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1 / 2)

要是不跟他回去的话,那就是他为夫失德,留不住公主,他即日就会上京与皇上自戕请罪。”

长婆婆听得都傻了,愣原地好半会都不知该如何反应。

这时,衣着单薄的婉和站了廊下,大风把她未挽起的长发吹得空中乱舞,把她的脸都盖住了。

“公主”长婆婆发现了公主的宫女提示下,转过了身,一看到她,马上就跑了过去,“外边这么冷,您怎穿这么少就出来了”

婉和被她拉着进了门,等长婆婆给她披了狐披,她摸了摸那上等的毛发,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个疯子,这都快六月的天了,居然披这狐毛的披风”

长婆婆听得默然,说来,这次出行她们也带了很多衣物,只是不知为何,那放置衣物的柜子进了许多老鼠,把衣裳咬坏了几件,那柜子里也有得那异味,公主便让一把火全烧了。

这披风还是因放了内卧榻上之处,才逃过了一劫。

烧了就烧了罢,这是公主的尊严,可是烧过后,回到那长云县,公主得花银钱再置那等花钱的什物。

皇上给的那些嫁妆已明言让附马爷帮管,她又哪有昔日那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就是花上那千两银,也得给附马爷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要不然,一顶奢侈铺张的帽子罩到她的头上,她这个失宠的公主,在夫家哪能讨得了什么好

现在,她身体欠安,驸马爷非要带着她回去,他安的是什么心,她们也是有数的,可是,她们还能如何要是逼得驸马爷上京请罪,公主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也还是会完。

“哈哈,都想让我死是吧”婉和大笑了一阵,她笑着,脸边却掉下了大滴的泪水,“那我偏要活着,还定要活得好好的,谁也甭想看我的笑话。”

长婆婆跟着流泪,酸楚地叫了一声,“公主”

“我去写信,”婉和擦了脸上的泪,笑着朝她道,“婆婆去帮准备笔墨吧,这快快写了,帮想办法传给那汪夫人,给她道歉,她昔日受了母后不少情,如今帮我一次,回头让我给她磕头也成。”

长婆婆轻声地道了声“是”,去捧了那笔墨纸砚过来,看着她对着信纸发了一下呆,这才咬牙提笔急书。

不得多时,婉和看着桌上她语气甚是卑微的信,不由讥笑地道,“没想成,本宫竟有跟个村妇低声下气的一天。”

说罢,把信装入了信封,交给了长婆婆,面无表情地道,“去罢。”

长婆婆朝她施了礼,退了出去。

她让驾了马车送她到了都府,她敲了门,等得了好一会,才有个年轻管家朝得她急步走来,嘴里歉意地道,“让婆婆久等了。”

“公主今日就要回长云县了,因着昔日皇后有句要说给汪夫人听的话放在了公主这,公主这些时日一见没见到她,临走之前,便差了我过来传话,还请管家的通报一声。”长婆婆笑着道。

“竟是如此”大仲听罢,叹气道,“真是不巧,因着夫人连日生病不好,府中大夫也因身体不适无法与她探病,我家大人今早便带了她去沧州寻那圣医去了,婆婆,您来晚了半天。”

说罢,他一个长揖到地,起身后便道,“要是您觉得无不妥,便把话传与在下,等夫人一回来,定会如实相告,一字不漏。”

“皇后的话,岂是你这等都能听得了的”长婆婆的脸板了起来,冷得可怕。

大肿一听就跪下了地,对着苍天拜了三拜,才对长婆婆甚是愧疚地道,“是下奴的不是,对皇后有所不敬,该死该死。”

说着狠打了自己两个巴掌,看得长婆婆一时之间无话,连那相求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连着几日,这都府中都是用了各种法子拒她去见那夫人,公主那天的一时之气,可真是把自己害苦了。

长婆婆沉默地出了大门,爬上马车后,她的手脚都是抖的。

汪府这般决绝,这漠边之地的将领大多又都是汪大的旧识旧部,谁又能帮得了公主

190

昨晚汪永昭说要带她去沧州城去走上一趟,张小碗一大早醒来,见外面还没亮透的天狂风大作,料他定会取消行程,哪料汪永昭刚穿好裳,就去了外面吩咐人套马车,准备起程。

张小碗有些讶异,但也不多嘴多问。

汪永昭决定好的事,她依着就是,反正多言不会改变这个男人的任何决定。

“这风也不知午后会不会好些,”张小碗梳着长发,对身边的八婆说道,“让七婆留着帮我,你去伙房看着人多煮些姜汤,也煮些羊肉让护卫吃上一些,见着闻管家了,就说今天风冷得紧,今个儿跟着我们去的护卫,把他们的酒壶灌满了,灌那能烧胃暖身的烧刀子。”

“哎,知了。”八婆笑着道,欠身就要准备退下。

“你见着他们了,让他们也多穿点,就是我说的。”张小碗又笑着补道了一句。

八婆笑着点点头,又朝坐在椅上的汪永昭施了礼,这才退下。

“让我来罢。”七婆这时放下手中的铁壶,走过来对张小碗说。

张小碗把梳子给了她,在镜中看到了身后的汪永昭,一下就对上了他的眼,她不由笑着对他说道,“你稍候候我,这就给您拧帕净脸。”

汪永昭“嗯”了一声,懒懒地靠在椅背上,在镜中看了她几眼,这才收回了眼。

不得多时,张小碗头上的髻已梳好,她这才起身服侍汪永昭洗漱。

待她也跟着他净好了脸,她在往脸上抹润膏时,她催促着他把温开水喝了,又让他喝了小份豆粥垫胃,这才拉过他的手,给他涂了那护手之物。

那油膏涂抹时有些油,要揉到手发热,油进了后皮肤后才会清爽,张小碗给他揉得了一会才揉好,这又随得了他去隔房看怀仁。

怀仁睡得还甚是香甜,张小碗让萍婆抱了他,跟着汪永昭去了堂屋。

大仲已把早膳备好,待他们一坐下,早膳就摆了上来,这时汪怀慕已被去接他的七婆牵了过来,张小碗照顾着他上了椅子,等汪永昭动了筷,一家人用起了早膳。

桌上汪怀慕得知要和父母一同前去沧州城,眼睛亮了亮,但稍后偏得头有些犹豫地说,“昨天已答应甄先生和瞎子先生把十物志背出来。”

“让爹爹去替你请个空,你在车上把书背了,回来念给两位先生听就好,你看可行”张小碗轻轻柔柔地和得儿子商量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