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母妃,放手一搏可好(2 / 2)

“是吗。”李承乾牵强一笑没有在说什么话。

“我吃饱了,先退下了。”身为晚辈提前离席不符合礼制。李承乾不知道心里面哪里来的无名之火,就是对长孙皇后有怨念。

“承乾…”长孙在后面怎么喊李承乾都不待应声的。就连没有眼色的冬至都看得出来太子窝着火走的。可是因为什么太子生气。

不都正常的在用膳,怎么到了太子这里突然就生气了呢。

“立夏,本宫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长孙皇后不知道那一句话惹到了承乾才会让他拂袖而去。

“可能是太子有事情所以才慌忙离去的。”立夏说的这个话别说长孙皇后不信,就连冬至也不相信。

“罢了,一会咱们去东宫看看吧。”

李承乾出去被冷风一吹,脑子也清醒了许多知道自己就是在迁怒。迁怒长孙皇后这几年将目光都转移到几个弟弟妹妹的身上,对于他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小了。

李承乾现在是大唐太子不能再受了委屈就找长孙哭诉,李承乾的面子不允许他怎么干,东宫的那些属官们只要是听说了一定又会来一个以死相逼。

临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李世民要求陇西本家的人收拾好李氏龙宫,自己将会在八月十五的时候回去祭祀。让太子李承乾卫王李泰晋王李治跟随自己前往陇西祭祀先祖。

并且令李恪代理监国的位置,李道宗辅政。

这道命令说好听一点是李恪代理监国的职责,说难听点的李世民压根没想带着李恪回去祭祖。没发现李世民带的都是他的嫡子们。

其余的皇子是一个没有带。

留下众多的皇子中,只有李恪年长。能挂个监国的名号。只要是处理的朝政会有人快马加鞭的将折子给李世民送过去这个一点可以不用着急。

李世民这么明显的做法,李恪自然也能够看出来:“母妃,阿耶这是在明晃晃的防着咱们。阿娘这个你能忍到了?”

杨妃在一旁拨弄着花草漫不经心的说道:“儿,你还看不懂吗?无论你做什么你阿耶都不会正眼看你的。”

李恪气不过:“凭什么,我比太子差那了?”

此时李恪或许还没有意思到他在心里已经默认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或许所有的不甘心说不准也只是一个笑话。

“阿娘,禁卫军副统领是我的人,咱们反了吧。”李恪说出这话的瞬间,杨妃手中的剪刀不由自主的掉在了地下。

反应过来的杨妃立即训斥的说道:“你知道你再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吗?”

“阿耶能成功,我为什么就不可以?母妃,隐太子的旧部找到儿子,说可以帮助儿子夺得皇位。只要是能给隐太子他们平反。”

杨妃无奈的说道:“你看似陛下赢的容易,实际上只差一招陛下就输了。何况当时陛下有天策府的诸位将军,单单是手中的人才都让隐太子眼红。”

“你还不知道吧,隐太子曾经让人拿着千两的黄金想要策反尉迟恭。可到了"以后呢?隐太子与渤海郡王双双殒命。如果当年不是太子拦着,你觉得隐太子的后人能活这么长的时间。”

杨妃是隋朝的公主,杨妃的眼界不是李恪这乳臭未干的小儿能比的。杨妃好歹也见识过各方势力逼迫她侄子退位,身为公主的眼界可不是只有在后宫这一亩三分地当中的。

“可是母妃我不服气。都是阿耶的儿子凭什么李承乾他伸手就有?儿子费尽心机都得不到?”李恪是越说越委屈,归根结底李恪也只是想要李世民的关注罢了。

杨妃伸手摸了摸李恪的脑袋:“恪儿,手指还有长有短,人心本来就是偏的。太子身为陛下第一个儿子总归是有些不同的。”

长孙先进的门,但是在长孙无忧没有怀上孩子的时候秦王府的后妃们没有一个能怀孕的。就连她也不可避免的长期喝着避孕的汤药。

别人不止,与李世民青梅竹马的杨妃可是清楚的很李世民到底是有多重视嫡长子。

不然李恪也不会只比太子小了不到半岁。

“母妃,不如放手一搏?”李恪继续怂恿着杨妃,实则是图谋杨妃手中最后的底牌。

“母妃,怎么样?”

“不怎么,恪儿你要是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生你就听母妃的。不要在和太子作对了”上次的教训还不够吗。

杨妃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她知道现在儿子不撞南墙是不回头了。恪儿的能力并不差,除了太子之外恪儿是所有皇子之中能力最出众的一个。偏偏恪儿身上留着的是隋朝皇室的血脉。

单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恪儿此生与皇位是没有缘分的。不说李世民,光是海池殿里的太上皇又怎么会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最后拱手在送还给隋朝?

杨妃被禁足快一年的时间,其中的关节杨妃已经想通,就是不知道为何自己儿子总是不听自己话的呢。

自己是母妃,是李恪的亲生母亲又怎么会害了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