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1 / 2)

这样的巧合其实不算什么。若有位家世不错又年龄适合的女子应了这样的巧合,说不得还有福气能讨得中宫欢喜,因此入太子东宫占上一个分位。可谢瑾华是侯门庶子,这样的巧合就不被看重了。

且谢瑾华的生日不设宴不饮酒不聚乐,岂能与皇后千秋相比?

开瑞帝对于皇后颇为敬重,而他的这位发妻虽有智谋却又为人大气,确实当得起皇上的爱重。皇上不断加恩予她,每年的千秋节都弄得很热闹。皇后在这日还会于外殿接受众朝臣、众诰命的朝拜。

德亲王妃按照往年的习惯,早早就入了宫,先去了淑妃的甘泉宫,只等吉时一到,再陪着亲婆婆一起去皇后娘娘面前贺喜。比起太子妃和皇后,荣亲王妃和贤妃,德亲王妃和淑妃真是亲如母女了。

其实,德亲王妃和淑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淑妃生于商户,长于市井。她年轻时不识一字,也没正经学过琴棋书画,倒是极擅女红。德亲王妃却生于侯府,长于勋贵。她当年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便是现在,也依然喜欢舞文弄墨摆局弄弦。

但这两位女子都有着极高的情商。

淑妃没什么掌控欲,从未往儿子后院塞过女人,也不会吃饱了撑地去挑拨儿子媳妇之间的关系。德亲王妃则完全当得起“贤内助”三个字,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都能把丈夫照顾得很好。

都说婆媳天生就是仇敌,但聪明的人是不会窝里反的。

德亲王妃把女儿暖暖带在了身边,淑妃有了孙女则万事皆足。至于两个孙子……王妃把小儿子和丈夫都托付给了大儿子,世子领着老爹和弟弟,啊不对,是德亲王领着两个儿子去皇上跟前请安了。

暖暖和淑妃咬着耳根,祖孙间似乎在交换什么小秘密。

王妃在一旁微笑地看着。等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王妃笑着说:“听闻母妃这儿的伶官又学了新的故事,讲的是仙女献桃,暖暖入宫前就盼着这个了……”淑妃娘娘一直不耐看书,倒是很喜欢听人说书。

话里说的是暖暖,王妃却眼巴巴地看着淑妃。

淑妃忍不住说:“你这猴儿,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拿女儿当幌子,真是不知羞。”

王妃笑道:“母妃瞧着不过三十,那儿媳今年便只有十四,哪里是这么大的人了?”她这话肯定是说得夸张了,淑妃确实不再年轻,都已有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就算保养得再好,也不可能瞧着只有三十岁。不然岂不是和她儿子一样大了?但王妃这话本就是在凑趣,说得夸张些自然有了“笑”果。

当然,不再年轻的淑妃依然是美的。她美得很有味道。

暖暖最喜欢淑妃祖母大美人了!

淑妃搂着暖暖笑了一阵,道:“就算你说尽了好话,我偏不如你意。你今儿便在我身边守着吧。”

德亲王妃起身行了一礼,伶俐地道:“能跟在母妃身边是儿媳的福分,儿媳谢赏。”

婆媳两人很有默契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她们已经在这一番婆慈媳孝中达成了共识。

王妃故意提起伶官,暗示淑妃等会儿有好戏可看。又说“仙女献桃”,仙女献桃为祝寿,这好戏应该发生在皇后的长秋宫,再不然也和皇后有关,少不得会把太子、太子妃牵扯进去。不过,王妃既然用这般轻松的语气暗示了这一点,说明接下来的那场戏不会真损了嫡系的利益。而淑妃叫王妃在自己身边守着,则暗示了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事,只要王妃不离开淑妃身边,她都能够护得儿媳妇周全。

淑妃年少时,以为年节时有件新衣服穿,便是好日子了。等她入了李府做妾,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好日子。因此,她很知足。正室是真贤良,身为一个没什么野心的妾,她的日子从来不曾难过。

当然,没野心不意味着淑妃没手段。为了护住德亲王府,她不介意亮出尖爪。

不多时,德亲王和两位公子也到了甘泉宫。此时距离朝拜皇后娘娘的吉时还早,淑妃便叫人把养在她宫里的几位公主都叫过来,支起三张桌子,大家一起玩叶子戏。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卡牌游戏。

淑妃仅有一位亲子,便是德亲王。但甘泉宫里还住着几位或生母早逝或生母品级不高的公主。淑妃既把她们养在了身边,那肯定不会故意去苛待她们。公主或感恩或为了日后的生活,也敬重淑妃。

