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军火(2 / 2)

日寇居然囤积了迫击炮?

不是开玩笑吧?

急忙跑回来,仔细的查看究竟。

“什么?”

“迫击炮?”

张庸也是十分惊讶。

急忙顺着大家的视线看过去。

厉害了。

真的看到了三门迫击炮。

不是60毫米的。是82毫米的。俗称八二迫。算是当时国军的主力火炮。

没错,82毫米迫击炮,已经是大部分国军部队的主力炮火。但凡有一门,都算得上是主力。

什么意大利炮之类的,想都不要想。一个师都分不到一门。

但是八二迫可以国产。虽然质量有点糟糕。但是炮筒子造出来是没问题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炮弹比较珍贵。

6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可以自己生产。质量也勉强过得去。起码能炸响。

然而,82毫米炮弹就有点困难。技术要求比较高。

所以,张庸马上寻找炮弹。

很快找到。

大吃一惊。

居然有三十箱炮弹。每箱六发。也就是一百八十发。

厉害了!

这个炮弹储备,也是相当的富裕啊!

几乎可以肯定,二十九军的一般部队,比如说张克峡的34师,可能都没有这么多的82毫米炮弹。

那可是一个师啊!编制人数有上万人的。但是弹药严重不足。

尤其是大口径的炮弹。极其稀少。

因为这个东西,自己无法生产,打一发少一发。还没地方搞。

没想到,日寇居然在这里囤积有。

厉害。

日谍确实神通广大。

不但有本事将炮弹运输进来,还藏匿得好好的。

还好。现在都成了战利品了。

“都别动!”

“都别动!”

铁面佛的声音非常严肃。又有点尖锐。

估计在场的所有人,都是

张庸倒是明白铁面佛为什么会如此的失态。

这是军火啊!

这是真正的军火啊!

不是单纯的枪械那么简单。

有三门迫击炮。有一百多发炮弹。日寇是要做什么?

用膝盖都能想到,日寇所谋者大。他们的胃口,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

一旦谈判不成,随时翻脸动手。

这么多的军火,能做多少事了?

如果让日寇将这些军火都投放到二十九军头上,会造成多大的伤亡?

关键是,这都是笼里鸡造反,很难防备的。

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日寇在其他地方还隐藏有多少武器弹药?

类似的迫击炮,还有多少?炮弹又有多少?

想想都觉得可怕。

“你们守着这里,我要去报告!”

“是!”

其他人答应着,庞钰早就跑开了。

他要

否则,佟钟亭报告上去以后,可能就是佟麟阁的了。

佟麟阁的部队驻守南苑机场,距离这里也不是很远。

丰台……

南苑……

就看谁的速度快了。

先到先得。后到得个吉。只能看着别人吃肉。

张庸当然是无所谓了。

这些军火送给二十九军,也是好事。

哪怕是最后只有三分之一用在日寇的头上,也能杀死几十头日寇。

关键是,这样的武器弹药,可能还有不少。

偌大的北平城,潜伏着那么多的日谍,会守护着多少的弹药?

日寇从东北军那里缴获了那么多的武器弹药,不可能全部送给伪满洲国的伪军,肯定会有部分另做他用。

或许,其中的一部分,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北平城。

等战事一起,立刻里应外合。

倒是想得美。

现在自己来了,肯定不会给日寇机会。

日寇的金银财货,要!

日寇的武器弹药,要!

看到赵广林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枚82毫米炮弹,张庸也伸手去抚摸了一下。

主要是判断炮弹的质量。看看到底是国产还是进口。

当时,国内能够流水线生产82毫米炮弹的军工厂,很少。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肯定是奉天兵工厂。它们制造出来的炮弹质量是最好的。出现哑火的几率最低。

太原兵工厂和汉口兵工厂,产量小,技术也差。

至于后来兴建的金陵兵工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82毫米炮弹的生产线。

不由心痛。

唉,又是奉天兵工厂,又是东北军啊……

“王动,你说日寇要干啥?”

“攻克北平。”

“他们想要占领北平?”

“当然。”

“他们敢!”

“不然呢?”

张庸神色平静的回答。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他当然什么都知道。

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庞钰他们,还有二十九军的高层,还有幻想。

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日寇可能只是想要在华北谋取一些利益。并不是要将二十九军赶尽杀绝。也不是想要占领整个华北。你看伪满洲国也获得了部分权益。

然而,事实逐渐变得残酷。

那么多的日谍,那么多的武器弹药,一旦里应外合,二十九军会非常被动啊!

“找到了!”

“找到了!”

忽然间,有惊呼声传来。

张庸和庞钰扭头。发现是找到了存放大洋的地点。

本来,这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事。终于找到心念念的大洋了。可是,庞钰却高兴不起来了。他开始为未来的局势感觉到强烈不安。

日寇的目标,居然是想要侵占北平?狼子野心……

“我去看看!”

张庸没有细说。让他们琢磨吧。

现在的二十九军,有很多人都存在被迫害妄想症。总是觉得别人的意见都是在坑害他们。

过去。

果然,都是白的大洋。

有零零散散的,也有一封一封的。堆放的非常杂乱。也是在地窖里。

居然还有用麻袋装的。也不知道日寇是怎么运进来的。真是慷慨啊!

岸田武夫他们估计要哭死。

他们在上海滩的谍报机构,还得自己赚钱。

可是,北平的日谍,却是拿着大把大把的大洋,潇洒的不行。

人比人,气死人。

但是没办法,谁叫日寇目前的重点是北平呢?

既然要拉拢平津地区的实权派,那肯定少不了银元。很多时候,银票都不行。必须是现大洋。最好是鹰洋。袁大头都会被嫌弃。

“有多少?”

“有多少?”

庞钰兴冲冲的过来了。

张庸摇头。

不知道。但是估计不止两万。

他其实没什么感觉。在上海滩的时候,更多的大洋都见过。

在袁公馆什么的,他也见过很多大洋。

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么多的大洋,简直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

很多人简直是毫不掩饰的开始舔口水。

很多人都在憧憬着,是不是每人发一封。一封才50个,不算过分吧!

“现在要怎么做?”庞钰悄悄的问结拜兄弟。

他没有遇到过了这样的情况。

那么多的大洋,全部拿了,肯定不行。但是不拿一点,那也不行。

“每人一封。”

“我和你每人两封。

“给署长三封。”

“其他上缴。”

张庸倒是快人快语。

既然自己现在是王动的身份,就得帮二十九军谋福利。

在什么山唱什么歌。谁说的?老王。哪个老王?王耀武。在功德林里面说的。人间真理啊!识时务者为俊杰……

“好,就这么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