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6(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6464 字 2019-04-27

虑文化、语言文字、国家、血统、信仰等多个因素的。如东亚各族。都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圈子的成员,都使用汉字汉语,在国家认同上不是大明就是大明藩国,血统也比较相近,信仰也差不多,释儒二教都是有的,只是道教并不广泛传播于东亚。历史上之所以分成了东亚各族,完全是因为作为东亚文明核心的中国过于弱势。而如今以大明帝国的强势,想要融合诸族为一不说易如反掌,也的确没有多少难度。就是有什么困难的地方,顶多就用些蒙古式的民族融合之法而已。

左宗棠其实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提出的“盛唐气象”也不是无的放矢。眼下在大明帝国里面,的确有两个比较特殊的民族存在。一个当然是日本人大明帝国似乎是日本人的第二祖国,为大明国家和朱皇帝本人服务的日本人还真是很有一些的。大明陆军当中的日本志愿兵现在长期保持在10万人上下而朱济世的后宫里面,也充斥着日本来的侍女、女官和妃嫔。

另一个地位比较特殊的民族则是蒙古人。因为之前的对俄战争需要蒙古人的协助,所以朱济世召开了一次库里台大会,让漠南、漠北蒙古诸部推举自己当了全蒙古大汗,还上尊号为腾格里汗。而这个蒙古大汗也理所当然成了大明皇帝的第二尊号,让人感觉大明好像是一个二元制帝国似的。眼下朱济世这个比成吉思汗还牛气的蒙古大汗在世当然没有什么,蒙古人也都比较太平,可是将来会怎么样,真的不大好说

左宗棠想到这些,便容色凝重地说道“皇上,臣觉得,东亚民族之融合,当以蒙古和日本为重中之重。只要蒙古与我同心,西北之疆就可万无一失。而日人与我一体,则东亚再无可与我竞争之种族。”

朱济世点了点头,这个左宗棠果然有见地的。实际上将蒙古和日本完全华夏化,就是朱济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重要程度还超过征服安南的战争。

“左相,朕已经在考虑这两件事情了。”朱济世背着手走了几步,“朕准备在南美战争打完以后出巡日本,以推动日本的进一步向我中华靠拢。然后,朕还要巡幸热河,再召开一次库里台大会,以蒙古大汗的身份促进蒙古融于中华。左相,这两次出巡非常要紧,你一定要替朕安排妥当。”

左宗棠连声称是,刚想和朱皇帝说一些具体的方略民族融合的方略,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然后就是御书房大臣翁同龢的报告声。

“皇上,安南集团军罗长官的电报,南洋舰队发现一支英国舰队离开了安南的嘉定府港口。”

“英国舰队”朱济世一皱眉,“这些英国佬”

左宗棠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下来了,低声道“皇上,英国人一定是把安南国王阮福英接走了”

韩四冷哼一声“这个废物,走就走了,咱们才不稀罕他呢”

朱济世微微摇头,“还是慢了一步啊英国人这回算是弄到一个奇货了”

这个时候在新加坡的英属海峡殖民地总督府内,朱济世的老朋友,实际上也是因为朱济世的蝴蝶效应才当上英属印度总督的罗伯特丘吉尔伯爵刚刚抵达。丘胖子眉头皱着坐在新加坡总督府的小会客厅里面吞云吐雾。按说胖子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才四十多岁就已经当上印度总督了,如果不出意外,最多10年他就有资格问鼎大英帝国首相的宝座。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他脸上的忧色竟然浓得化不开似的。看得连坐在他身边的海峡殖民地新任总督威尔海明都满心思犯嘀咕。

这个胖子过去一直都是乐呵呵的,如今位高权重了,怎么反而整天都愁眉苦脸了呢大英帝国的局势,还没有到这样的地步吧

“威尔,找到那个名叫岩仓俱仁的孩子了吗”罗伯特丘吉尔猛吸了一口雪茄,忽然问道。

“找到了,他就生活在新加坡,已经在这里住了整整九年了,是1855年由前任英国驻日本公使贝克先生的夫人带到新加坡的。”威尔海明有些疑惑地看着胖子,“罗伯特,这个孩子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吗贝克的报告上说,他的父亲不过是日本王国外交大臣岩仓俱视,似乎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啊。”

丘胖子吐了口烟雾,淡淡地道“可是有人给白厅寄去了匿名信,说这个孩子是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利用好了很可能会改变日本或是新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未完待续。。

12710343410517814

第1213章入欧vs入华

岩仓俱仁就是睦仁,日本的明治天皇,1855年时被宣布驾崩,实际上却是岩仓俱视或许还有德川明子的计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岩仓和明子并没有选择加害睦仁,而是让他以岩仓俱仁的名义,在英国驻日本公使保护下去了新加坡。而当时的贝克公使在让自己的夫人护送睦仁前往新加坡的同时,还给白厅方面打了报告说明此时,又给海峡殖民地总督府写信,让他们好好保护岩仓俱仁真是一个尽职负责的外交官啊

而白厅方面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没有怠慢,立即指示海峡殖民地总督府暗中保护岩仓俱仁,同时还让驻日外交机构秘密调查岩仓俱仁在岩仓家族中的地位。因为英国一直在武士集团之外寻找别的代理人,而公家出身的岩仓俱视,就是英国人重点扶植和拉拢的对象。

这样的政策是由于德川家族和日本高级武士集团的亲华倾向太过强烈造成的这当然也是利益使然,朱济世的“中本西用”主张显然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另一条彻底西化的道路势必会带来更多的平等思想,这将严重侵犯武士集团的利益。所以历史上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出现了由脱亚入欧向和魂洋用的转变。而在明治初期,更是因为“四民平等”和“废刀令”引发了一部分失意武士的反抗,连西乡隆盛都举兵造反。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英国之前想要拉拢日本的所有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还是一步步滑入大明帝国的怀抱,甚至已经准备迎入大明皇子出任日本国王,而其国内又到处充斥着入华的舆论。俨然已经将入华当成了解决公武合体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灵药实际上入华的确是个办法,因为旧日本的社会矛盾归根结底还是资源不足,不可能让大多数人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所以高级武士们为了自己和自己后代的利益。必须要垄断社会财富和资源。而入华然后共享大明帝国这些年打出来的生存空间,的确是解决日本国内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而朱皇帝因为受到后世日本的影响,一直非常重视日本。将同化日本当成大明帝国永远称霸东方的基础。因而也愿意让日本入华,分享大明扩张带来的红利其实日本武士一直是大明对外扩张的急先锋。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人的确有资格入华分享胜利成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