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绝处逢生果然历史都是靠人来改变的(1 / 2)

最终前来报到的学生,高达二千二百余人。

管理这么多的学生,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毕竟这些学生,和前两届学生不同,这里面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过三十,甚至接近四十岁,最小的也有十七八岁了。

幸好有程咬金三位大将军在,陛下也派来了近百人的禁卫军。

但凡有违规违纪,调皮捣蛋,不服从管理者。

程咬金始终秉承,棍棒底下出好学生的原则。

下手那叫一个狠啊!

不打到屁股开花,决不罢休!

让程处默和程处亮,深切的感受到,原来老爹还是心疼他们的,以前胖揍他们,都是手下留情了。

每当这个时候,李根总会挺身而出,秉承以德服人的原则。

已经被打的皮开肉绽,奄奄一息的操蛋学生,此时立即变成了乖宝宝。

对李根的话,言听计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程将军,放下军棍吧,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程咬金的杀威棒,起到的效果,绝对是杠杠滴。

学院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在学院纪律的约束之下,在李根和众多老师的教导下,齐聚一堂的各地学子,开始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年,有几個令李根特别高兴的消息。

母亲又有了身孕。

这让李根对父亲的敬仰,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更似那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小花和小白,各自产下十二只小狗崽。

这让从赵四口中得知消息的李根,也非常欣喜。

小黑和小黄,也真他娘的猛啊,竟然能够全部一发中十二。

……

一转眼,时间到了贞观四年。

上元节过后,杜荷突然急匆匆的赶到学院。

“大哥,发生何事?”

看到杜荷一脸悲痛之色,李根关切的开口询问道。

“七弟,家父病危,太医署的太医也束手无措,大哥实在没有办法,求七弟想想办法……”

李根闻言脑袋轰的一下就炸了。

贞观四年,历史上一位良相不幸病逝,此人正是杜如晦。

李根未曾学过医术,能救活处默的母亲孙氏,纯属是运气使然,后世学到的急救知识,让他在关键时刻,救了孙氏一命。

“大哥,先莫要着急,我这就陪你去看看伯父。”

李根跟孔颖达交代几句,便策马奔腾,和杜荷直奔长安城而去。

这一切自然躲不过,李世民安排的耳目,百骑司暗探,立即将消息传到皇宫里面。

对于杜如晦病重,李世民是非常难过和伤心的。

玄武门之变前,正是杜如晦和房玄龄装扮成道士,被尉迟恭带进了秦王府。

也正是在那日,一番精心谋划以后。

才有了今日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

毫不夸张的说,杜如晦乃是真正的从龙之人。

“君羡,根儿真被杜荷带去杜府了?”

“陛下,大皇子刚刚进入杜府不久。”

李世民欣喜的点点头,太医署的太医人人束手无措,孙真人又不在长安城。

李世民还真希望,李根能够再次带给他一个奇迹。

“伯父,您好好养病,晚辈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看着脸色蜡黄,已经在咳血的杜如晦。

很难想象,年近四十六岁的他,竟然会苍老成这般模样。

“蓝田侯,老夫怕是命不久矣,老夫生平未曾求过任何一人,今日恳求蓝田侯。若是日后杜构和杜荷,遇到难处,还请蓝田侯关照一二……”

杜如晦拉住李根的手,颤巍巍的开口说道。

“伯父言重了,晚辈和杜荷乃是八拜之交,日后自然互相扶持。”

“伯父,请放心,晚辈这就回去想办法……”

回去的路上,李根心情非常沉重。

一代名相,即将陨落。

即便是他和杜荷没有任何瓜葛,也会为此感到可惜。

如今更是悲伤不已。

遥想三年前,自己初入长安城,是杜如晦派杜荷送来了书籍,以供自己学习课业,备战科举考试。

咳嗽…

痰多…

如今更是带着血丝。

李根脑海里一遍遍的在思索这是什么病症。

骏马刚刚驶出长安城,李根抬头看到了自己的庄园。

肺病?气疾?肺痨?

李根突然急匆匆的往庄园而去。

眼下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能否奏效,一切全看运气和天意了。

“陛下,大皇子往庄园方向而去了。”

“哦,莫非根儿真能医治杜相之顽疾?”

李世民兴奋的站起身来,激动的在御书房来回踱步。

“陛下,要不要去庄园,亲自看一看?”

听了李君羡的话,李世民思索良久,摇摇头开口说道。

“罢了,罢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打扰根儿了,或许,他现在正在配药的关键时刻。”

“若是我们去了,反而让他分心。”

庄园门口,护卫看到李根策马而来,立即上前迎接过去。

“侯爷,您回来了。”

李根点点头,开口询问道。

“庄园里,都有谁在?”

“回侯爷的话,赵管家在庄园里面。”

李根刚刚翻身下马。

四只狗狗,风一般的从庄园里跑了出来。

“小黑,小白,小花,小黄,我也很想念你们啊……”

李根蹲下身子,一一抚摸它们的脑袋。

欢喜的四只狗狗,使劲往李根身上蹭,蹭了李根一身狗毛,还不罢休。

李根顿时满脸黑线,这他娘的,是准备蹭出火花的节奏吗?

