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人生的大喜大悲莫过于此(1 / 2)

南大陆。

安康城。

这是魏王李泰,亲自为新城命名的名字。

寓意安顺康乐之意。

对此,长孙太后也非常满意。

今日乃是新城挂牌之日。

李泰做为一城之主,甚至是南大陆之主。

自然要出席这样隆重,而有纪念意义的仪式。

全城百姓也是齐齐参加,虽然主力大军已经前去北征。

留守的将士们,还是有数百人的。

最基本的巡防,还是要每日例行公事。

守城的士兵,肯定不能没有。

庆典仪式,进行的非常顺利。

长孙太后,看着李泰,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模样。

做为母亲,真心为儿子高兴。

曾经那个胖墩墩的青雀,在轮台城,被他大哥的魔鬼训练营一番磨砺。

长孙太后,依然记得,当她和李世民赶到轮台城的时候。

当时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们的青雀。

从那以后,李泰的身材一直保持着。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走路都要大喘气的小胖子。

孩子们一个个的都长大了。

就连小兕子,都有了自己的意中人。

长孙太后,感觉自己这一生,已经足够圆满了。

所有的皇子和公主,都非常幸福。

原本的顽疾,都已经被他们大哥,给彻底根治。

稚奴也即将主政一方,为此二郎特意挂帅出征,为稚奴去平定北大陆的一切潜在隐患。

想起稚奴,长孙太后,忍不住举目往北瞭望。

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到了什么地方?

可否吃得饱?穿得暖?

战事一切都顺利吗?

还有,稚奴的王妃?她又会是谁呢?

等二郎归来,长孙太后,决定,先把晋王妃的问题给解决了。

长孙太后的嫡皇子之中,也只有稚奴还没有王妃了。

也不知道那家的女子,能有这样的好福气,成为稚奴的王妃。

虽然李治最小,可是长孙太后,最是疼爱他。

而且,长孙太后觉得,李治的性格是最温和的,从小到大,没有发过脾气。

这一点,是最让长孙太后欣慰的地方。

有时候,长孙太后都感叹,若是稚奴是个公主就好了。

这么文静的一个皇子,实在是古来罕见。

“母后,您在想什么?”

李泰的话,让长孙太后回过神来。

长孙太后方才发现,命名仪式已经结束了。

“青雀,刚刚母后看到你意气风发的模样,心里高兴,想起远征的稚奴,竟然一时走神了。”

李泰挽住母后的胳膊,非常孝顺的开口说道。

“母后,儿臣陪您走走,散散心就好了,稚奴有父皇和四哥陪着,一定不会有事的,再说了,还有那么多将士呢。”

母子二人,径直往城外走去。

“青雀啊,母后真是越来越喜欢这里了,现在这个季节,在长安城是最寒冷的季节,这里却百花竞放,四季如春。”

“母后每一日都能闻到花香,每一日都能听到鸟儿的欢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也莫过于此啊。”

“母后老了,看着你们一个个的长大,一个个的主政一方,母后心里真是高兴啊。”

长孙太后言尽于此,满脸都是欣慰和幸福的笑容。

“母后,青雀以为,母后依然年轻,在青雀眼中,母后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母后。”

“你呀你,你们兄弟之中,就数你嘴甜,会哄母后开心。”

长孙太后笑骂道,心里则感觉甜滋滋的。

没有一位女子不喜欢被人称赞。

长孙太后亦是如此。

突然间,一位士兵策马奔腾而来。

看到长孙太后和魏王殿下,立即翻身下马,恭敬的施礼说道。

“启奏太后和魏王殿下,一艘邮轮正在返航归来。”

长孙太后和李泰齐齐一愣。

怎么会是一艘邮轮返航归来?

不管是出征北大陆,还是前往大唐运送物资的,都是两艘邮轮一起启航的。

“可看清楚了,是从何处返航归来?”

李泰注视着士兵开口追问道。

“回殿下的话,是从北大陆方向返航归来的。”

呼!

呼!

长孙太后和李泰,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这?

莫不是出事了?

出师不利?

长孙太后,当场脸色发白。

李泰也是心急如焚。

翻身上马,就要策马直奔海岸线而去。

“青雀,母后陪你一起去。”

好在长孙太后和李泰,刚刚走出城门口不远。

士兵赶紧一路小跑到城门口,牵来一匹骏马。

李泰亲自搀扶母后上马。

母子二人并驾齐驱,直奔海岸线而去。

此时邮轮,已经距离海岸线非常之近。

长孙太后和李泰翻身下马,二人注视着邮轮,紧张的心砰砰砰直跳。

甲板上,突然出现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

李泰和长孙太后,齐齐瞪大了眼睛。

“准备战斗……”

李泰近乎咆孝着开口说道。

完犊子了,连邮轮都被敌军劫持了,父皇他们肯定凶多吉少。

李泰额头开始冒汗,长孙太后何尝不是如此。..Com

众士兵纷纷手持燧发枪,对准了邮轮之上的女子。

岸边的火炮手,更是快速的装填炮弹,只等位置殿下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开炮。

“母后,您先退后。”

李泰担心母后安危,用身体挡在了母后前面。

“青雀,不用了。”

“若是你父皇,稚奴他们都出了意外,母后活着,也只会活在痛苦和悲伤之中。”

豆大的眼泪,从长孙太后脸颊滚落下来。

这一刻,长孙太后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来人,将太后带回城内,通知所有人,准备战斗,让老人,妇女和孩子,先行转移到安全地带……”

此时此刻,李泰也知道,自己这个刚刚上任的南大陆之主,即将迎来人生之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不要开枪,不要放炮……”

“自己人,都是自己人……”

两位护送婉儿姑娘的亲卫,急匆匆跑到甲板上。

他们二人没有想到,婉儿姑娘踏足甲板之上,竟然引来这么大的阵仗。

岸边的火炮和枪口,已经全部对准邮轮了。

若是他俩如此这样冤死的话,那还真比窦娥还冤,虽然他俩不知道窦娥是谁。

“太后,殿下,好像是钱六和孙琦二人。”

驻守海岸线的副将手持千里眼举目望去。一席话,让长孙太后和李泰,都齐齐盯紧了邮轮。

钱六和孙琦,乃是亲卫。

长孙太后和李泰,自然是知道的。

“青雀,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告诉传信兵,莫要通知百姓们撤离了。”

“母后相信,若是你父皇和稚奴他们出了意外,钱六和孙琦他们,绝对不会带领敌军再来攻打南大陆的,再说了,敌军之中,怎么可能会有人驾驶邮轮……”

“母后所言甚是。”

李泰接过副将的千里眼,举目往邮轮望去。

甲板之上,果然是钱六和孙琦,而驾驶邮轮之人,更是百骑司的精英暗探。

这些人对大唐的忠诚度,绝对值得信任。

“钱六,孙琦,可是父皇派你们回来的?”

李泰在岸边大声呼唤道。

“回殿下的话,是太上皇,命我们回来的,这里有太上皇的手书。”

钱六掏出李世民的手书,使劲挥舞着右手。

李泰擦一把额头的汗水,刚刚真他娘的虚惊一场。

“放下武器,让邮轮靠岸。”

李泰一声令下,所有士兵,尽数将武器放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