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14节(1 / 2)

科举为官指南 枝问雁 7869 字 2021-05-23

“楚兄,那我就过去了。”杨云清向楚嘉泽拱手道。

楚嘉泽他早已让自己的书童过去了,自己并不想去人群中挤,所以就道:“行,你去吧,我就在这边等着了。”

杨云清到了李高朗那边,和他一起等待着放榜。然后很快,王向松就略有些气喘的跑了过来,道:“我来了,刚刚有事耽搁了。”

“不妨事,现在离放榜的时候还早着呢。”杨云清道。他现在在这边虽然位置比较好,但是人挤人的,杨云也有点后悔没有像上次那样去找个茶楼坐着了。

“诶,你看那边那个人是齐荣。”李高朗对着那边一个被四五个小厮围在中间的人说道。

杨云清只是简单地嗯了一声,并没有去多加注意。他以前虽然和这个齐荣有些矛盾,但是自从县试考完,他基本就没在见过齐荣了,所以现在对齐荣没有什么感触。

“我跟你说,上次县试,他考的是第五十名,差一点就落榜了。而且他当时还嘲笑我们呢,等之后放榜之后他就不敢再在我们面前晃悠了,生怕我们再去找他嘲讽一顿。”李高朗一想到这个就感觉吐了一口气,神清气爽。

杨云清对此不可置否,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就很快听到有人喊道:“放榜了!”

衙役们过来的时候,人群中自动让出了一条路来,然后又紧跟在衙役后面,好等着他们张贴完榜单,可以第一时间的挤上前去。

衙役的的动作很快,没有一会,榜单就张贴完成,接下来后面跟着的人群瞬间就一拥而上,杨云清他们很快就被挤到了后面去。

“啊!我中啦!”很快就有人兴奋的喊了出来。

“我也中了!”

有人高兴自己终于考中,当然也有人崩溃的哭着走出了人群,只待来年再考了。

这时忽然有人说了声:“这个第一名案首是人字捌号的,这人是谁,有人认识吗?”因为榜上写的都是考生的“考号”,并不是人名,所以一时之间,大家也不知道案首到底是谁。于是周围的人都在打听,毕竟简单点来说大家也算是对手,怎么也得知道最上面赢了他们的那个人是谁吧!

“恭喜云清了。”王向松听到之后。

杨云清他听到后也是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这次发挥的不错,不出意外肯定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只是他没有小瞧着其他人,毕竟大周朝不缺神童,有着家学渊源的考生更是不胜枚举,这边就是一个不算富庶的小地方,文风也比不上江南那边盛,但肯定有能耐之人。

比起他们,杨云清虽然不觉得自己会差在哪里,但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再次拿到一个案首,现在被点为案首也是意外之喜了。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个衙役过来朗声说道:“杨云清可在?知府大人要见你。”

“杨云清?是谁呀?”围在榜前的考生们纷纷私语道。

“在下就是,请问知府大人可是找小生有什么事?”杨云清站出来温声说道。

衙役见站出来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略一惊讶,然后又继续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先跟我去见大人吧,去了也就知道了。”

杨云清转头和李高朗还有王向松说了一声,就跟着衙役走了。他猜想着,这次自己得了案首,估计知府大人叫他过去也是为了问问他写的文章,不然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理由。

等杨云清跟着衙役一走,人群中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质疑道:“会不会是他犯了什么事,所以才被知府大人叫了过去。”这人本来想说是不是作弊,不过权衡再三没有说出口。

另外有人反驳道:“肯定不是,若是犯了什么事,肯定早就有人来把他枷起来了,怎么可能好生好气的让他去见知府呢!”

这个时候王向松他为了不让大家继续胡乱猜测下去,污了杨云清的名声,就上前说道:“那是我的朋友,他也是这次的案首,知府大人应该是出于欣赏,才把他叫过去的。”

众人一听刚刚被叫走的是此次的案首,顿时也就明白了,那这事也就说的过去了,只是一想到人家才十二三岁,心里就不由地感叹,他们这么多人,居然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压了下去,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而之前在不远处站着的少年楚嘉泽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听着众人的讨论声,他才知道原来这次的案首就是他刚认识不久的杨云清。很快,他也从书童那知道了自己的名次,第二名。这个时候说不失落那也是假的,但是很快他就调整了心情,承认了终究是自己技不如人,而且后面还有一场院试,那才是最重要的,想到这,他浑身又充满了动力,只想着赶紧回去继续发奋读书,好在下一场院试之中一举夺魁!

那边,杨云清跟着衙役七拐八拐之后,来到一处房间前。

衙役上前说道:“大人,杨云清到了。”

里面很快传来一道有些低沉的声音:“让他直接进来吧。”

杨云清听完,就上前慢慢推开门,然后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只见堂前坐着一个身着绯色绣有云雁官服的中年男子,据杨云清所知,这云雁应该代表的就是品阶了,而这官服上还有一个黑色跟套圈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腰带了,腰带并不紧束而是像被固定住一样悬在腰间,跟杨云清穿越之前看的戏文里的形象穿着差不多,官服毕竟是朝廷发的,比起平常穿的布衣,自然也是看着有些名贵,单是坐在那边,就已经呈现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这应该就是要见他的知府大人了。

于是杨云清就上前行礼道:“学生杨云清拜见知府大人。”

“嗯,起来吧,到这边坐下。”陆知府挥挥手说道。他刚刚见到进来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也有点意外,不过他也见过不少神童,只是他有些好奇,这个学生是如何小小年纪便能写出考卷上那如此令人惊艳的文章。毕竟不说那文笔了,就里面那些内容,没点阅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杨云清到了一声谢,然后过去坐下。

“你可知我叫你来是做什么来的?”

“学生不知。”杨云清恭敬答道。

“我见你考卷上写的那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玑,鞭辟入里,特别是这句:‘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说的实在好,只是本官不明白,你一个小小少年,尚未接触朝政,如何有此般感触呢?还是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耳濡目染之下的呢?”

在现代社会,国家领导人哪次报告不提及百姓,“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更是从小听到大,所以杨云清自然而然的就写出来了,只是现在他肯定不能这么说,于是想了一下,杨云清道:“学生家中并未有人在朝中做官,只是学生父母双亡,不得不在读书之余,撑起家业。因为这个,学生也与一些佃户还有底层的一些百姓打过交道,亲眼见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不易,因而由此感触。”

“不错,不错。”听完这些,陆知府对杨云清好感更上一层楼,想着以后此子若是得以入朝为官,常怀一颗怜悯之心,必能造福一方百姓。

接下来陆知府又对杨云清进行了一番考校,杨云清皆对答如流,文思堪称敏捷,可谓是少年英才了。

他感叹一声后,去了里间,拿了几本书出来,递给了杨云清道:“这几本书赠与你了,回去后可要好生研读,但是却不要囿于此,这些仅仅是给你做个参考,你写文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来。”

杨云清接过后,发现书分别是:《三科程墨持运》、《皇明今文定》、《钦定四书文》,他心中大喜,对这位陆知府十分感激,这几本书就是所谓的科举参考书,放在现代大概就等于《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了,里面全是真题,基本属于有钱也找不到门路去买的那个范畴。

“多谢大人了!”杨云清感激地说。

“嗯,本官期待着你在院试上再拿个案首来!”

第29章路遇妇人陆知府对杨云清满意至级,……

陆知府对杨云清满意至级,因而对他的期望也不免高了些。而且若是此子接下来的院试再次拿下案首,那便是小三元了,如此也是一段佳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