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2 / 2)

下克上,几乎是日寇的传统。

即使军部大佬不赞成,

尤其是那些特务机关长,一个个都狂热的要命,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怎么办?

只能抓。

将可以抓的日谍,全部抓起来。

发现一个,抓一个!

将日谍都抓光了,威胁自然就解除了。

如果里面有一两个知情者,那就赚了。

唉,又得开始扫荡……

“报告!”

忽然,有女子声音传来。

抬头一看。发现是李静芷。神情严肃。是来报告公事的。

“什么事?”

“报告。电讯组发现多组新的电台信号。初步判断,可能是日谍的新电台。”

“哦?我去看看!”

张庸有些好奇。跟着李静芷来到电讯组。

因为缴获的电台比较多。所以,淞沪办事处的电讯组,有足足八部电台。

两发两收。其他四台备用。或者练习。或者机动。

“张队长。”

“陈组长!”

张庸和陈媚打招呼。

陈媚依然是很干练的模样。一心专研电讯技术。

复兴社的电讯水平,在国军里面,绝对算是高的。后期甚至有很多从外国招募回来的留学生,负责破译日寇电码。

好想姜毅英这样的天才,其实不止一个。有些人的能力并不在她之下。

然而,破译电码,也是很讲运气的。如果没有运气加持,光努力没用。

“五组日寇新电台?”

“初步判断是这样的。但是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是从虹口发出的吗?”

“不是。”

“你们能确定?”

“无法完全确定。但是,我们相信,这些新电台,都是几个日谍的老报务员使用的。“

“我听不懂。麻烦解释解释。”

“静芷,你来说。”

“是!”

李静芷开始解释。

“每个报务员都有独特的发报手法。就和人的字迹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们一直在监听日谍的电台。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主要的日谍报务员,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一批。除了被抓起来的。现在还有五个。他们的发报手法,我们都很熟悉。现在有新的电台信号,但是发报手法依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判断,这些日谍报务员,应该是换了新电台。”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听明白了。这叫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对于常年搞电讯的人来说,敌人的报务员,她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同样的,她们的发报手法,日寇方面肯定也很熟悉。

这就是视距外的战斗。无声无息的较量。是谍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日谍的旧电台呢?”

“还在继续使用。但是报务员已经换了。手法陌生。之前没出现过。从发报的速度来看,应该也是训练多年的老手。”

“也就是说,日谍增加了报务员的数量。有新的报务员加入?”

“是的。”

“我知道了。”

张庸坐下来,默默琢磨。

从这个信息可以判断出,日谍是在增兵淞沪啊!

日寇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还在朝淞沪调派更多的人手。报务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极少的一部分。

好像复兴社这样,有一千多人,但是报务员的数量,最多五十个。

报务员和其他人的比例,至少也是1:10,甚至1:20。就是增加一个报务员,得增加10个其他人。甚至是20个。

按照这个比例,进入淞沪的日谍,绝对不止五十人。甚至可能不止一百人。

毕竟,有虹口日占区这个毒瘤,日本人想要从哪里调集人员,都非常方便。

特娘的,既然如此,那就出去扫荡吧!

“能确定大体的位置吗?”

“很遗憾,我们做不到。”

“明白了。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张庸勉励电讯组一番。

办事处的电讯组,当然无法和总部相比。但是也做的非常不错了。

“张队长……”陈媚欲言又止。

“陈组长,你有什么话,可以直说。”张庸缓缓的说道。

“我发现,有一个新的发报员,在四年前出现过。当时,我们给他取了一个代号,叫做百灵鸟。”

“他很厉害吗?”

“当时他的发报手法,非常灵活多变。我们几次都没有抓到。凌科长还专门将她记录在案。但是后来一直都没有出现……”

“铃铃铃……”

忽然,电讯组的电话响。

陈媚去接电话。不久,放下话筒。走回来。

“没错。是他。百灵鸟。总部的电台也监听到了。凌科长确认,就是他,百灵鸟。”

“为什么你们记得那么清楚。”

“因为当时,这个百灵鸟,发出了一份很长的电报。发报时间持续了足足十七分钟。总共1399个字。”

“然后呢?”

“后来,这个百灵鸟再也没有出现过。”

“电报内容是什么?有头绪吗?”

“没有。从此以后,这个百灵鸟,就石沉大海了。但是,能够在十七分钟时间里,发出1399个字,说明他的发报速度,已经登峰造极。这样的人才,哪怕是日本人那边,也没有几个。我们这边,暂时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好。等我抓到他,让你们和他好好交流交流。”

“那我们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那我走了。”

“再见!”

“再见!”

张庸离开电讯组。

通知所有人,休息一天。然后行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