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1)

杜氏如同太君一般,身姿傲慢地端坐着,只等唐小棠、谢瑾白二人给她磕头。尤其是谢瑾白!杜氏至今耿耿于怀那日在千叶寺,谢瑾白同萧子舒主仆二人带给她的羞辱!呵。如今真叫一个天道好轮回,不是么?当日谢瑾白、萧子舒主仆二人对她那般羞辱,今日却必须向她行跪拜之礼。等等唐小棠唐时茂却在此时忽然出声道。已然准备从袖中掏出红包的杜氏心中一紧,不知为何,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来。唐时茂并不去看杜氏,而是对唐小棠和唐未眠道,今日是你们大喜之日,你同棠儿两人,给棠儿的生身母亲,磕个头吧。以告慰他阿娘的在天之灵。唐时茂说罢,命管家邱福将提前便准备好的亡妻俞氏的牌位请出。按说,杜氏如今既已扶正,身为唐家主母是有资格接受唐小棠、谢瑾白这一跪拜的。唐时茂却是命人请出了俞氏的牌位。倒不是存唐时茂要给杜氏难堪,只是谢瑾白马上要去扶风县赴任,唐时茂心知杜明,谢瑾白这一走,定然是要将棠儿也一并带走的。往后,怕是归期遥遥。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于是,这才请出俞氏牌位,既有让棠儿得以同其生母今日完婚之喜,也有让两个孩子向亡妻告别之意。唐小棠没想到父亲会请出阿娘的牌位。在瞧见阿娘牌位的那一刻,唐小棠便红了眼眶,谢瑾白瞧见了,握住他的手,对着唐时茂道,是,父亲。唐小棠这才反应过来。对上这人担忧的眸子,他笑了笑,之后,便随谢瑾白一起,双方齐齐在俞氏的牌位前跪下。杜氏狠狠搅动手中绢丝帕子。唐小棠、谢瑾白越过她,双双给俞氏磕头的这一幕,深深刺激着她的神经!这让她想起昔日俞氏还在世时的那些不高兴的记忆那时,她还不是唐家的主母,只是唐家的妾室。丈夫,俞氏,两个孩子坐着吃饭,她便只能站着替她们布菜。她的儿子在人前不能唤她为阿娘,只能唤她为姨娘,每次唐家有什么庆典,她这个妾室也只能抱着君儿同那些唐家的旁支站在一起,看着丈夫手里抱着唐未眠,同俞氏站在一起,接受中众人的道贺,而她和君儿像是外人,被这个家族拒之在外。她不能表现出任何的不高兴,还必须要欢欢喜喜地笑着,她也不许君儿表现出任何的失落。好在君儿自小便懂事,只问过她一两回,为什么他不能同阿爹,娘亲,阿娘还有弟弟一同站在一起,后来发现她会不高兴之后,也便不问了。眼下,那种备受羞辱的感觉一下又回来了!看呐,有些人早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是她却始终阴魂不散,宛若生前一般活在这个家里,叫人膈应不已。阿娘。我好想您。不知道您在天上过得好不好?这是小玉哥哥,您还记得他吗?您一定记得的,对不对?我知道,我跟您说过的事情,您一定不会忘记的。自小便是这样。哪怕是我随口说说的,您也会记在心里。会在我生辰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像仙人那样,一一替我实现。阿娘,您瞧见小玉哥哥了吗?他长得是不是很好看?像仙人一样,对不对?现在神仙哥哥成为我的娘子啦。他待我很好。是这个世界上,除了阿娘跟奶奶以外,待我最最好的人。我刚刚已经跟奶奶介绍过小玉哥哥啦。棠儿希望您跟奶奶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切安好。也请您跟奶奶的在天之灵,一天要保佑小玉哥哥长命百岁,平平安安。唐小棠跪在阿娘的牌位,双手合十,认认真真叩拜。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小玉哥哥即将去那盗匪猖獗的扶风县赴任的缘故,唐小棠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希望阿娘跟奶奶保佑他的小玉哥哥能够长命百岁,平平安安。后来,才又脸红着,补了一句,希望阿娘跟奶奶保佑他跟小玉哥哥能够相携白首,长长久久。唐小棠睁开眼,发现身旁之人竟然还跪着,也同他方才的模样一样,双手合十,模样虔诚。唐小棠有些惊讶。咦?难不成小玉哥哥对阿娘要说的话比他还要多么?老爷外头,身穿吏服的府衙门吏形色匆匆的走了进来。那吏人也知晓今日是东家大喜,如此擅自闯入,甚为不安。走进大厅之后便局促地不知该如何是好。唐时茂眉头微皱,出声问道,何事?