呜呜呜,呜呜呜…

一群小狗狗,都从门口爬了出来。

赵四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一路跑到门口,方才发现原来是侯爷回家了。

难怪大狗和小狗,通通往庄园外面跑。

看到这二十四只小狗狗,李根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

人生本无常,生命有延续!

眼下,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赵四,带人去去杀一头猪,猪血全部留下,记住以后所有的猪血,都要留下。”

“还有去东西市场看看,有没有卖梨的,若是有的话,不管价格多贵,买它一篮子回来。”

听到李根的吩咐,赵四立即领命而去。

“大孙子,你还知道回家啊?爷爷都快闷死了。”

“你这来了,又是杀猪,又是买梨的?莫非是学院膳食非常不好?”

李渊大踏步的从房间里出来,微笑着开口询问道。

“爷爷,孙儿不是嘴馋了,学院里的膳食也非常好。”

“杜相病重,太医署的太医都束手无策,杜荷找到了我,我也只好试试,能不能治好杜相的顽疾了。”

“哦……”

李渊听到李根的话,瞬间来了精神。

杜如晦病重的事情,李渊已经从李世民口中得知了。

既然太医署太医都束手无策,接下来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等着安葬即可!

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李渊双眼火热的看着自己的大孙子,在他身上,李渊仿佛看到了长生之道。

别人的命,他都可以出手相救。

到时候,自己一旦快要一命呜呼的时候,李根岂不是更加上心。

太极宫,御书房里。

李君羡再次来报。

“陛下,大皇子让人杀了一头猪,只要猪血。”

“而且派赵四,前往东西市场采购梨子。”

猪血?

梨子?

这玩意,八竿子也打不着,杜如晦的病症啊!

李根这猪血和梨子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李世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搭了起来。

“君羡,这个时候,春梨还未上市吧?去温汤监哪里,取些梨子送与赵四。”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庄园里的丫鬟们,看到侯爷回来,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

端茶倒水,伺候的非常好。

人人都想着,晚上能给侯爷暖暖床呢。

春梅和春兰,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将美味佳肴,炒出了新花样。

一盘盘精致的菜肴端到桌子上,让李根都不得不赞叹,这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节奏。

女孩子的心,果然是细腻的,她们能在炒菜中,不断变换花样。

猪血全部撒上盐粒给存了起来,四个大猪蹄子,全部炖在了锅里。

李根最喜欢啃猪蹄,这是人人尽知的事情。

“爷爷,您也来一个…”

炖好的大猪蹄,被端到了桌子上。

李渊毫不客气的,抱住一个啃了起来。

李根啃着猪蹄,想起乐乐和武曌,剩下的两个再也啃不下去,于是吩咐春梅和春兰,等猪蹄凉了以后,再装进食盒里面。

“侯爷,梨子买回来了。”

赵四拎着,李君羡从皇宫带出来的梨子,返回到庄园里面。

此时李根也吃饱喝足了,一个猪蹄进肚,浑身也感觉力量满满。

李根让春梅和春兰,跟着自己在厨房里面。

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梨糖膏也熬制出来了,春梅和春兰,也掌握了基本的技巧。

接下来,炒猪血就比较简单了。

和炒菜没多大区别,不过是注意火候掌握而已。

“赵四,你去府里一趟,若是老爷在府里,告诉老爷不要再出门了,等下和我一起去杜府一趟。”

赵四闻言心里一惊,应允一声,立即翻身上马直奔长安城而去。

“陛下,大皇子要去安善坊的府邸,说是和您一起去杜府,看来大皇子配制药方成功了……”

李世民听闻李君羡的奏报。

那还犹豫啥,赶紧滴,麻溜滴行动起来吧!

于是带上长孙皇后和李治,直奔安善坊的府邸而去。

同时派人去杜府传信,切莫让下人看到陛下和皇后娘娘而惊惶失措。

李世民也是太难了。

为了演戏,时不时都得费心还要费力。

庄园里。

李根翻身上马,春梅将食盒递给了过来。

“春梅,若是宵禁后半个时辰,我还没有回来,今晚就是住在长安城的府里了,明日一早再返回。”

李根话音落地,便策马奔腾出庄园。

四只狗狗和众多小狗狗,尽管十分不舍的主人离开,可是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主人渐行渐远!

“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踏足安善坊的府邸大门,李根爽朗的声音,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快步走了出来。

“哥……”

一位快两岁的小男孩,一摇三晃的奔向李根。

“固儿,都长这么大了……”

李根放下食盒,伸手将弟弟抱了起来,然后原地转了几个圈。

开心的小家伙,咯咯直笑。

“固儿,快点下来吧,你哥一路骑马而来,肯定累坏了。”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微笑着开口说道。

“嗯。父亲,母亲,孩儿知道了。”

小家伙乖巧的点点头。

为了不泄密,自从李治会说话起,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直让他称呼父亲和母亲。

“哥,这里面装的什么好吃的?”

