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1(1 / 2)

天朝之梦 大罗罗 7061 字 2019-04-27

还是有人发了财的”

“要是有家有口的就去不了那么远,实在活不下去就只有报名参加什么集体农庄去关东闯闯了,要是搁在清鞑那会儿,怕是只能干等着饿死。”

那青年听到闯关东,眉头就皱了起来“为什么要参加集体农庄不能自己去吗”

“不能自己去,一来掏不起银子。举家迁移,一路之上要吃要喝,到了关外还要种子、农具,还要自建房屋,还要备上大半年的口粮,可不是一笔小钱;二来关东靠南面的土地不是安排了辽东镇的军户,就是给了早过去的集体农庄。而北面的地面有点乱,官府不许单个农户前往,怕他们被清鞑子和蒙古鞑子捉去当包衣奴才。”

听到有人说到鞑子,在场的老百姓就有人义愤填膺起来了。

“该死的鞑子。都已经成了渤海国还不死心,投了老毛子想要复辟,把咱们汉人变成鞑子和老毛子两家的奴隶听说东北那里被捉去的汉人都生不如死,妻女被"jiany",自己还当奴隶做到死”

“是啊,朝廷什么时候发大兵把鞑子灭尽了,关外、蒙古那么多地啊,要是能垦出来就好了,就不会有人没有地种了”

听到这些民人的话,那青年的脸色就阴沉下来,刚想说什么,就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另一个西服男子给拉了一把“元宝,有船来了,咱们上船吧。”

这青年竟然就是瓜尔佳元宝,不知道怎么来了两江。另一个男子生得端正,唇红齿白,鼻直口方,正是渤海公奕欣的领侍卫肃顺。两人还带着不少客商模样的随处,牵着数十匹驮了货物的健马。也不知道来江南做甚

一艘沙船已经靠上了码头,不是寻常载客的,而是艘货船,看来是被肃顺他们包下来了。肃顺的随从们真拉着马匹上船,肃顺也拽着瓜尔佳元宝上了船,在左侧船帮上面坐下来才低声道“寻常小老百姓知道什么啊还不是被朱给蒙蔽了”

“可也不能这么说啊现在又不是老祖宗那会儿了,咱们哪敢啊我看这些南人的报纸全都是居心叵测”

肃顺一叹“恐怕不是报纸居心叵测,而是朱家那位亡我大清之心不死,他这是在煽动民愤啊”

“哼哼,他也不瞧瞧自己的国内是什么德行污吏横行,劣绅霸道,小民不堪聊生,比起隋炀帝那会儿都不如,居然还想对外用兵”

“好了,别说了,有人过来了。”

一个拄着根拐棍胡子拉碴的汉子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肃顺的另一边,肃顺和元宝都朝那人虚虚一拜“曹师傅,什么时候开船啊”

来人是这条沙船的东家,姓曹,原来是跑大运河的漕帮弟子,现在漕运衰弱,漕帮弟子上岸上岸当黑社会的上岸,出关的出关,还有不少人下南洋去美洲。而这位曹师傅却还在水上讨生活,带着一票弟子驾着几条沙船在扬州附近的长江、运河一带跑运输,生意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总还能糊个口。

曹师傅抱个拳“两位客官是去南京是吧”

“去南京下关。”元宝笑套近乎道。“我们兄弟是贩皮货和粮食的,等把皮货出了,再雇曹师傅的船把粮食运去北边好吧”

曹师傅却摆摆手道“运粮去北边还是雇海船划算,现在不是清鞑时候了,海船想造多大就造多大,没有什么限制了,有些大船能装一万石米粮,咱们漕帮的小船可不能比啊。”

元宝哼声道“这大海船一出现,不知道有多少跑小船的兄弟失了业在某看来,当今这天下就是在穷折腾,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是挺好的,改它作甚原本好端端的太平盛世改成了个民不聊生”

肃顺是第一回到大明朝的地界上转悠,不知道大明不怎么管制言论,几乎没有因言获罪之人,听到元宝的话,连忙道“元宝,不要说了,国事和咱不相干,国事都是老爷们管的,咱就是跑买卖的商人。”

曹师傅却嗤笑道“这位兄弟莫不是北地过来的吧”

肃顺一愣,勉强笑了笑“北地、南地都是一家,上面的事情和咱做买卖的没关系。”

曹师傅笑道“也不是全然无关,在东南八省,只要交够了税就可以议论朝政,还可以推选公局委员,实不相瞒,老哥我就是仪征县的公局委员国事咱管不着,这一县之事,咱是可以问的。”

741422288305426

第571章内忧渐起求保底票票

“公局委员问一县之事”

肃顺愣了又愣,心说,这朱逆真是在胡闹,怎么能让这样的粗鄙之辈过问一县之政事若是这些跑船的粗人能问政,还要官老爷作甚

“六哥。”

元宝对肃顺道,“两江自道光29年起就是这个规矩了,无论士农工商,只要缴税超过一定的额度就可以参政问政。县、府、省三级都成立了公局,由地方上缴税超过一定额度的商人和士绅推举的委员组成。公局有权监督地方官行政,还和地方官共管税局,还可以弹劾地方官,可以向朱皇帝递交建议书。总之权力很大,南地东南八省的地方官都不大敢招惹这些公局委员的。”

肃顺依旧摇头“胡闹胡闹,完全是在胡闹官府治民治的就是士绅商贾,真正的好官就是该为小民做主。如果地方官员都受制于士绅商贾了,还有谁会为小民说话这不是迫着官员和绅商沆瀣一气,盘剥小民吗”

曹师傅闻言苦笑了起来,官商、官绅勾结古已有之,不过在新明之前这种事情是不能放在台面上的。朝廷也一直想方设法予以抑制,比如异地为官之法就是为了避免官商、官绅勾结太深的。可是在新明朝,官员和绅商却是不得不勾结,不可不勾结。如果哪个县官和县公局的委员们都闹僵了,哪怕是后台像钢板一样硬,否则肯定会被弹劾下台的

曹师傅忽然叹了口气“其实皇上已经知道了,上面有风吹下来,说是很快就要整顿东南八省的吏治。重头就是士绅欠税三个月后要是那个公局委员或是朝廷官员的三族有田赋欠缴。立即就要免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