那吏人忙抱拳禀报道,回老爷的话,府外有自称是扶风县的差人在外头求见谢大人。谢为朝则是一脸不爽,小五尚未上任,那扶风县的差人找上门来作甚?莫不是那扶风县的现任是吃干饭的?会,会不会是,那扶风县县令,出,出了什么事,事情了?唐小棠顿时有些紧张。那扶风县可是盗匪横生的地方,该,该不会是现任知县力有不逮,于是派人相请,在小玉哥哥尚未到任的当下,便要他带人前去剿匪吧?谢瑾白握了握唐小棠的手,不疾不徐地道,未必是衙门出了什么事情。也有可能现任知县嫌我走得太慢,故而着人相催。唐小棠:不,不至于吧?唐时茂对那名吏人道,你先去将那位差人请进来。不管如何,要先见过人,才能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是,老爷。因为临时有扶风县的差人来访,唐小棠同谢瑾白结契仪式提前结束。好在,仪式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唐小棠喝谢瑾白双双从蒲团上起身的时候,随着萧吟的一声礼成,两人的结契仪式便算是正式宣告完成,用人相继撤下祭拜先祖的香案,以及俞氏的排位。

那杜氏在唐时茂请出俞氏牌位的那一刻,座位下便似有火在炙烤着她,勉强挨到仪式结束,又有外人来访,随意寻了个理由,也便回内院了。唐时茂也不去管她。唐不期不大放心阿娘的脸色,可今日是弟弟大喜之日,若是他同阿娘都回内院,终究是不妥,故而再担心,也还是留了下来。须臾,一身青色皂袍,年过五旬,便是鬓发都有些发白的中年吏人被请进大厅。许是未曾料到会在大厅里有这么多的人,那吏人着实一愣。他环顾左右,见这大厅里除一名蓄着长须的中年男子,想着这二位应该便是淳安知府唐时茂了。然而,除却厅内一位相貌冷峻的男子,以及那位年龄偏小的小公子,其他三位瞧着年龄相仿,一个个相貌出众。那皂吏先是对知府唐时茂行了行礼,自报乃是扶风县衙总捕头王鹏,并且向唐时茂出示了自己的捕快令牌,以表身份。由于王鹏一时间也认不准哪位是自己的新老爷,故而拱手,环顾左右,敢问,哪位是扶风县信任知县谢怀瑜,谢老爷?我是。那吏人寻声看去,但见一位身着青碧罗衫,相貌姝绝的男子,坐在左边下首的第一个座位上,淡淡地出声道。王鹏此便曾听闻过这位新任知县的大名,知晓对方年少时便已是名动东启的大才子,有国子监双珏之称,对对方过人相貌多少也有些耳闻。如今亲眼瞧见本人,委实一愣。这相貌,担任他们扶风县知县怕是,怕是直接被那些土匪连骨头渣也一并啃了去不可。王鹏到底是县衙的老捕头了,见过些许世面,便是呆愣也只是须臾功夫。须臾,他手脚有些迟缓地单膝跪地,对着谢瑾白磕头道,小人王鹏,拜见谢大人。还请谢大人救郭大人以及各位同僚一命!王捕头请起来回话。这王捕头的年纪比唐时茂还要大,跪下时腿脚又明显有些不便,谢瑾白命他先行起来。多谢大人。王鹏从地上起身,开始备说详细。事实证明,唐小棠的嘴约莫是开了光的。还真是那扶风县县令出了事。约莫在八月初,扶风县县令公子在迎亲途中遭土匪劫掠,惨死在土匪手中。可怜郭县令喜事成了丧事。郭县令只这一个独苗,痛失爱子之后,被彻底激怒,不顾众人反对,执意率众捕快上山剿匪。这扶风县自古便是贫瘠之地,只要遇上个连年灾祸,百姓颗粒无收,加之官府赋税、徭役催逼甚急,百姓放下锄头,拿起镰刀便上了山,入草为寇,占山为王。他娘的,老子都活不下去了,还交毛的赋税!东启建国之初,曾经派兵力大规模剿匪过,加之建国后休养生息,国泰民安,百姓同当地官员倒也相安无事。毕竟百姓么,但凡能吃饱饭的,大都绝不会心生反心,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去干土匪这种脑袋别在头顶上的行当。可自从兴德帝推崇道教,对国事漠不关心,朝政由国舅康伯侯国牢牢把持着,卖官鬻爵,各捐杂税,民不聊生。如今虽然已是昭旸帝继位,小皇帝自己尚且只是个傀儡,哪里分得了神来处理这小小扶风之地。是以,扶风县的匪患便一直愈演愈烈。偏生东启又是以文治国,重文轻武。地方驻军疏于练兵,几次上山剿匪都被打得灰头土脸,毫无招架之力。兵弱匪盛。郭知府只带数十名衙役上山,无异于送羊入虎口。这不,折了县衙大部分衙役不说,连他自己都被扣在了扶风山土匪头子严虎的手里。那严虎不愧是山匪头子出身,绑票的行当都干到县令跟衙役的头上来了。派人传了人前去县衙传口信,命县衙各人的家人筹钱来赎人,不然他就直接把这郭嘉还有幸存的几个捕快都结果了。可谓是狂妄至极,目无王法至极。