刚刚落地,小家伙便一脸喜悦之色的,盯住了食盒。

“固儿,这是哥给杜伯伯准备的,医治病症的食疗之物。”

“来,今日就给你几块梨糖膏尝尝。”

李根打开食盒,取出几块梨糖膏,放在弟弟手心里。

小家伙,直接放进嘴里一块。

很快,便幸福的眯缝起眼睛。

“真甜,真好吃耶……”

“根儿,你知道,杜相病重之事了?”

李世民揣着明白装糊涂,演戏那叫一个顶呱呱,大唐得亏没有奥斯卡影帝奖,否则小金人非李世民莫属。

“父亲,今日早间,杜荷去学院,孩儿方才得知此事,孩儿跟随杜荷去了杜府,杜伯伯身体状况非常不妙。”

“父亲,母亲,咱们一起去杜府一趟吧!”

李根之所以,如此做。

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若是这猪血和梨糖膏的食疗之法,能让杜相病情有所缓和或好转。

杜府这个人情算是欠定了,若是再往好处想想,万一杜相身体真恢复过来了。

以后朝堂之上,他肯定会全力庇护父亲。

李世民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李根肯定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准备了礼物。

前往探视病人,哪里有空手而去的。

于是一家人,坐上马车,直奔杜府而去。

………

“杜伯伯,现在感觉如何?”

杜如晦一口气吃掉了一盘清炒猪血,然后又口服了几粒梨糖膏。

“蓝田侯,老夫觉得那种上不来气的感觉,有所缓和……”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满脸震惊之色。

李根闻言则瞬间喜出望外。

如此看来,杜相的病症,真有治愈的可能。

“杜伯伯,以后切记,不可再饮酒了,身体尚未康复前,一滴酒都莫要再饮,即便是茶水,近期也莫要再喝了,平日里多喝些白开水……”

“还有,若是起风的日子,前往莫往外面吹风,即便是家里的门窗也要关起来……”

“房间里面,莫要再点木炭,更不要点煤炭,厨房千万莫入,辛辣食物一概忌口……”

“最关键的一点,伯父所用碗筷,每日需要用滚水煮过以后方可使用,伯父所用的碗筷和器具,需要单独存放,伯母和两位哥哥,切莫使用伯父用过的碗筷和器具……”

“为了安全起见,即日起,就闭门谢客吧……”

李根神色郑重的叮嘱一番,杜如晦和夫人,以及杜构,杜荷都频频点头,彻底记在心里。

“杜伯伯,以后每日晚辈会让人,送这些食疗之物过来,杜伯伯吉人天相,为大唐可谓是呕心沥血,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李根起身告辞,和父母一起离开杜府。

杜如晦坚持想送,被李根微笑着谢绝了。

杜构和杜荷,代表父亲,将众人送到府外。

李根怀抱弟弟,和父母一起登上马车,离开了杜府,往安善坊而去。

回到安善坊的府邸,宵禁的鼓声尚未响起。

李根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返回庄园。

如此,明日一大早,便可立即赶会学院里面。

李世民闻言甚是欣慰,自己这儿子,一心都用在为他培养人才上。

第二日一大早,李根策马扬鞭,直奔终南山而去。

来到学院,回到房间,看到乐乐和武曌,将食盒递了过去。

两个小丫头,最喜欢啃凉的猪蹄,说这样才劲道,有有嚼头。

果然,打开食盒一看,两个丫头,立即一人一个,美滋滋的抱住猪蹄啃了起来。

李根微笑着,离开房间,前方学堂授课!

………

一个月后。

杜荷再次策马奔腾而来。

“七弟,父亲身体状况大好,如今半夜里已经不咳嗽了。”

“气色恢复了正常,身体也有了力气。”

李根看着一脸喜悦之色的杜荷,心里也非常开心。

只要杜伯伯无恙,自己这位结拜大哥,就不会轻易站队到太子李承乾一方。

也不会导致杜府最后的惨剧发生。

历史都是靠人来改变的,此言果然甚有道理。

“七弟,父亲不想继续在家调养,执意要参加朝会,母亲不放心,所以让我来问问七弟的意思。”

“大哥。杜伯伯关心国事政务,实乃百官之典范。不过还是身体要紧,若是杜伯伯执意上朝,不如先让太医署的太医诊断一番,看看伯父具体恢复的如何……”

杜荷返回长安城,和哥哥杜构一起,去了一趟太医署。

自然这是经过李世民允许过的。

太医署太医前脚踏足杜府,李世民后脚便赶到了。

李世民更是日夜牵挂杜如晦的身体康复情况。

也想看看,自己的儿子,不用药材,到底能否让杜如晦,彻底康复过来。

太医署为了稳妥起见,此次来了三名太医,包括孙思邈的徒弟,高太医都随同而来。

一番仔细的检查过后,三位太医,齐齐目瞪口呆。

没天理啊?

让他们束手无策的顽疾,竟然不治而愈了?

因为整个杜府,都闻不到,哪怕是一点点草药的味道。

“恭喜杜相,您的身体已无大恙,眼下看来,与常人无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