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长孙皇后千古贤后名不虚传……(1 / 2)

返回都督府以后。

小兕子,依然处于,半睡不醒半昏迷的状态。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意欲让李根,再喂一粒药丸给小兕子。

“父皇,母后。小兕子太过年幼,那药丸的药力,她的身体根本难以承受。”

“今日里,不可再服药了。”

“眼下看似危险,其实小兕子已经脱离危险了。”

李根的话,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长舒一口气。

果然,没有多久,小兕子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小脸蛋儿红扑扑的,呼吸也正常均匀了起来。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根儿,刚刚在工厂之内,你说此地小兕子不易久留,莫非?你早已经知道小兕子她,身有顽疾?”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皇后也是既紧张又关切,一双美目注视着李根。

“父皇,母后。兕子刚刚睡下,咱们去书房叙话。”

“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站起身来。

三人来到书房之内。

书房之内,李根一开口,气氛便沉重了起来。

“父皇,母后……”

“实不相瞒,咱们李唐宗室,所有人的顽疾,数小兕子的最为严重。”

“儿臣,也没有料到,兕子竟然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

“她不仅有父皇遗传的三高,还有母后和长乐所患的气疾……”

“两种顽疾齐聚小兕子一人身上,真是让她受苦了……”

“儿臣刚刚仔细查勘过,若不及时诊治的话,兕子撑不过豆蔻年华……”

呼!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瞬间眼睛通红。

豆大的眼泪齐齐滚落下来。

“根儿,母后求求你,一定要救救兕子啊,兕子她就是母后的命啊……”

长孙皇后握紧李根的手,满脸都是伤心的眼泪。

李世民何尝不是如此。

兕子眼下,已经五岁有余了。

活不过豆蔻年华,那就是还有六七年的寿命而已!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这都是谁造的孽啊?

以至于皇子和公主们,一个个的都身患顽疾。

“根儿,父皇的顽疾可以暂且推迟诊治,还是先救救小兕子吧……”

关键时刻,李世民这個做父亲的,还是体现出了,为人父的胸襟,和如山般的父爱。

由此也可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小兕子的疼爱和怜惜。

“父皇,母后……”

“不用您们多说,儿臣自然会竭尽全力,来挽救兕子的性命,她是儿臣的亲妹妹,我是她的大哥。”

“父皇,母后。您们就放心吧,父皇的顽疾,儿臣要诊治,小兕子的身体,更是刻不容缓。”

“兕子现在年幼,正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段,给儿臣五年的时间,可还父皇和母后,一个健健康康的,终生不再受病痛折磨的小兕子。”

李根话音落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齐齐握紧了李根的手。

此时此刻,无声胜有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眼眶里闪烁的喜悦的泪花,便是最好的言语。

“根儿,那神鸽殒落一事,父皇心里甚是过意不去啊。”

李根微笑着开口说道。

“父皇,一只鸽子而已,不足挂齿……”

“父皇,母后。天色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明日一大早,仁贵和雪燕,还要来给父皇和母后,行跪拜大礼!”

“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约而同的,深深点点头。

躺在床榻之上。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入眠。

“二郎,放心睡吧!”

“幸亏我们有根儿,否则兕子她……”

“观音婢,朕,亏欠根儿如此之多,他却一次又一次,为这个国,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着……”

“观音婢,朕心有愧啊!竟然还让百骑司的暗探,射杀了那只可以传书的神鸽……”

李世民满脸都是懊悔之色,心里也是非常的内疚和自责。

长孙皇后靠在李世民肩头,柔声的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有句话,憋在心里很久了。”

“观音婢,有话但说无妨,咱们二人之间,还需要有所隐瞒吗?”

李世民虽然后宫妃嫔众多。

可是,真爱的话,毫无疑问,只有长孙皇后一个。

二人一路走来,风雨与共,在李世民最为艰难的时候。

长孙皇后,勇敢的和李世民肩并肩一起扛。

即便是面对玄武门之变。

在明知一旦失败,李世民有可能死不了,可是长孙家族,必定会被押入大牢株连九族。

长孙皇后依然坚定的站了出来。

鼓励即将出发玄武门的将士们,生死在此一举。

死,死的壮兮!

