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 / 2)

姜棠把笑容收起来,“我想笑就笑,想不笑就不笑。”

顾见山跟着抿直唇,“当然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哪儿管的了。

姜棠戴上手串,给他一种心意记上心上的感觉。

姜棠给他帕子,他送了姜棠手串。

姜棠微微偏了下头,“咱们就光坐着说话么,我都饿了。”

天早就黑了,平日这个时辰早该吃饭了。

顾见山恍然道:“我先点了两道菜,已经烹制了,别的你看着点。”

顾见山叫店小二进来,“都有什么特色菜,说给这位姑娘听。”

店小二一顿报菜名,姜棠听着,要了一道炖黄鳝,一道炒菜心。

她和顾见山两个人,四个菜就差不多了。

姜棠来这儿之后拢共也没下过几次馆子,她其实最喜欢下馆子了。

顾见山点的是水煮鱼和佛跳墙,还给姜棠要了盅燕窝。

燕窝姜棠没吃过,吃起来有点像银耳。佛跳墙比侯府厨子做的还好吃,每一样食材都极其新鲜,口感极好。

炖黄鳝不仅火候够,炖出来的肉还不松不散。

姜棠吃了两碗饭,吃完香辣的水煮鱼,额头出了一层汗。

顾见山吃的本来就多,第一次和姜棠吃饭本想悠着点,但看姜棠吃的不少,自己就没那么多顾虑。

把剩下的菜全吃了。

顾见山没有世家公子奢靡浪费的秉性,盖因在西北什么都吃。

姜棠喜欢和吃得多吃得香的人一块吃,不然几口就吃饱了,她都不好意思多吃。

等快吃完的时候,姜棠道:“对了,我给你收拾了点东西,你带到西北去吧。”

顾见山:“不用给我带什么,衣服被子都有……”

姜棠笑着道:“带着吧,我的一点心意。”

顾见山忽然想到,他刚说的要走,姜棠却说收拾了,怕是早就料到了他要走。

那一瞬间,顾见山心里五味杂陈。

姜棠远比他想的更聪明,她什么都知道。

顾见山:“那我带着。”

姜棠道:“东西并不多,是一些汤块儿干粮,用水煮开,往里面放粉条土豆都行。”

干粮就是方便吃的饼、饺子之类的,够顾见山在路上吃。衣服被子她没给准备,她也不会做衣服,这些永宁侯府的人应该会准备。

顾见山点了点头,“嗯,我都记着。”

离开时,姜棠先走,走到门口时姜棠回过头道:“一路小心,早些回来。”

————

顾见山去西北是大事,马上就入冬了,该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齐了。

因为顾见山是领密旨回来的,这回回去只带明朝和几个随侍,不是跟着军队,能带的东西不少。

韩氏是长嫂,从生辰宴到现在已经有八日了,再“病”也得好了。

作为管家的主母,顾见山的长嫂,韩氏得收拾东西。

婆母偏心小儿子,韩氏若不把事情办妥当了,郑氏心里定会不满。

虽说继承爵位的是顾见风,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郑氏和永宁侯偏心幼子。

不然也不会等顾见风快而立时才立世子。

因为这个,不知有多少人议论。

等顾见风晚上回来,韩氏一直没个好脸。

明日书院放假,顾宁远也回来,一想到儿子回来了就要去致远堂住,韩氏心里就更加憋闷。

顾见风也心烦,还有什么比亲弟弟找到自己,让自己管束妻子更让人难堪的事呢。

顾见舟虽然没明说,但已然是打他的脸了。

还有顾见山,也提了,说后宅不宁就家宅不宁。

那晚他和韩氏说这事,让她谨言慎行,好好管家,照顾兄弟妯娌,韩氏却和他翻了脸。

话里话外说她为了这个家,他却胳膊肘外拐向着外人。

顾见风本就不善言辞,被这话气的脖子都红了,当即厉声道:“孰是孰非自有母亲定断,若非你的过错,母亲怎会让远哥儿去致远堂。”

这话简直往韩氏伤口上撒盐,气急之下,韩氏口不择言道:“若不是你官位不高,还等着我父亲打点,我用花这么多心思吗。你以为我不想像她陆氏一样,成日待着就有银子使,等着别人伺候吗!长房还没四房自在,说出去谁不笑话?”

没分家,什么都是公中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