,院试又得案首了。这是秦大人派我来给您送的东西,是一方砚台一支毛笔还有几本当初大人科举时用的书,上面大人写了不少东西。大人希望这些能对杨公子有些用处。”

“多谢知县大人的厚爱了,学生感激不尽。还请您回去转告大人,学生有时间会去登门拜访的,也劳烦您大晚上过来一趟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话一定给您带到,那如果没事的的话,小人就先走了。”衙役向杨云清拱手说道。

“嗯,那您慢走。”说完杨云清从荷包里拿出一锭碎银,塞给了衙役,又道:“也麻烦您一趟了,这点银子您拿去吃点酒吧。”

衙役也没有推辞,接过说道:“那就多谢了,我就先回县衙了。”

杨云清让来福把人送了出去,然后才拿起送来的东西慢慢打量。

砚台和毛笔都是顶好的,摸起来手感不错,但这个杨云清也不是太在意,他拿起之后很快就给放下了,倒是那几本书,杨云清翻看之后,却是十分的满意。上面不仅有着许多感悟心得,还写着一些应试的技巧和行文的注意点,十分详细。杨云清内心不禁感叹秦知县的用心。

当然杨云清也能大概猜出秦县令这么做的原因。秦知县作为一个县令,等任期满了之后,也是有考核的,其中有一项就是教化,这一点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在任期之中,本县有多少有功名在身上的士子,所以说县里的每一个秀才举人在知县眼里都是政绩,每任知县任职期间,对县里的秀才举人也都是多加照顾的。

而杨云清他现在虽然只考完了县试府试,院试还没有开考,连秀才都不是,但是耐不住他已经接连拿了两个案首,接下来若是在院试之中发挥好再次一举拿下院试案首的话,就是小三元了,这个对于秦知县来说可不是教化有功吗如此一来,到时候考核的时候添上这一笔,也是一项不小的政绩。而此时秦知县他让人才送上这几样东西,也是想勉励一下杨云清的意思,期盼着杨云清再拿下一个案首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杨云清对秦知县都非常感激。他决定明天上门拜访一下秦知县,同时也打算和秦知县说一下这个办厂的事,因为这事也不算小,也是需要向知县报备一下的的,而且这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秦知县虽然只是七品官,但在祁县这,秦知县也是一方父母官,可以说是“大权独揽”,和他商谈一下,以后办厂有了秦知县的照拂,无疑在许多方面会方便不少,省下许多麻烦。

打定主意,杨云清就让海伯准备了些礼品,打算明日去拜访秦知县的时候带上。

次日,早上杨云清大约五点左右就起床了,洗漱完用完早饭,他照例是先读了两个时辰的书,做了些笔记,然后才收拾了一下,准备去县衙。

不过毕竟秦知县是官,他是民,所以礼品中也没带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一包普通的茶叶还有一瓶庄子里作坊中酿的葡萄酒,也不值什么钱,不然的话可能就会传出贿赂之名,反正还是注意一点为好。

杨云清让来福驾着马车,送他去县衙那边。到了之后,他就让来福在外面先等着,自己一人拎着东西走了过去。

县衙门口,有正在当值的衙役,没有等他们问询,杨云清就主动上前道:“麻烦帮忙去禀报秦大人一声,就说学生杨云清前来拜访。”

当值的两个衙役中,有一个人还记得他是之前的县试案首,而且还去给他家报过信呢,现在一听杨云清这么说,就主动上前道:“那您先等着,我马上就就去禀报,一会就回来。”

杨云清道了声谢,就到了县衙的一边等着了。而那衙役动作也很快,没有一会就出来了。他走近对杨云清说道:“已经禀报过了,知县大人让你过去。”说完,他就领着杨云清进去见秦大人了。

进去之后,衙役带着他绕过前面的大堂,也就是审案的地方,到了旁边的议事厅去。议事厅的门上,还悬挂着这一副上书“天理国法人情”的金字牌匾。

进了议事厅,刚一向里面望去,杨云清就见那边上首坐着秦知县。这也是他除了上次县试的时候,第一次见秦知县。

杨云清把手中的礼品交给秦知县旁边的衙役后,就躬身向秦知县行礼,口中道:“学生杨云清,见过秦大人。”

秦知县对于这个已经接连拿下两个案首的小少年很是宽容,当即就让他在一旁坐下了。

杨云清坐下后又再次谢过秦知县,然后说道,“昨日大人派人送去的东西学生很喜欢,特别是那几本书,学生看了里面大人写的东西后,也是受益匪浅。”

“哈哈。对你有些帮助就好,那些可是本官当年科举时总结下来的经验之谈,而且也添了一些后来做官时再次重读的一些感悟。。”秦知县捋着胡须笑着说道。

“不过学生此次前来,除了感谢大人相赠的好意之外,还有一事想和大人商量。”

“什么事?你说说看。”

“是这样的,就在前几日学生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妇人,”接着杨云清就把那个妇人的凄惨遭遇说了一通。

然后又道:“因为这个妇人的遭遇,学生起了恻隐之心,而后又想起了,在这县里府里甚至是整个大周朝,又有多少个这样可怜的女子。”

秦知县听完也点点头,只是严格来说,虽然让人觉得气愤,感到天理难容,但是这女子婆家也未真正犯法,因为大周朝律法中并没有相关规定,所以除了在人品道德上谴责这一家人外,也没有其他惩罚他们的办法,这也是实属无奈。

“学生不能改变这些可怜女子的处境,只是觉得,如果这些女子可以有个出来赚钱的机会,手里有了银钱傍身,谅婆家也不敢如此欺侮她们。而且这样一来,女子可以出门上工赚钱,一个家庭中也有了两个劳动力,百姓的生活水平想必也能有所提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