吉时将至,甘泉宫的众人收拾妥当,便一起去了长秋宫。

皇后的千秋宴一共有两场,第一场设在外殿,是她接受众朝臣、众诰命朝拜的地方。第二场设在内宫,是宫内的家宴。所有的皇子皇女都算是皇后的孩子,因此皇子皇孙们在家宴上需向皇后献礼。

群宴结束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王妃对着淑妃轻轻地摇了摇头。淑妃便不再多问。

群宴设在下午,家宴设在傍晚,这中间是有时间差的。皇后仅有长公主和太子两个亲生的子女,在她千秋时,因长公主不再入宫,所有的事情就都由太子妃操持,而太子孝顺,也愿意尽一份心力。

说起来,自安朝建立后,长公主只参加过开瑞二年——也就是谢瑾华出生那一日——这一年的千秋宴。开瑞元年时,她以要为亡夫守孝的名义拒绝入宫。开瑞二年本无事,但自那以后长公主就半脚踩进了佛门,虽没有剃度,却也受了戒,从此再也没有出过长公主府。这事一度叫皇后伤心了很久。

太子在群宴上多喝了几杯,见家宴时间未至,他便打算入一宫殿休息一会儿,再换一身衣服。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殿里燃了某种香料,本就喝多了的太子觉得脑袋更加昏沉。而皇上的闻采女叫人引错了路,也入了同一个房间。按照某些人的算计,太子与闻采女当风雨一度。然而谢纯英盯着太子身边的人很久了,太子自己也十分配合,于是房间里竟然还有两位小皇子躲猫猫时躲在了此处。

小皇子们惊恐地叫了起来,殿外眨眼间涌进来一堆人,闻采女立刻就被拿下了。而本该入了这一房间的太子却因一时尿急去了隔间,昏沉沉的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连闻采女的一片裙角都没有看到。

闻采女本是一位宫女,被皇上幸了后,只封了后宫中最末的一等。她是皇上的妾,若太子真和她有了什么,大概只能坐等被废了。就算皇上愿意饶过太子一时,但日后想起来总会觉得这事很膈应。

不管是不是被人陷害的,皇后勃然大怒,想要把闻采女拖下去打死。淑妃却想起了儿媳说的话,轻轻握住了皇后的手,然后在皇后耳边细语了几句。皇后冷静了下来,厌恶地看了闻采女一眼,却又让人去叫了太医来给闻采女诊脉。太医不怎么确定地说,闻采女疑似有孕,但再过几日后才能确诊。

一个有孕的庶妃,一个是太子,所以设局的人莫非是想要一箭双雕?

不,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谢瑾华并不知道闻采女是谁,但如果说“闻嫔”,他肯定就觉得印象深刻了。

若在前世,此时的谢瑾华已经以灵魂之体被困在藏珍阁内了。扫洒的太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怎么谈论宫里的事,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宫里发生了喜事,人人皆得了赏赐。在某位闻姓后妃生下皇子后,皇上大喜,将她抬到了嫔位,准其将皇子养在自己身边。

六十多岁的皇上新得了小儿子,证明了自己龙虎精神,当然把小儿子看作了眼珠子。

闻嫔母凭子贵,此后一直都很受宠。谢瑾华偶尔能听到有人议论说,皇上又赏了什么给闻嫔。

如此再过了三五年,太子被废。差不多是相同的时间,闻嫔香消玉殒。

宫里人对闻嫔的死讳莫如深。于是,困在藏珍阁内的谢瑾华错过了真相。

也就是说,在谢瑾华的前世,闻采女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平安生下来的,她还因此而受宠,根本没有发生在皇后千秋宴上被算计的事。但就算此时没有算计,几年后的太子被废却依然和闻嫔有关。

在那时,因为底下的几位皇子已经长成,太子在朝堂上渐渐举步维艰。又可能是因人挑唆,太子和皇上间的父子关系也不再亲密。在这个时候,太子和闻嫔在同一个房间里衣衫不整地被人发现了。太子还茫然着,闻嫔却对着皇上磕了头,哭道这一切都是太子设计的,她愿意以死谢罪,自证清白。

闻嫔利索地撞死了。

皇上本来还不信太子真的能做出逼奸庶母的事,但闻嫔死了,死前说太子害她!她一个有子又有宠的嫔妃,如果没被怎么样,如何会那般决绝地寻死!没过几日,东宫又有人揭发,说太子身边养着一个术士。这位术士曾对太子说,若想要有子,需寻属兔的女子交合,且这位女子必须有富贵之相,两眉之间需有痣。闻嫔刚好符合了这两点,她既属兔,又眉间有痣。于是,太子的作案动机都有了。

太子仅有一嫡子,这孩子在一场高热后成了傻子,太子确实迫切地想要再得一个儿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