捕快也不过是寻常百姓,家中并不富庶,哪里出得起这个钱。家属们便天天聚集前来县衙门口闹事。扶风县县令都被土匪给劫走,县衙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王鹏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知晓这位新知县数月前便已经上路,他估摸着行程,猜测谢大人才可能会在淳安附近,以这半截都要入了土的身子,就这么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路打听,一路探寻,期间也寻空过,好在,好在上天垂了,最终还是被他给寻见了这位新的县令大老爷。因为谢瑾白乃是扶风县继任县令,自己日后的新上级,王鹏也不敢有所隐瞒,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说了。唐小棠听后,脸色微微发白。这这扶风县到底,到底是个什么豺狼之地啊。光天化日之下,于官道上抢劫迎亲队伍,犯了命案不说,竟然在扶风县令率人前去剿匪,还还将县令也给扣了下来,向县衙勒索赎金!小玉哥哥此番前去扶风县赴任,会,会不会太,太危险了?自己前去送死也便罢了。为报一己之仇,枉顾县衙其他衙役性命。这种狗官,还去赎他作甚?不若让山匪替天行道。总归小五马上就要去扶风县赴任了,你们很快就会有新县令了,那郭县令就留给山匪头子当下酒菜吧。尽管王鹏在言语上对那位郭县令并无任何诋毁之词,可在场的都是心思通透之人,哪里听不出那位郭县令究竟是个什么货色。谢为朝更是沉着连,半点不给面子地直言道。王鹏不知这位面容冷峻的男子是个什么身份,但是能够在知府老爷,乃至自己这位即将赴任的知县大人面前这般直言不讳,又亲昵地称呼谢大人为小五的,身份定然低不到哪里去。他垂首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只好求助地看向他的新顶头上司谢瑾白。毕竟,这件事究竟该如何应对,还是要看新老爷的意思不是。谢瑾白却是并未直接给出正面答复,只是表示自己知道了,命王捕头先回他所下榻的客栈休息,并且将客栈名字告诉于他。至于具体什么时候随他动身回扶风县,是否前去营救郭县令以及他的各位同僚,却是一字未提。王鹏一听,心下凉了半截。郭县令确是自作自受,可他还有那么多同僚在那匪人的手中。若是那些同僚出了事,每一个同僚的背后,便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可要人家一个还没赴任的县老爷为了救郭大人以及他的那几个同僚去以身犯险,尤其是人还是堂堂太傅之子,又这般年轻,确是,确是强人所难了一些。王鹏心下重重地叹了口气,拱手而退,忧心忡忡地走了。这件事,小玉哥哥打,打算如何处理?要,要去救,救那郭,郭县令,以及,以及扶风县的那,那几个县令么?若,若要去救,会,会不会有,有危险?王鹏一走,唐小棠,他便再难掩饰自己的担忧,当即看着谢瑾白,紧张地问道。唐时茂沉吟,此事确是棘手。倘若那位郭县令当真是自私自利之徒,自是死不足惜。只是如今那位王捕头既是求到贤婿跟前来,若是见死不救,传出去恐于贤婿名声有碍。若是要救,那扶风山的山匪头子竟是连县令之子亦敢轻易杀害,如今更是将扶风县令以及衙役一并给囚于山中,恐怕也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此等亡命之徒,地方官兵尚且束手无策,贤婿一介儒生,手中又无一兵一卒,除非当真听那山匪的,将赎金给了他们。哎。如何尚未上任,便遇此头疼之事。唐时茂叹息着摇了摇头。唐知府所言甚是。若是怀瑜兄此番坐视不理,他日若是有个什么,再想命那些衙役听命于己,定然难以调度。且身为地方父母官,人心向背甚为重要。那位郭大人人品如何暂且不议,那几个随郭大人上山的衙役到底无辜。他们当中大部分应该也不过只是领朝廷微薄俸禄的普通百姓人家,若是不设法前去营救,恐寒了那些衙役家人的心,亦寒了当地百姓的心。萧吟出身底层,除却官场名声,他的顾虑显然更为实际。但是便是有心要去救,如同唐知府所言,手里头没兵,拿什么去救人?便是求得地方驻军相助,匪盛兵弱,去了也只是送人头。如何能去?一时间,去与不去,竟都成了两难。谢为朝看向谢瑾白,小五,你呢?你心中是何打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