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1 / 2)

景甘闻言微赧。

他乃洛州都督嫡次子,大韦十来年没有过什么大战事了,他没上过一次战场,他是托父亲高位之福才在军中当了要职,这大将军之名说来有名无实,他平时还不觉得被人称为将军如何,但被这小儿带着景仰的口气一叫,颇有些尴尬。

宣望康带了粉雕玉琢的妹妹一进大殿,两个通身贵气的小儿一入明公殿,只要是明眼人就能一眼看出他们的身份来,景甘一对上那好奇看着他的侯府小长公子的眼,他就起了身,朝他们抱拳道:“可是侯府望康小公子与郡公主?”

侯府之女宣钰君两年前被圣上皇后收为了义女,加封为了郡公主,可见眼前这个小贵女所受的宠爱之深,景甘不敢对她有所怠慢。

“正是。”望康见人给他行礼,忙松了妹妹的手给他回礼,小儿郎有模有样地拱手躬身,“归德侯府望康,携妹妹钰君,见过景大将军。”

“见过大将军。”钰君提着裙,微弯了下腰,她好奇地抬着头,看向了身上穿着薄甲的景甘,因看到闪亮的银甲,小女孩眼睛一亮,“哇”地一声感叹了出来。

“哥哥。”战服!钰君侧头就看向兄长。

望康也看到了,他脸上一片喜悦,忙牵了妹妹,朝景甘走去,“景大将军,您坐呀,我爹他正在园子里给我娘摘梅花呢,他磨磨蹭蹭的得选半天,我看我们还是说着话等他来的好。”

景甘愣了一下,见小长公子还朝他摆手让他就座,便失笑坐了下来。

望康先是抱着妹妹坐到了椅子上,随后才在妹妹身边落坐,看了眼桌上冒着热气的茶,小公子老成地跟景甘道:“大将军一路来辛苦了罢?路上可冷?”

“还好。”见不过七八岁的小长公子像个小主人一般老成地招待他,景甘又是一愣。

“东叔?今儿是你当差啊?”望康看向了门边朝他笑着作揖的仆人,道:“你带景大将军的随将去旁边小殿歇一会,搬个火盆去让他们烤烤脚,端点热食让他们先将就着吃点暖暖肚。”

望康吩咐完,转头对景甘身后站着的几个随将送了个大大的笑容,又扬着笑脸对景甘道:“大冷天的,您家真是有心派您来给我们家拜年,望康在此谢过了。”

景甘身为将门之子,他的嘴在家中可以说是很会说话了,所以才被他父亲派来京城给宣相拜年,这厢他见到了侯府小长孙,这一打照面可算是明白了,虎父无犬子,这宣相能生出这等孩子出来,也难怪他父亲对他心悦臣服,任其差谴了。

作者有话要说:要过年了,希望姑娘小伙儿事事皆如意。

第150章

望康对景家是极为熟悉的,可以说,归德侯府是站在洛州和凉州两个军州背后的人。

宣仲安虽说是文官之首,但他从未有重文抑武之意。

洛州和凉州本是先帝养在后花园的郐子手,那时候的臣子们心里都有数,那不是先帝养着打外面人的,他们是先帝拿来镇压威摄百官百姓的尖刀长*枪,等到了宝络皇手里,这两个军州靠着要扶帝上位保持住了原本他们军州的地位,但文官也是没想到,宣仲安作为文官之首,这几年是不仅没有打压洛、凉州的兵权,削弱他们对圣上的威胁,而是更加让洛、凉两州兵权向外地扩张,现在这两个军州的人手因着宣相的重用,势力已经开始扩张到周边几个州府去了,西南与西北,华北与中北四地都归于了他们的麾下管豁。

朝廷有人对此恼怒不已,但朝廷上要事不断,军权在其后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他们也没法手上的事都没做好,却去挑起武官的怒火,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官的地位和权力比过去还要有所上升,甚至快与他们不分伯仲了。

朝廷这几年纷争不断,一年从头斗到尾,各派人马也是心力交瘁,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蒸蒸日上,不过几年,百姓的日子要比以前好过多了,京城现在的繁荣,甚至可与高宗在位末年时候的盛景相之媲美。

那些朝廷上还残留下来了的三朝元老见此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不过他们还能在朝廷上站到如今,那都是因着他们皆有着雄厚的真才实力和绝对的识时务,虽说食肉者鄙,他们拥有的富贵荣华让他们迈不开脚,眼睛也早已看不到以后,只想顾着眼皮子前的那些利益,今朝有酒今朝欢,但他们被朝廷新势力裹挟着往前,到这时候了,他们也只能在大势所趋当中俯首称臣,对宣派妥协,要不,他们就赶不上抢功劳分羹了。

而宣仲安就是在这种形势当中,反而加大了两个军州的军权,把几个要地都分给了两州都督统管。

景、楚两位都督最初被他都弄得有些不敢置信,但回过神来,不管是为着“死为知己者死”,还是为着“为国为民为君”,他们治军要比以前更严谨了起来,也怕大好的时机在他们手中错过,同时手上也放了一部份的权给圣上的人马插入。

这种君臣都很好说话的契机促成了大韦西南、西北与华北、中北的一条统一的大防线,也造就了两府都督对宣相的亲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