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1 / 2)

这种话绝对不能乱说。

顾见舟执拗道:“那我等母亲用过药再回去。”

永宁侯对顾见舟还是满意的,就是性子淳厚,未经过打磨。顾见山都比他成熟稳重的多,他一生戎马天下,幸好有人继承衣钵。

“罢了,你想守着就守着吧。”

顾见舟守到了半夜,回去的时候其他丫鬟都已经回去了,就白薇在门口守着,“四爷,大娘子已经睡下了,您可用了饭,小厨房温着包子和粥……”

顾见舟:“我不饿,你下去吧。”

他推开门进屋,屋里亮着一盏烛灯,烛火一闪一闪的,他走到床边坐下,陆锦瑶的睡得很踏实。他不知道当初接着压缩饼干的功劳请命去滇南是对是错,若不去的话,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到现在,他才明白,当初五弟离开时,都承受了什么,那时顾见山才多大。

次日一早,陆锦瑶为顾见舟收拾东西,她打算让露竹和箐湘跟着顾见舟去滇南,虽然平日顾见舟用不着丫鬟伺候,但有丫鬟跟着能方便得多。

露竹行事稳妥,箐湘略通医术,她现在有陈嬷嬷,暂时用不着箐湘,其余人,跟她守在宴几堂。

郑氏病了,但顾见舟是非走不可。

原本就因为离开的事弄得谁心里都不好受,现在郑氏一病,更不好受。顾见舟觉得自己为人子未能尽孝,为人夫不能为之遮风挡雨。

若是以前,这些心事肯定逃不掉陆锦瑶的眼睛,如今,顾见舟学会了隐藏。

给顾见舟收拾了一些路上带的东西,陆锦瑶道:“去正院吧。”

陆锦瑶以为,郑氏能吃下饭就没事了,却不想晨起时郑氏突然高热,昏迷不醒。

在外请了府医无计可施,最后永宁侯拿着自己的腰牌去宫中请太医。

宫中来的是李太医,陆锦瑶曾有幸见过一次。

诊过脉后,永宁侯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太医道:“像是热症,却又不是,倒好像是被什么东西魇住了,尊夫人近来可受了什么刺激?”

永宁侯看了眼床上的郑氏,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头发被汗打了个精湿,嘴里一直喊着顾见山的名字。

“未曾受什么刺激。”

李太医道:“那先开些压惊镇定的药。”

第40章当丫鬟的第四十天

等南香送李太医离开,永宁侯坐到床边,他握住郑氏的手,轻声道:“见山吉人自有天相,从小到大,从未让你我担心过,你不必过于忧心。”

郑氏还在梦中,不知梦到什么,眼泪顺着鬓发流下来,枕头上一片濡湿。

永宁侯叹了口气,就算知道病的根结在何处,也不能把顾见山叫回来,军中将士,未得传召不得回京,军令如山。

这世上不止有郑氏思念儿子,所有的母亲都思念儿子。若是人人都以病情为由把在外军人叫回来,那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和郑氏今天死了,顾见山也不能回来奔丧。

永宁侯觉得郑氏太过柔弱了些,这点事都受不住。

他坐了一会儿就走了,郑氏只昨晚喝了半碗多的粥,一早还未用饭。

韩氏试过,端着碗坐在床边,但郑氏眼皮都不抬,没办法只能姜棠来。

韩氏心底还不想做这些事呢,谁愿意做伺候人的活计,她又不是下人。

“好歹喂一些,实在吃不下就算了。”

姜棠把干虾皮和酸豇豆炒梅干菜也多端了进来。

“夫人,醒醒,用饭了。今儿还喝白粥,这粥熬了两个时辰,都熬出米油了。虾皮拌的多,换换口味儿,今儿不吃咸鸭蛋了,尝尝梅干菜炒酸豇豆,里头加了肉末,最是下饭不过了。”

郑氏这才睁开眼吃几口。

韩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事要让她做,一日还成,回回这么喂,早就烦了。

就喂了半碗多的粥,郑氏又睡下了。这也是姜棠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病来如山倒。

她落水时只捂着被子睡了一觉,就又活蹦乱跳了,根本没有濒临死亡的感觉。

看郑氏,才一日连床都下不来。在这里除了要小心算计,还要当心生病。

虽然这里的人生而就不平等,但面对生死,还是平等的。

韩氏让姜棠隔一个时辰过来一次。

过了一个时辰姜棠又进来,她在门口停了一会儿。屋里的窗户虽然只开了个小缝,但墙角摆了冰盆,屋里并不热。

因为关着窗子,所以桌上摆着烛台。

她把托盘放到桌上,走到床边,轻轻晃了晃郑氏的手,“夫人,醒醒,醒醒。”

见人不醒,姜棠又喊了两声,郑氏这才睁开眼睛。

她目光有些涣散,眼中还有泪光。

褪去妆粉,人比平日显得老态得多,眼睛也比平日红肿。

郑氏看是姜棠,使劲抓住她的手,“我梦见……梦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