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9041 字 2019-04-17

衡,会让旧贵族产生怨恨,这才是诛心之罪。”

“好,好孩子。”李渊很满意的称赞了柳木。

太子府与秦王府之争在明面上,李渊就是这个裁判,李渊虽然无奈但他逃避不了这个事实,新旧贵族分别是两股强大无比的力量,一但出了内乱大唐就完了。

所以李渊要让柳木走到明面上,摆脱与自己的关系,成为李世民一系的人马。

“圣人,小民有罪。”柳木赶紧又汇报道:“小民还策划了一个计划,关于我大姐夫的。”柳木把自己想推秦琼开府建牙的事情也讲了。

李渊却不以为然:“这几天,当你成为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之后,真有这个底气,就拿到朝堂上去讲吧。”

李渊反应完全证实了柳木的话,李渊是无奈的成为了这个裁判。

这不是李渊无情,而是李渊的无奈。

柳木为李渊倒上酒,靠着那块大石头坐在地上,却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

事实上李渊也不需要柳木再说什么,他只需要引导柳木走上正确的路就足够了,从知道自己女儿李秀宁真正的死因后,李渊的心就已经麻木了。

柳木坐在地上想的却是,后世记载玄武门之变,大唐皇帝李渊的力量是零动作,难道天下的力量都控制在太子府与秦王府之中了吗

肯定不是。

是李渊无奈的选择作了裁判。

史书上记载,五姓七望看不起李氏皇族,继续与李世民结亲。现在看来,不是拒绝与李氏皇族结亲,而是单纯的反抗李世民。

因为李建成娶的就是五姓中的郑氏嫡女,而李渊的姐姐嫁的也是太原王氏的嫡子。

两天后,当柳木陪着李渊往钢坊那边动身的时候,长安城内有三道诏令正式颁布。

第一道,贬太子府王珪、韦挺降三级,外放为官。

第二道,太子御下不严,禁足三月不得与任何人接触,禁止肉食,饮酒,歌舞,乐器。封闭府门。三月后,一切如初。

这两道发布,可以说不出各方意料。

总要有人出来顶那叛乱的事,参与叛乱的全是太子府的人,禁足三月在这个关键时期算是很重的处罚,将王珪外放等于是断太子一臂。

但,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李世民召集他的全部亲信人吧。

“各位,三个月正好是并州之战结束之时,秦王府能府在这三个月时间打好这一战,并且在朝中政务上有所建数,本王仰仗各位。”李世民长身一礼。

“殿下,请上书推行租庸调法,禁止任何人私下买卖土地。”唐俭,天策府左史,可以说天策府最大的文官。

租庸调法可以说大唐在政务上进步的一个明证,优化了户籍与税收、劳役等各项制度,真正实施了以民为本的一条法律。

李世民点点头:“好,唐公亲自去耀州见圣人,以求近日内开始推行此法。”

“是。”

“各位

李世民正准备讲下一步计划,天策府主薄诸亮进来:“第三条诏令让人意外,估计太子那边是惊。”

“何等诏令”李世民问道。

“圣人点柳木为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一职,但却没有调离天策原职薛收、刘孝孙二人。依天策府官员配置,此职为从五品下,职二人。那么这第三位臣下不明白。”

“好事。”李世民重重一拍桌子:“这是大好事。”

“恭喜殿下。”房玄龄起身一礼:“圣人英明。”

李世民与房玄龄都明白,大唐皇帝把柳木弄到台面上来,就是默认了太子府与秦王府之争,而且太子府还会感激大唐皇帝,把李世民布下的一招暗棋给破了。

此事在李世民眼中虽然有所损失,但好处更多。

李世民以及房、杜二人都是大才,他们的危机处理能力远高于太子府,任何事情无论多坏,放在他们这里都可以变成好事。

杜如晦这时说道:“殿下,翼国公反应可以明正言顺的开府了。之前的计划只需要少许修改,可以再继续。”

“就是这话。来,我们商议一下。”李世民脸上都写的兴奋。

第0189节柳木的钢坊

另一边,太子府被封门,李建成确实是出不来也不能见人,但他的太子妃郑氏却带着李建成的手书以回娘家的名义,到了荥阳郑氏在长安的大宅。

郑氏郑元璹坐在首位,他曾经在前隋的时候就是高官。

李渊反隋时期他举城投降,现为太常卿,正三品高官。

坐在郑元璹下首客位的是清河崔氏崔君肃,现任兵部侍郎。再往下是博陵崔氏,崔敦礼现任门下省通事舍人。

另一则客位,太原王氏王君愕、陇西李氏李延寿。

再往下,就是以崔一叶为首的晚辈。

“王君廓本是匪类,原秦王府之人,此事有诡。”说话的是王珪,他原本就不看好王君廓这样的人,总是给太子府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王君廓为何要杀齐王”崔敦礼问道。

坐在下首的魏征起身:“未必是王君廓所杀,有可能是另有人,连同王君廓一同杀死。”

“但禁军亲眼所见,王君廓与齐王殿下在恶斗,检查尸体也确实是王君廓的亲兵,也确实是当时死掉的。”郑元璹反问道。

魏征还想再说什么,王珪制止了他:“齐王殿下之死,结果是什么”

“这个问题还用问,太子需要背上这个责任。明面上讲,太子只是不查,但正因为齐王殿下之死,所以有掩盖事实的意味,这让太子殿下很被动。”崔敦礼的话所有人都认同。

王珪这才说道:“这就是秦王府的阴谋,无论是谁,是王君廓还是另有他人,结果却是不变的。”

一书吏此时,送来了那第三份诏令。

王珪看过后,双手捧着了最长者郑元璹面前:“郑公。”

“竟然是这样。”郑元璹大吃一惊。

没等众人发问,郑元璹就说道:“柳木,一介小民,但却直接入职从五品下的官职。要么是圣恩浩荡,要么就是有奇功,仅因为迎娶公主老夫以为不足以从五品下。自武德元年以来,朝中升贬都极是公允。”

那份诏书各人传开,也都暗自称奇。

“那么这个奇功是什么呢”王珪这不是在问众人,而是在问自己。

“且看。”郑元璹这话的意思是,等一等再看,这件事情肯定会有一个结果,既然是圣诏令,这样的升职是需要备案,那么就要有一个理由。

大唐皇帝眼下不在长安,这个备案可以暂缓,但却绝对不会不备案。

“天策府,他果真是秦王的人。”魏征却是感慨了一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