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1 / 2)

良久以后,还是李泰打破了书房里的僵局。

“姐夫,父皇让您实话实说,切不可言过其实,现在开始说吧!”

李泰拉住薛仁贵的手,轻轻拍打薛仁贵的手背,算是安慰薛仁贵,被父皇痛骂一顿的委屈了。

薛仁贵也是有点小脾气的人。

但凡神勇过人的武将,岂能没有点小暴脾气。

只是,在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以及魏王李泰面前,薛仁贵实在是暴躁不起来而已。

突然间,薛仁贵灵光一现,反正自己一人所言,岳父大人愣是不相信。

既然如此,那好吧,让王玄策和席君买来。

他俩可是陛下身边的左膀右臂,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王玄策和席君买全部知情。

想到这里,薛仁贵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魏王殿下。王玄策和席君买,二位将军乃是陛下亲随,关于南水北调之事,他们二位将军,知道的更为详细一些。”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竟然齐齐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仁贵所言甚是,来人,传王玄策,席君买二人,前来书房觐见。”

李世民一声令下,亲卫恭敬的领命而去。

这个时候,李世民质疑的怒火,竟然莫名少了许多。

若是薛仁贵所言非虚,怎么可能再让王玄策和席君买,过来打自己的脸呢?

如果是三人串通一气?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玄策和席君买的为人,李世民还是非常清楚的。

遥想当年,王玄策和席君买,先后被自己的好大儿,收留在城南的庄园里。

为此,李世民专门动派李君羡,命令百骑司暗探,对二人的身世进行了彻查。

事实证明,无论是在长安城还是在轮台城,王玄策和席君买对李根都是忠诚无二。

更是在反击吐谷浑,和攻克波斯和大食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

王玄策和席君买,很快便来到书房门口。

“来,来,二位将军,随便坐。”

李世民招招手,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末将,多谢太上皇赐座!”

王玄策和席君买,恭敬的施礼道谢,然后分坐薛仁贵左右。

这个入座的方位便很明显了。

他俩是以薛仁贵为主心骨的。

李世民瞬间便明白,此次三人率军出征,想必这都是自己好大儿的安排,让薛仁贵为主帅,王玄策和席君买为先锋。

对于这些,李世民并不在意,薛仁贵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大帅之才。

眼下,最让李世民困惑的,乃是南水北调工程,是不是真如薛仁贵刚刚所言。

“玄策,君买,刚刚仁贵言称,陛下正准备大搞南水北调之工程?不知是否属实?”

李世民话音落地,一双虎目,紧紧盯住王玄策和席君买二人的眼睛。

当了这么多年天子,李世民自认为,看人的本领还是有的。

特别是一个人说的是不是实话,眼睛基本可以略知一二。

“回太上皇的话,南水北调之工程,确实属实。”

“末将等远航前,已经如火如荼的搞起来了,陛下旨意,五年为期,必须竣工。”

“为此,程处默立下了军令状,若是一旦不能竣工,后果非常之严重。”

王玄策和席君买话音落地。

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三人的眼睛,再次瞪的熘圆。

母庸置疑,这事情是真的,比针尖还真。

他俩说的和薛仁贵说的一般无二,而且透露的信息更多一些。

李世民嘴巴张的熘圆,好半天没有合上。

现在即便是一只蛤蟆,也可以轻易的蹦哒进去。

“为何如此重大的工程,竟然让程处默去督办?”

“朝中难道没人了吗?”

李世民实在无法理解。

一想到程处默,李世民就头疼。

那个狗日的,和他爹程咬金一样。

就他娘的是个滑头,表面上看着老实巴交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自己都被那小子忽悠了好几次,而且每次还都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回太上皇的话,此次南水北调之工程,陛下圣旨一出,布告天下,百姓们彻底沸腾了。此工程,可谓是举全国之力,程处默不过是扬州线的总工程师而已,上面还有巡查督办组,监督程处默的每日工作进度。”

“而且,扬州线投入了大量先进的车辆和设备,大型挖掘机,大型推土机和大型装载机,已经在扬州就位。”

“附近百姓,包括整个江南道,附近的河北道,河南道,甚至就连陇右道,都有百姓自发前往工程一线。”