若是一旦成功,众将士将是从龙之人,日后必定荣华富贵,受李世民厚待和恩惠。

长孙皇后的鼓励,当场让许多将士泪目。

秦王府里,当时还是秦王妃的长孙无垢。

已经准备好了,服毒自尽的准备。

她将承乾,青雀和长乐,反锁在房间里。

一旦禁卫军前来,她会毫不犹豫的服毒自尽。

李世民自然最为了解她的爱妃。

担心观音婢做傻事,李世民在功成以后,立即派人去秦王府通知秦王妃。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

长孙无垢,泪如雨下,直接瘫倒在地。

李世民登基称帝。

之所以如此善待众功臣,与长孙皇后当初给将士们的承诺,有莫大的干系。

而,长孙皇后因此,也成为众臣,人人尊敬的贤后。

“二郎,臣妾以为,根儿他,更适合继承大统,未来由他登基大宝,大唐江山可永固也!”

长孙皇后话音落地。

李世民直接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一双眼睛,更是紧紧注视着长孙皇后。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让根儿登基大宝,这句话,竟然能从观音婢口中说出来。

虽然,观音婢足够贤惠,足够宽容和仁慈。

可是,承乾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观音婢,你可是承乾的亲生母亲啊?为何能有此想法?”

“二郎,生母又如何?不是生母又如何?”

“自从那年踏足城南庄园之内。”

“根儿,跪下喊我母亲的那一刻起,观音婢,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了……”

“二郎的孩子,都是观音婢的孩子,更何况,根儿他如此优秀,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诸多皇子之中,无人能出其左右。”

“为了这天下,为了大唐永昌,他才是能够撑起这片天的真龙……”

李世民一把将长孙皇后抱在怀里,二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观音婢,承乾那里,朕,如何跟他开口?”

“这些年,特别是承乾从轮台城返回长安城之后的表现,你我有目共睹。”

“承乾,他已经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太子了。”

“眼下又有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辅佐与他,未来承乾只会更加优秀……”

长孙皇后紧紧靠在李世民怀里,温柔的开口说道。

“二郎,臣妾也知道承乾确实变了,为此臣妾也非常欣慰啊。”

“二郎为何不想一想,承乾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变化为何会如此之大?”

“二郎,因为他有一位好大哥啊!”

“根儿不仅仅彻底根治了承乾的足疾,而且用一年的时间,彻底将承乾感化成,连臣妾都不敢相信的另外一个人,一个我们曾经朝思暮想的合格的储君,合格的大唐太子……”

“二郎,可曾注意到承乾现在行事风格?”

“他像极了当年的你,也像极了咱们的秦王。”

“暴打吐蕃使者,胖揍倭国使团……”

“这样的事情,以前他根本就做不到,也不会去做。”

“如今则掷地有声的言称,这是大哥让他如此行事的……”

“二郎,变的不是咱们的承乾,而且他口中的大哥改变了他。”

“二郎,臣妾还注意到,承乾每每提起大哥时的表情。”

“那真是一个双眼闪闪发光,满脸尽是崇拜之色。”

“二郎,若是如此,你即便传位与承乾,或许他还要事事请教他大哥,也或许,在承乾心里,这太子终究是要属于大哥的……”

“与其让承乾徒增诸多压力和烦恼,不如让他做个快活逍遥的王爷!”

“臣妾相信,一旦秦王登基大宝,咱们所有的孩子们,都会得到善待……”

有些话,长孙皇后没有说,其实在李世民册封秦王时,聪慧的长孙皇后,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一些事情。

谁能登基大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再发生兄弟相残的局面。

当年,但凡有一点点办法,若不是被逼的走投无路。

长孙皇后,也不会鼓励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

上一代人的惨剧,不能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了。

这是长孙皇后,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特别是青雀也欲要夺嫡之后。

手心手背都是肉。

长孙皇后这个做母亲的心啊,比任何人都慌乱。

能镇住诸皇子的,唯有一人亦!

非秦王莫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