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解局的办法还能在胡扯一些吗(2 / 2)

像陛下的这个想法有两条路能解开:

一则,让陛下自己想开。好的,说了跟没说一样,

二则,太子被废之后陛下或许就能想开了。成,说了也跟废话一样。

李世民拉着阎立德的手絮絮叨叨了一下午,从魏王的亲事到他与太子之间到底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了个遍。但是在阎立德看来,陛下说的都是废话。

让魏王前往封地赴任,什么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太子与陛下争权?

大唐重孝,太子真因为权利行不孝之事。天下人都能骂死李承乾李世民当年玄武门之后,读书人对李世民的态度不就是一个例子。

何况李承乾还不是那样的人,太子在朝堂上一再的退让。更是在赈灾的时候请求赈灾。

这不都是因为太子怕自己在长安碍陛下的眼才出此下策的吗。

李世民哭哭啼啼的模样,被起居官详细的记录了下来。多年以后,李承乾看到起居录上面的话的时候心中五味杂粮。

青州

“太子,咱们的粮草马上不够了。”刘举抱着账本给李承乾汇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带来的粮草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这群灾民啊,一大部分的人明明肢体健全又有一把子力气,非得跟其他的灾民一样领着朝廷的救济粮也不愿意跟官府干活。都是一群好吃懒做的人。

李承乾道:“咱们还有多少的粮草?”

刘举道:“太子,咱们还有不到五百石。朝廷如果在不给咱们派粮,咱们自己的士兵都不一定有吃的了。并且这五百石的粮草最多也只能坚持三天的,三天以后咱们在没有粮食,恐怕灾民心里也会不安。”

李承乾:“在坚持两日看看朝廷后续的粮草能不能送来,如果两日之后朝廷还没有将援助的粮草送过来,那粮草的事情孤来想办法。”

李承乾捏了捏眉心,疲惫的说道:“你先退下吧。孤想要休息一会。”

刘举看了一眼李承乾,终究没有说话,抱着账本默默的走了出去。李承乾眼眶中带着血丝,眼眶下方也有淤青,脸上还胡子拉碴的,种种迹象表示李承乾在这里过的并不好。

怎么能过的好呢?李承乾是来赈灾又不是来享福的,消瘦是正常的,但是真吃的珠圆玉润的那就可不正常了。

李承乾在河南灾区主持赈灾,三州境内并没有发生鼠疫之类的疾病,这些都要归结于李承乾的决断。不许百姓吃洪水淹没过的食物,也不许喝生水,所有的人喝的水必须是烧开的。

最后一项最重要的便是在洪水中死的人,李承乾不许掩埋。全部都是用火葬的办法,极大程度上消灭了传染源。

当初李承乾在来的时候就为了防止洪水过后会出现各种的传染病,因此带来了不少的草药。

哪成想现在草药到是没用上多少,他们带来的这些粮食都快吃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