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1 / 2)

姜棠道:“我还以为周大哥猜得到呢,城南有家姜氏火锅店,就是我开的。我若不是做生意,哪儿用得着这么多菜,你说对不对。”

周正明忙道不敢不敢,“东家说的是,是需要菜,放心,我种地就是一把好手,还怕种不好菜吗。东家只说种什么,种菜比粮食早一点,买种间苗,这些都交给我,你放心就好了。”

姜棠道:“一亩地的萝卜,两亩地的茄子,白菜也种两亩地的,剩下的地种些葱呀,土豆红薯。”

周正明问要不要种辣椒,姜棠摇了摇头,“辣椒就不用了。”

香料是从各地送来的,并非当地产的。

萝卜白菜是因为火锅店用的多,要茄子是因为烧烤摊子要卖,别的摊子卖的都是肉食,顶多用些葱和蒜。

姜棠自己吃的菜,直接出了巷口左拐,去街上买就好了。

她一个人吃不多,买花不了多少钱。

周正明全听姜棠的,末了还说了句,“东家这么年轻就做生意,可真是厉害。”

士农工商,虽然商人是最低等的,可对老百姓来说,朝廷再怎么说农民好,也没有银钱来的实在。

谁不想吃肉,谁不想赚钱。

姜棠可是个女子,做生意多厉害啊。

姜棠笑了笑,随口允下承诺,“到时若是缺人,我会想着庄子的。”

周正明顿时眉开眼笑,中午还杀了家里一只鸡,热情地招待了姜棠和刘家母子。

得知刘家是姜棠的邻居,只是跟着她做生意,态度更加殷勤,一点都不像刚来的时候,看得刘大嫂也是啧啧称奇。

还真是不一样,刘大嫂是知道姜棠以前在侯府做丫鬟的,她以为的丫鬟就是端茶送水,揉肩捏腿,但看着学的东西当真不少。

接人待物也和别人不一样。

这叫什么来着,欲扬先抑,再拿个萝卜在前头吊着。

兴许只有姜棠不一样,那么多丫鬟,也没见哪个出来赎身做生意。

刘大嫂回想姜棠和刘家相处是不是这样,细枝末节她记不清了,但肯定有,到底是生意人,从前也是小瞧了。

就算她和大郎不来,姜棠也能处理的好好的。

他俩全是撑场子的,指的还是视觉上撑场子。

中午饭就是农家饭,吃着别有一番风味,卫氏厨艺不错,就是胆小,饭桌上也不敢说话。

其他事不用姜棠劳心,只问周围的庄户东家姓什么,好不好相处,周正明答说姓顾。

周正明:“一个月前换的东家,倒是巧了,不过那家地好还多,能种水稻。”

姓顾。

姜棠垂下眸子,“那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我住杼原街,有事过去找人。”

回去之后,姜棠先去还马车,然后才回去,在家门口,她看见了永宁侯府的马车。

她伸手敲了敲,车帘立刻掀开,怀兮从里面探出头来,“你回来了,大娘子要和五公子商量开铺子的事,想问问你的意思。我过来接你去锦棠居,你这会儿可有空闲,若是没有我改日再来。”

今日天二月初八,顾见山回来两天了。

姜棠点了点头,“我先回去看看,一会儿就出来。”

姜棠回家看了看点金乌金,给添了水和饭,又拿了点炒栗子和点心,一会儿在路上吃。

从她家去锦棠居得一个多时辰,光坐着就太难熬了。

怀兮见到吃的眼睛都亮了,“我就知道你这儿有好吃的,中午饭我都少吃了。”

这会儿还不晚呢,怀兮等了差不多两刻钟。

姜棠道:“还能让你干坐着呀,你尝尝这个,味道没有刚做出来的时候好了。”

怀兮看是圆球小点心,上面橙红色的酱汁,她用竹签子插了一个,咬掉半个,面做的,里面好像还有肉,外面酸酸甜甜,“这是什么呀?”

姜棠道:“街上卖的八爪鱼做的,就八条腿的那个。外面是鸡蛋和面调的糊,上面是西红柿熬的酱汁。”

怀兮一点都不觉得怕,反而觉得真好吃。

一路上,两人都在吃吃说说,而锦棠居里,陆锦瑶和顾见山早就到了。

陆锦瑶跟着张掌柜的看账本,把最近四个月的都找出来了。

除了账本还有买方子的契书,里里外外有不少东西。

陆锦瑶打算开分店,但这回她不想开在盛京。

锦棠居城南一间城北一间,盛京城虽大,但点心铺子实在算不上不少。

五香居的生意那么好,但盛京城只有三家。

点心不是顿顿都吃的,锦棠居的点心也就附近这种闹市中能有人买得起。

倒是奶茶可以多开几家,再把价钱压压,也能赚不少钱。

铺子的事,顾见山除了最开始拿的五百两银子,再没帮过别的。

倒是陆陆续续拿了几千两银子的分成了,锦棠居的确没少赚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