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9104 字 2019-04-17

有什么不对,因为柳木发明这个方法,叫柳木炒钢也没错。

柳木解释道:“圣人,非是臣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这最后一步用的是柳树木棍来炒钢,再经过锻打成钢。是柳树的木棍,柳木,不是臣柳木的柳木。”

听完柳木这一段象绕口令一样的话之后,李渊哈哈大笑:“好,朕赐名柳木炒钢法,立即炒来给朕看。”

大唐李渊已经站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可此时依然没有感觉到累,要求看完全程。

几乎纯净的纯铁,再加上木条搅动翻炒,很快倒出就是通红的钢水。

三组铁匠上前,轮起大铁锤就开始锻打。

都是有手艺的人,一刻钟之后,一把带着平滑细纹的唐横刀就出现。有师傅级的铁匠上前,小锤精打。再有一刻钟,红红的刀身在水里粹火之后,两名徒工开始打磨。

也就是一个时辰时间,一把新打好的唐刀由要德謇双手捧到大唐皇帝李渊面前。

李渊看着这刀转头问柳木:“守在外面的,朕以为都是高明的武者。”

“圣人,这里不为人知。守在外面的是柴绍驸马的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练武的家仆,叫柴宏以及他的部下。”柳木汇报着。

“叫他进来。”柳木听到吩咐,在外面把柴宏叫进来。

柴宏单膝跪在李渊面前:“请圣人吩咐。”

“你武艺不凡”李渊问。

“柴宏不敢自称武艺不凡,在恒州为卢国公陪练过,可支撑五十招不落败。”

李渊心说能在程知节手下五十招不败,也算得上高手。

“看看这刀身,为朕试试,朕等着。”

“是。”柴宏双手接过刀往一旁走,有人帮着装了刀把,有人拿来精木柱,也有人拿来卷的很紧的席。

柴宏试了试感觉,练了一套刀法,然后在木柱上轻轻的劈了两下后,双手捧着刀来到了李渊面前。

“圣人,手上的感觉好过镔铁刀,但刀刃上的感觉不好,刀身也粗糙了些。耐用程度肯定高于现在军中装备的刀,对砍的话镔铁刀怕是砍不过这把。”柴宏以自己的经验作了对刀的判断。

那边的负责打刀的工匠立即飞扑过来跪在地上:“小民,小民。”

他听到自己的刀不好,吓的魂都飞了。

柳木向李渊施礼,李渊点点头之后,柳木过去说道:“别紧张,容你解释。”

“是,是。这只是用融化的铁水试打一把刀。却是不知要打造好刀,所以只有刀形却无刀魂,刀刃没有再重新加铁粉锻炼过,刀身也没有用黄矾水泡过后再打出刀纹。小民有错,小民有错。”

“你没错,朕要看的就是这直接打造的刀。朕问你,这直接倒出的铁水是钢水吗与百炼钢相差多少”李渊以温和的口气问道。

说到专业问题,这位铁匠是真正的专业人才。

“回,回话。这已经非常接近百炼钢,小民以为我等熟练,再改改炉之后可以超越百炼钢。但,但但这工艺过于复杂,至少要试数十次才能有一点点改进。”工匠紧张的说话的都结巴。

柳木在李渊面前请示自己来说。

得到李渊同意后,柳木对那工匠说道:“你不用紧张,三年内能靠三次炼铁就出百炼钢就是大功一件。眼下先把柔钢的工艺作好,能作出粗钢来,二十天内准备五千副马蹄铁,并且培训一百名会打造马掌钉马掌的人,我就给你安排一个婆娘。”

第0191节恶客上门

柳木说完赏赐。

“谢,谢郎君。”那工匠是奴隶,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他相信柳木的话,柳木的承诺是非常可信的。

曾经说过,他们这些人好好干,每天有半斤肉。但现在每天每个人有一斤肉。

当下,这位工匠代表工坊的人发决心:“我等愿改为一日三班。”

“打铁是辛苦活。时间久了体力不足,也打不出好钢来。至于三班,将来再说。眼下依四班这规矩,用心作,作好铁。”

“是。”

李渊这时说道:“就用刚才那一炉的钢水,你为朕打一把刀出来,短刀。朕不急,三五天时间不算长。朕要看看你的手艺。”

“谢,谢圣人。”那工匠感动的不得了。

能为大唐皇帝打一把短刀,作为奴隶来说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也让旁边的人羡慕。

出了钢坊,李渊满脸的笑意:“很好,非常好。朕相信你所说五千石铁的话,现在看来,这里好好建造,年一万石钢也不是问题。”

整个唐朝,最巅峰的钢产量是五千吨。

五千吨相当于十万石钢。

柳木这里已经让李渊惊讶,确实可以一年产十万石钢。

可谁也没有柳木更明白,柳木知道后世的可以直接把矿石变成钢,而且一炉就有二三百吨,这里一吨事实上只有不到二百公斤,百分之一的产量。

而且人力消耗是巨大的。

工坊内的就有上百人,外面还有砸矿石的,炼焦的,负责长石的。这还不算挖煤的,挖长石,运输的种种。一万多人就在这里忙碌的,十万石这个数字柳木头一次出现信心不足。

无奈,大机器工业时代与全人力时代当真没办法比较。

但,大唐皇帝李渊是满意的。

离开钢坊,柳木请大唐皇帝李渊坐上软轿,这里距离柳木建的那个所谓的离宫,至少还要走一天的时间。

当晚,在一处山谷临时扎营休息的时候,柳木来到李渊所在帐篷。

“圣人,这钢坊您要派个更大的官来管吗”

“为什么要再派一个更大的官来呢”李渊问道。

“因为,私自制甲都要流放三千里,这钢坊臣不想要了。”柳木自称臣,因为他已经是官了。

李渊在想,柳木这是以退为进,还是真的怕这钢坊给自己找麻烦呢。

最终,李渊还是说道:“朕不要。你每年上交三万石钢就足够,其余的再议。”李渊拒绝了柳木的提议。末了,李渊还补充了一句:“这是圣令,不可违。”

“是。”

李渊又对柳木说道:“朕以为,你远离长安的好。”

“臣谢圣人。”柳木也想着跑的远远的,最好带着几万人去海南岛。

眼下身份挑明后,在太子府与秦王府这个漩涡之中,柳木感觉很麻烦。

正当柳木准备说,自己打算去莱州,谁想李渊又说道:“虽然朕以为,你远离长安是好事,但你却不能走。”

柳木真的很想大喊一句:您老人家几个意思,这是玩我呢。

李渊笑了:“这就叫自讨苦头,钢坊的产量一但被朝中知道,你离不开长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