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2)

坐月子这一个月,她没洗头,也不用天天挽发髻戴首饰,脖子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让她更想念上一世可以随便剪短发的日子了。

她重换了一身家常衣裳,梳上坠马髻,随便捡了一根发钗、两朵堆纱珠花戴了,便出至廊下坐着等,远远看那金桂开得正好,隐约有一股幽香随着秋风飘过来。

正是一年里最好的时节,天气不冷不热,又不似春日多雨,丫鬟们还没换上夹衣,她们年轻红润的面庞比秋光还更耀眼。随着走动,她们身上轻软的衣裙罗带飘起飘落,比落花落叶还要赏心悦目。

而被这些丫鬟围在中间的林黛玉,比她们所有人都更引人注目。

和两年前离家相比,她长大了,也长开了,更添一段风流气度,却似乎瘦弱了不少。

宁安华站起来,笑道:“玉儿快过来!”

林黛玉停了停,看向衣着素雅,却有绝代姿容的太太,一时有些不敢相认。

但越走近,面前的太太就越熟悉,她心中对父亲的担忧又压倒了一切,让她扑到了太太怀里:“太太!”

看到太太的面色有一瞬间变坏了,她一怔。

两年没见了,或许她大了,不该和太太这样了?

还是……她是不是应该先对太太见礼?

但她才要退后跪下,太太神色恢复如常,又和以前一样搂住了她,并不见生疏。

那难道是太太看见她,想起了爹爹?

她看向林平家的。

崔嬷嬷不是说爹爹已经没事了吗?

她急切询问:“太太,怎么不见爹爹?”

宁安华抱住黛玉,扫了一眼她带回来的丫头婆子们,吩咐檀衣:“领她们去大姑娘的屋子先收拾着。”又笑对她说,“你放心,你父亲没事。你跟我来就知道了。”

黛玉上京之前,身体分明已经快好全了,怎么才在贾家两年,又坏了将近一半?

宁安华一面用异能检查黛玉的全身,一面看见有一个她眼生的丫头似乎想说话,被越发沉稳了的秋霜止住。

看那丫头大约十四五岁,生得俏丽,她便猜测这是贾母给黛玉的紫鹃。

这个世界的走向已经和原著不同了,原著里的紫鹃如何,不一定代表现在站在院子里的这个紫鹃还是一样。她服侍黛玉又才两年,难保她更忠于贾家还是忠于黛玉。

但丫头们的事都可以延后再论,她先把事情和黛玉说明白要紧。

林黛玉满心忐忑,进了屋内,又是一怔。

屋子还是原来的屋子,却和娘在的时候一点也不一样了。

宁安华不用多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你母亲的嫁妆,是你父亲收起来的,本来大半收在后院东厢房里,因要接你回来,他又挑出几样,给你布置屋子了。等你回屋就能看见了。”

林黛玉忙道:“太太,我、我不是……”

宁安华笑道:“我知道你没有别的意思,我也不会因这个怪你,不过告诉你一声儿。我得先和你说好,咱们还是和原来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你不说,我也不说,猜来猜去的,才是坏了情分。”

她们可能会处得比平常继母和继女要好,但林黛玉有亲娘,她的亲娘活到了她六岁记事,还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为了她的将来殚精竭虑,抛下颜面想尽办法做足了保障。

宁安华代替不了、也不想代替贾敏,她也有亲生的孩子。

有太多人、太多事夹在中间,她们这对继母女做不成亲密无间的亲母女。

她只希望,等林黛玉长大成人时候,她们记得对方的好处比不好之处更多,这就够了。

林黛玉的心稍微定了下来:“我都听太太的。”

她跟着太太进了西次间,看到三四个媳妇站了起来,她们围着一个孩子,一个一看就是出生还没多久的小孩子——

林黛玉:“崔嬷嬷说……太太生的,是弟弟?”

看她小心翼翼地,都不敢碰孩子,宁安华把他抱起来给她看:“是,还没取名字呢,就‘大哥儿’这么混叫着。”

林黛玉想摸他的脸,又收回了手:“还是等我洗过澡再和他玩罢。”

宁安华一笑,把孩子交给乳母:“你们带哥儿回西厢房。”

两个奶娘两个嬷嬷都悄声行了礼,抱着孩子出去了。

宁安华却不坐,又领黛玉进了卧房。

林黛玉下了车,是林平两口子亲自在门口迎着。虽然林平家的在她耳边说爹爹无事,让她先去见太太,又说太太平安生了弟弟,可她也看见林平立刻就把琏二哥请到一旁说话去了。

她看不大清楚琏二哥的表情,却能看到琏二哥摇头叹气。

进了角门,她一路是没看见孝幔丧幡,可她出去了两年才回家,爹爹若真的无事,为什么不先见她?

太太屋里,也不似有爹爹养病……

林黛玉明知不妥,进了卧房,还是忍不住先看床上有人无人。

床上一个人也没有,被褥叠得整齐,一看便是今日新换上的。

宁安华让林黛玉坐,先道:“你父亲确实没事,你听我给你慢慢说。”又问:“饿不饿?渴不渴?想不想更衣?”又让丫头们上茶点,亲自给她捧了一碗热茶。

看黛玉将茶喝了半盏,宁安华才从去年九月有人想引她受贿,坏她名声,继而陷害林如海讲起,又将林如海十月出门后,她如何梦见他中毒,他今年是怎么生病,怎么请大夫诊不出来,怎么病入膏肓,她生孩子的时候得知有人诅咒,他又是怎么把毒血吐出来的,能说的都说了。

怕黛玉年小,听不明白或是听了害怕,她特意放慢语速,时刻观察黛玉的表情,预备若有不好就停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