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节(2 / 2)

但赵夏意不乐意去,刘运为也不勉强,“白天热,等哪天咱傍晚去故宫转转也行,离着也不是很远。”

赵夏意点头,“行。”

休息一晚后,刘清杰还是去跟着教授跑前跑后,赵夏意则安心的陪着刘运为喝茶吃西瓜。

刘运为说,“听你妈打电话说你现在写稿子还被报社看上了?”

赵夏意忙不迭的点头,“要不您老指点指点我?”

对自己的外公赵夏意从来不敢小看,虽然在这年月都说他出身不好,但当年老爷子可是出身书香门第,饱读诗书的,不然他的三个孩子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就她妈据说以前不爱学习那也是上过女子学堂的。

后来战争爆发了,老爷子捐出了大半的家产救国,这是多少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赵夏意忙回屋把自己的稿子拿出来了,“这是我刚写完的短篇,您帮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我就要寄过去了。后面我打算构思一本十万字的小说。”

“好,我看看。”刘运为从桌上拿起老花镜戴上,认真的看了起来。

过了许久,他看完了,赞赏道,“故事不错,但有些地方你还得多想想怎么表达。”

到底是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了,经验笔熊俊德等人还要丰富,稿子扫完,哪里有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赵夏意仔细的听着,怕记不住还拿了纸笔在旁边写上外公的意见,准备回头再修改。

刘运为呵呵笑道,“不过你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挺好了,朝气蓬勃的。让你表哥写他就不行。”

反正表哥不在,赵夏意也不介意拉踩一下,“那说明他没遗传您的文采,都遗传到我这里来了。”

刘运为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没错,就你得了我的真传了。”

他有三个孩子,认真算起来就属小儿子在这方面最像他,但他没想到最像他也最让他骄傲的儿子反而是最早离开了他的孩子。

后来又是刘俊荣,到现在就只剩了一个当年不爱读书的女儿。

现在让他选择,读书不读书的又什么用,人能好好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了。

刘运为感慨完了,便继续说,等讲完了,赵夏意就拿了钢笔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开始改稿子。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刘运为突然笑道,“你还别说,现在你这认真的样子倒是有点你小舅舅的样子了。”

小舅舅比刘丽荣小了几岁,姐弟俩关系一向很好。当年对赵夏意也是很疼爱的。

赵夏意就说,“外甥像舅嘛。”

刘运为笑了笑。

赵夏意安心写稿子,写完后再让刘运为看一遍,赞同道,“不错。”

得了肯定赵夏意精神十足,第二天将改完的这篇给寄往泉城,然后就开始构思十万字的小说了。

赵夏意算了算,十万字的小说怎么也能给个一百块了吧……

咳咳,虽然势力了一些,但是想想真的诱惑人啊。

但写的时候赵夏意又遇上了难题,刘运为尝试着给她解答,但是效果不明显。

刘运为想了想自己的老朋友,便说,“走,外公带你去见那爷爷。”

他口中的那爷爷也住在这一片儿,跟刘运为他们家隔了一条胡同,据刘运为说是周末下棋的时候认识的,家里有不少书。

所以刘运为打算带她去借书看,顺便跟老头聊聊。

到了那儿赵夏意也是姿态板正,老爷子也没为难,痛快的让她借书了。

趁着她自己选择的时候刘运为跟那爷爷说了说赵夏意疑惑的地方。

那爷爷惊讶的看了赵夏意一眼,“你外孙女有这本事?”

“那当然了。”刘运为骄傲道,“我这么多孩子脸上孙子辈儿的就数这丫头最像我。”

那爷爷一言难尽道,“像你?算了吧。”

刘运为哼了一声,“那你等会儿考考她。”

“行。”

等赵夏意选完了,对上的就是俩老头不同的目光。

那爷爷带着刁难,刘运为带着一脸的期盼。

在这目光中赵夏意问,“两位老人家,怎么了?”

刘运为不自在的咳了一声,“我转转。”

然后心虚的转着轮椅在这不大的院子里转了起来,拽拽花,揪揪草。

赵夏意一脸的莫名其妙。

那爷爷说,“坐。”

于是赵夏意在他对面坐了,老爷子开始问赵夏意问题。

当然问的都是文学方面的问题,开始的时候挺简单,诸如出个诗句问是谁写的,这样的赵夏意轻易就能回答起来。

但慢慢的,老爷子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赵夏意开始吃力,到最后的时候一脑门子汗,真的回答不出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