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朕让你发展势力还有错了(2 / 2)

李恪进来的时候看的第一眼就是李承乾在一旁查看奏折,眼神里闪过一丝的怨怼但是下一秒有乐嘻嘻给李世民他们两个行礼。

“阿耶,大哥。”

“你不在国子监读书,来这里做什么?”

李恪从怀里掏出一个诏令说道:“阿耶,儿子想问一问这是不是真的?”

李世民看到李恪手上正是前不久发出的恩科考试,瞬间皱起眉头说道:“这件事不是你能够过问的,还不回去读书?”

李恪看了一看李世民桌子上摆放的书籍,心中暗自盘算了一番,老老实实的退下。

等到李恪真正离开的时候,李承乾在一旁提醒到:“阿耶,恐怕李恪已经知道你会往哪一方面出题了。”

李世民顺着李承乾的目光看到书桌上的书籍。

李世民顺手将其拿起来:“你说说就这么一本尚书,恪儿能猜到什么?”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折子,对李世民说到:‘尚书中有无逸一篇。我想阿耶看的也是这一篇吧。”

“接着说下去。”

李承乾接着开始背诵到:“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虽然是说天子应当知道农事之辛劳。但是赔上阿耶此次恩科。这篇无逸也正合适。”

“你这兔崽子怪知道朕心里是什么。”

“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李世民也没有搭理李承乾自吹自擂,如果承乾能仅凭一本书猜出自己想要考什么。那恪儿让谋士将其中的重点摘录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承乾,从明天开始你去户部开始学习。”

李世民这么一说,让李承乾还有点不适应。这么快?

这么快就让他开始步入朝廷了?

李承乾慢慢的说到:“现在是不是还有点早?”

“早什么早?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有了自己的班底了。你说你现在手下除了有一个楚逸还有谁?楚逸现在还上缴了兵权当他的三品驸马。”

“你说说你,你就不能争点气?”李世民越说越是恨铁不成钢,不说别人,看蜀王的手下的幕僚。虽然都是一些的庸才。

但蜀王确确实实的在礼贤下士。

反观看着太子呢?

以前手下还有墨家的人。现在墨家让朝廷招安,太子为了避嫌也很久没有找到过墨家人。

在北境历练还有楚逸,现在李承乾手里面还有什么势力?

“陛下在春秋鼎盛之年,争与不争有什么意思?”

“你这个臭小子看的还挺清楚。”

父子两个的谈话随之截至,这个话题在谈下去对谁也不好。李世民没有再开口继续这个话题,李承乾自然也不傻不会将这个话题在重复下去。

往年进士的题终究是没有印下来,书籍印刷出来一本的价格成本就在五贯钱。

一个普通人家的开销一年才两贯钱。

印刷的成本高,工匠们一天也就能刻十几个字,并且其中活字印刷术还达不到李承乾的要求。

字迹浑浊不说,印刷的成本也高。

朝廷出售这样的一本书就是纯属的在浪费银子,如此还不如不发放,让工匠们慢慢的摸索改进。

李承乾他也不闹,总要给工匠们时间。

一个前所未有的物件又不是一次性成功的。

转眼南北的学子不断的前来长安,在临近恩科的时间长安城各大路店都是满的。

此时的长安的风景更是带动了经济的法杖,来到京城的学子总会在这里买一点那里买一点的。

虽说价钱都是不贵的,但也让李世民看到了盛世的希望。

“兄台,这一次的恩科你准备的怎么样?”

“不瞒你说,如果我这一次在考不上个。我都打算去考一个算账的账房先生了。我已经考了三次了,我的妻子从早忙到晚的在绣绣品,眼睛都快熬瞎了。”

“兄台,你不能这么说。账房先生也不能给嫂子赚一个诰命不是?”

“是啊,刘兄你这么说搞得我都在紧张了。”

被众人指责的那名学子,立马说道:“好好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先动摇军心、”

一同的学子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听说了没有,这次的恩科蜀王好像有试题?”

“真的假的?”

“怎么能不是真的,我七大姑家的表哥的小姨子就是在蜀王府里做丫鬟的。”

“咳——”

被身边的人提醒,那名八卦的学子才止住了接下来的话题,如果谁真的那蜀王以及知道这些消息的学子都是要被严查。如果消息是假的,那他就是在给蜀王泼脏水。

哪一点都不是他们这些学子能承担的起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