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茶馆中一片哄笑之声,角落处,两个青年相对而坐,其中一个青年听得这哄笑,有些紧张:师弟,这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被人谈论的主角唐不易却十分淡定:师兄,你应当高兴才是。再度彰显华山威名,才好打消那些想拜入咱们华山的人家的顾虑啊!

你不是说,除了从附近的良善人家挑选孩童加入门派之外,收养那些年岁小的乞儿,自小培养他们对华山的忠心,才是最好的吗?

那些弟子可以先重点培养,这良善人家的孩童,也不能放过啊!单靠收养乞儿,他们学文习武的一应用度,都要门派来出,数量一多,实在是耗不起啊!

师弟,让这些说书人尽力宣扬你的名头,会不会,惹人眼红,对你不利?师兄小声问道。

唐不易有些惊讶,却也好好地安慰了他,让他宽心。

唐不易不怕别人不愿意和他对战,就怕没人来和他打。

不和别人打怎么变强?

让说书人传播他和华山的威名,吸引明里暗里的对手前来挑战,这本来就是他的目的。

唯一一件出乎唐无易意料的事情,大概就是他的师兄,原著里有名的伪君子岳不群同学,君子得过分了。

师兄,知道你对同门师兄弟情义深重了,但是师弟我的实力这么强,你就用不着时刻担心了吧?

作为一个被剧透党,唐无易很想问问自己的师兄,岁月这把杀猪刀到底是怎么下的手,才能让一个真·正人君子蜕变成原著的割丁伪君子的。

他们现在所在的茶馆是在华山脚下不远的地方,作为威名远播的一流门派,还是江湖上的陕西门派代表,华山派在这里很有名气,只看说书人都不用特意引导,就有人踩青城抬华山就知道了。

这其中也有地方主义情节作祟,大家都是陕西人,不维护本体门派,去抬举巴蜀之地的门派,这不是昏了头吗?

作为来自大唐年间的巴蜀人,唐无易表示,天府之国好是好,就是和外界的交流沟通不太方便,颇具神秘色彩的同时也是穷乡僻壤的代名词,出门在外难免受人歧视。

况且地方偏僻就意味着和外界脱节,这个时代的江湖人士,看青城派,多少有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优越感。

长青子的三峡以西,剑法第一,简单地解释一下,就是大明江湖人士一致认可,长青子同志的剑法水平在巴蜀之地那一块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盖章优秀,不过乡下水平,就不要到外面丢人现眼了,青城自己关上门唱大戏就够了。

来自大唐蜀中的唐门人士表示,这个时代的武学水平都不怎么高,偏僻之地没好的秘籍,被人排挤也正常。毕竟不是哪个门派都是他们大唐家堡,在江湖中传承多年不绝,屹立不倒这么多年的!

前头说过,唐无易看得上眼的武功秘籍就这么几本,而作为剧情人物的主要刷新地点,华山派目前就有紫霞神功和独孤九剑两种功法。

唐无易来这个时代是为了创出合适的功法,同时总结护道之术。

他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创出一门尽善尽美的功法,一个世界不行,那就再加一个世界,这个时期,他的习武重心暂且以锻炼招式为主,而独孤九剑在这个时代的唯一传人、他的师叔风清扬,就成了最好的请教对象。

门派内部的切磋请教暂且不论,外头人的挑战,他还是相当想要见识的。

唐无易等了约莫几个月,他战败青城派长青子的风头过去之后,其他门派终于发难了。

这个时代的少林武当作为武林魁首,一向在争端之中置身事外,而小门小派,也不能与华山派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江湖大派有争端,所以发难的是五岳剑派内部的门派。

华山派执五岳牛耳这么多年,眼红的门派不在少数,如今恰逢华山大变,自然就有人提出再决盟主华山掌门一向是兼任五岳盟主的,不幸的是,先代掌门宁清羽离世,而继任的掌门岳不群,充其量只能算是江湖上一流好手,离顶尖高手还有距离,简而言之就是还没有让所有人都俯首的实力五派各派高手出来比斗。

实际上,要不是华山派上头还有风清扬这几个老一辈的在,其他门派就不会这么好说话,还能让华山掌门在此期间暂代盟主之职。

可是他们给华山派的面子也就到此为止了,华山派的老一辈存世不多,能在面上维持华山声名不坠已经是极限了,更多的,还得看小辈。

说来也是好笑,华山派内部剑气之争闹得沸反盈天,但是他们与另外四岳门派结盟的时候,却并称的是剑派,出外行走,出手所用多为剑招,江湖名号也多有个剑字。

在唐无易第一世的记忆里,倒也有华山论剑之类的名词出现,大概是因为当初那位武侠大家遗留的影响太深,说起什么比武、论剑,华山是一定会被提及的。

可是现在华山是有门派的,因此五岳剑派遴选盟主,比试倒不一定在华山举行。

嵩山派在左冷禅时代锋芒毕露,而这时候,气势也小不到哪里去。

重选盟主是嵩山派倡议的,帖子也是他们先发给华山的其他门派与嵩山约莫是通过了气,跟在嵩山重选盟主的帖子后头附了话,只是正经盟主没出来,他们也是各自为政,这一回不过是利益交关,想到一块儿去了罢了然而地址选定,还得互相之间再通个气,华山派目前还是五岳剑首,因而最后还是要华山首肯。

最后还是定了地方,却不是华山,而是嵩山。

五岳剑派,一向是谁是剑首,谁来主导的,这一回华山亲定了嵩山派的地方,难免让人想入非非。

门派里头原本是不同意这个选址的,还是唐无易力排众议,劝他们定的。

然而他心里是决计不会让嵩山派踩在华山头顶上的,这一回的选址,自然也是有考量的。

第5章少林

成化十七年,在江湖上热闹了一整年的五岳剑派重选剑首、盟主之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华山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战其余四派丝毫不落下风,且风清扬等长老宝剑未老,真要舍了面皮,谁也不能在华山手上讨得好来。

嵩山虽已迎头赶上了,但要华山屈就,尊奉他们做盟主,却还是不成的。

只是如今华山元气大伤,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唐无易是第一个不同意,门派中的有识之士也不会再让自家门派成为众矢之的的。

因而最后商定出来的结果,是极重大的事件,由五派掌门共同商议解决,而虽也很重要却不须各派大张旗鼓的事务这些事务乃是之前五岳盟主所要做的主要事务便由华山、嵩山商议着解决。

简而言之便是将五岳盟主的权力分成了两份,华山与嵩山同掌,至于另外三个剑派,尚不在华山和嵩山的眼里,自然也不做考虑。

五岳剑派的事情,唐无易之前就不是很担心,他所在意的,乃是其他方面。

约莫前年年底的时候,发生了剑气争斗的事情,华山元气大伤,他在那里分析了一大通,为这不寻常的华山之乱找了个由头。

因为剧透的缘故,他对这一系列的事情的由来是很清楚的,与门派中的人阴谋论了一大通,寻了两个武林魁首作为假想敌。

不过他倒不是无的放矢,暗地里寻摸了一段时间,要找出证据来。

嵩山派与少林寺同在嵩山,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少林乃是武林千年的正道龙头,可嵩山派就这么硬生生的在少林边上发展起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