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1 / 2)

想到这个的康熙皱起了眉,连续大半个月都做了噩梦。

权力很重要,但……儿子不重要吗?大清江山的未来不重要吗?

交给保成和交给老四,未来如何他大概能想得到,交给老四是因为他后期的统治,需要一个手段狠厉的帝王上位,将他留下的窟窿给补上去……

可老四,没经过正统的帝皇教育,能做得比保成好吗?

在康熙现在的心里,没有哪个儿子能够比他的保成好。

皇上的神情变得难看,宗亲和百官们也纷纷猜测,是不是皇上快不行了?

想起先帝和太宗他们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驾崩,可现在看来,太子的位置更为牢固。

但宗亲们不愿,太子都不跟他们交好接近拉拢,想要去找更好的‘傀儡’,想要恢复当年八旗旗主手握大权的日子。

暗潮汹涌下的京城,有一股风雨欲来的暴风雨前宁静。

康熙又怎么不知?看着向往西洋海岸的皇子,想要踏足大清的每个地方的太子……

八月中秋后,康熙在朝堂上,突然炸开了一个消息。

这一天早朝,好像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讨论,想着能够早些退朝。

只是,皇上就坐在那儿,没有人上奏朝政事务,却不喊退朝。

大家就知道,皇上是有事宣布。

果不其然,在一阵寂静过后,皇上身边的御前总管梁九功拿着圣旨,站了出来,并大声宣读:

朕即位四十有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太子爱新觉罗·胤礽,诸皇……【源于百度资料】

此圣旨一出,所有宗亲臣子皇阿哥等人,纷纷跪下,尤其是太子胤礽。

“皇上,三思啊。”胤礽没想到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的?皇阿玛退位?不可能!

“皇上,三思啊!”

“请皇上三思。”

百官和宗亲纷纷齐声劝皇上三思,皇上要退位?为什么事先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们还准备等着皇上驾崩了,推自己觉得合适的皇帝上皇位呢。

康熙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脸色各异的变化,怎么不知道他们心里所想?

“众卿无须再劝,朕意已决!”康熙冷着脸站起来,“退朝!”

而退朝后,被留下来的人,竟是礼部尚书。

“王大人,请留步。”

王掞,礼部尚书,负责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但,这时候,没有皇子成婚,也没有需要祭祀的。

皇上的退位诏书中,含有传位给皇太子……这,是不是……

礼部尚书王掞被留下来,传召进去时,低着头,心里有了猜测。

“王掞,准备登基大典,太子胤礽,一月后登基,良辰吉日已选好。”康熙沉声吩咐,这个决定,他思索了许久,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放手放权。

但……

他除了权力之外,还想保住自己的儿子,还想保住大清江山,也想……去看看,自己曾经没有踏足过的景色。

眼底满是坚定色彩,他与保成留在后世的名声,该是父子情深,而不是父子相残。

他爱新觉罗·玄烨,不输于任何帝皇,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

第100章番外一

康熙的退位诏书,轰动朝野。

没有一个人相信,哪有皇帝愿意退位的?像唐朝的李渊都是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赶下了皇位,像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年迈连废太子,都不会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

可,以皇上的威严,没有哪个会怀疑皇上这是被人威胁了,谁敢威胁皇上?

宗亲和百官都在退朝后,纷纷想要见皇上,请皇上收回圣旨。

而拥有野心的皇阿哥,其中最为野心勃勃的胤禩根本就没想到,事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他还想着,皇阿玛近来后宫刚生了个十八弟,可见皇阿玛现在的身体还健壮着,可皇阿玛现在都快五十岁了。

对于壮年的太子殿下肯定会开始忌惮,自己再从中作梗,或许能将太子拉下马也不一定。

可谁知道,皇阿玛竟然退位了???怎么会这样?

没有任何心思跟人交谈,宗亲和百官都去求皇阿玛收回圣旨了,看着几个兄弟,他们几个也在震惊这件事情。

太子殿下是第一个去请皇阿玛收回圣旨的,胤褆几个跟在了太子身后,毕竟……皇阿玛当皇帝,跟兄弟当皇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胤禩最后也跟了上去,虽然胤禩知道,皇阿玛既然做了这个决定,肯定是经历过了深思熟虑。

可,还是一起,跪在了乾清宫外,求皇阿玛收回成旨。

康熙哪里会去管跪在外边儿的人,只是跟他的礼部尚书商议着关于下个月皇太子胤礽登基大典的事宜,必须办得稳稳妥妥的。

对了,还有自己后宫的那群女人,也得处理安排好,别到时候毓庆宫的人,还要留在毓庆宫,好歹也是皇上的女人了。

后宫女人也完全没收到任何消息,就听底下的人禀告,皇上今日在早朝,竟然宣了退位诏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