“末将前赴东海岸的路上,就亲眼目睹赶着马车,去支援南水北调工程的百姓……末将响起陛下口谕,我们大唐有全天下最好的百姓,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再艰巨的工程,也一定能够成功,只要是为人民,为百姓谋利益,谋福祉,百姓们能舍命相助……”

王玄策和席君买的话,让李世民双眼泛红。

长孙太后也是激动不已。

呼!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注视着李泰开口说道。

“青雀,永远记住你大哥这些话,大唐永远全天下最好的百姓,无论什么时候,要对百姓们好。”

“南大陆疆域之大,远超原本大唐的疆土,未来一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青雀,责任重大啊。”

李世民红着眼睛,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大哥口谕,儿臣铭记在心。”

“嗯…”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双眼再次往薛仁贵三人看去。

“仁贵,岳父刚刚错怪你了,是岳父不好。晚上岳父亲自为你烤全羊,算是对你的补偿。”

不得不说,有一说一,李世民确实是个知错就改之人。

这一点,做为一代帝王,非常之难得。

“岳父大人言重了,莫说是您,小婿初闻此事时,也是满脸的不相信。”

“至于烤全羊,小婿以为,岳父烤的,肯定非常之香。”

哈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开怀大笑起来。

爽朗的笑声,算是掩盖一下,自己的尴尬。

浅饮一口茶水后,李世民再次开口说道。

“以举国之力,从扬州开始的话,寡人以为,五年之内,可行!”

没想到李世民话音落地,王玄策来了一记神补刀,让李世民差点打翻面前的茶杯。

“启奏太上皇,其实还有一条汉口线,陛下言称,汉口线才是难度最大的一条线。”

“还有一条汉口线?”

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几乎是齐齐脱口而出。

一条扬州线,已经不可思议了,即便是举全国之力能在五年内完成,那也是非常之紧张的。

眼下,看来。

竟然还有一条汉口线,这不是要老命了吗?

“玄策,不会把房遗爱他们派去汉口了吧?也立下了军令状?”

长孙太后,担心长乐的驸马啊,忍不住脱口而出。

李世民也瞬间回过神来。

如此说来,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可能性还非常之大。.c0m

“回太后的话,房尚书并未前往汉口。”

好在王玄策的回答,及时消除了长孙太后和李世民心中的忧虑。

不过王玄策接下来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太后,立刻又坐不住了。

“太师和太傅看到陛下圣旨后,彻夜难眠,二人连夜奋笔疾书,八百里加急,请求参与南水北调之工程。”

李世民闻言非常欣慰的点点头,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愧是股肱之臣,即便已经年迈,依然是处处为社稷民生着想。

下一息而已,李世民面色骤然大变。

“陛下思虑再三,最终答应了太师和太傅的请求,命其二人督办汉口线,并且带上了三位殿下,一同前往……”

李世民直接弹坐而起,长孙太后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带上了长安和吉祥他们?”

李世民话音落地,王玄策如实回答道。

“回太上皇的话,正是三位殿下。”

“可带宫女或内侍?”

李世民护犊子心切啊,那里可是有自己的嫡长孙啊。

王玄策摇摇头开口说道。

“未带一名宫女或内侍。”

心疼皇孙的李世民,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胆识谋略自然不必多说,可是让他俩照顾自己仨皇孙,能照顾好吗?

“你们为何不劝劝陛下?皇后和红袖,添香,两位妃嫔,也都不劝劝陛下吗?”

李世民是真上火啊。

孩子才多大啊,竟然跟着去汉口,参与南水北调之工程。

自己的好大儿,属实心够狠!

李世民气的咬牙切齿,牙齿咬的咯嘣作响。

“回太上皇的话,皇后和两位娘娘都劝过陛下,末将也尽力而为了。”

“陛下口谕,百姓家的孩子是孩子,他的孩子也是孩子。”

“陛下目的是锻炼三位殿下,让他们知道,未来的美好生活,都是依靠汗水和努力而获得的。”

“陛下还坦言,当年他和三位殿下一般年纪的时候,早已经远离长安城,主政一方了。”

“正是太上皇当年的英明果断,才有今日陛下之高风亮节……”

李世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这特喵的是活生生打脸啊,而且打的啪啪啪作响。

李世民还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