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 / 2)

像姜棠这般也挺好的。

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姜棠攒钱另有它用。

姜棠拿了银票就放袖袋里了,短时间陆锦瑶应该不会再买别的东西,怕是得等入秋之后再看别的点心。

陆锦瑶这人谨慎小心,一件事没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做。

姜棠不能再卖给侯府的丫鬟,剩下的冰粉就自己做来吃吧。

好快点把暑热熬过去。

没错,就是熬。

除了等雨,就是等傍晚,夜里在院子坐着还凉快些。

宴几堂的丫鬟人手一把蒲扇,就这么过了两日,天还没凉快下来,顾见舟准备上职了。

陆锦瑶以为顾见舟能歇个四五日,这才两天而已。

顾见舟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一直闲在家中。”

他穿原来的衣服不太合身,这身夏衣是府中绣娘赶制的,一共两身,一身月白,一身草青色。

陆锦瑶道:“夫君说的是,那你去上职,我去铺子看看,现在天热,姜棠做了一种新吃食,能消暑,我看看能不能在铺子里卖。”

顾见舟拉住陆锦瑶,“我是说如果,如果朝廷派我去滇南治水,几个月不回来,你会不会怪我。”

陆锦瑶:“不会,你若真去治水,能解滇南百姓之危,那只能说明那里的百姓比我和孩子更需要你。”

顾见舟是她的夫君,也是朝廷官员。

顾见舟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等晨起太阳出来,姜棠还有箐湘就跟着陆锦瑶去了锦棠居。

天越来越热,铺子的盈利每日都往下点银子。

佩兰说街上的铺子就数春秋两季生意最好。

天热嫌太阳大不愿意出来,天冷的时候又嫌太冷。

这都是佩兰买吃的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尽管一年也就出来十几次,但这十几次就不一样。

除了严寒酷暑,天气差的时候生意也不好。

六月下了几场雨,那几天的流水才几两银子而已。

抛开成本人工和租金,相当于……没赚钱。

第39章当丫鬟的第三十九天

在这里,几乎所有活动都受天气影响。

只有油纸伞蓑衣马车的时代,没人愿意顶着狂风骤雨出门。

在姜棠看来,生意有好有差都是正常的,毕竟像农桑河运这样的大事都有天气息息相关,做生意不可能不受影响。

掌柜的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给陆锦瑶看的只有账本而已,她能看到的,只是生意跌了。

十天下了四天的雨,算上铺子的人工和租金,若是天气一直如此,这铺子便开不下去了。

陆锦瑶低头看账本,掌柜的在旁边胆战心惊。

五月初开铺子,一月有余,卖饼干那两日生意最好。

这下雨的几日生意最差,昨儿和前天生意好了些,但和预想还差许多,不知卖了冰粉能不能好。

掌柜的一开始还心里兴奋,觉得能赚很多钱,想锦棠居能成为第二个五香居,现在那点心思已经被这几场雨浇灭了。

十天的生意,账本也就几页而已,陆锦瑶很快就翻完了,“五香居生意好吗,在这些天里。”

掌柜答道:“下雨那几天不太好,这几天尚可。”

陆锦瑶把账本合上,“姜棠,你怎么看?”

姜棠道:“奴婢觉得做生意都这样,五香居一开始也不是就生意红火门庭若市的。在外面摆摊的小贩雨天连出摊都不能,锦棠居好歹有生意做。除了雨天,总归是赚钱的。五香居虽然卖的贵,但无论是谁,一有钱了总想着去买五香居的点心,而不是去别的铺子的,咱们铺子胜在独一无二。”

五香居可能是最早的品牌效应,人人都以吃五香居的点心为荣。

锦棠居才开张一个多月,自然不可能达到。

陆锦瑶:“没错,我有时也会让怀兮去五香居买点心。”

这样想就宽心不少。

姜棠:“奴婢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咱们铺子卖的点心,太少了。”

习惯吃各种绿豆糕红豆糕的人,吃这个只能算作尝鲜,虽然只有锦棠居有这样的点心,但尝尝鲜之后,又去买红豆糕绿豆糕了。

再说了,点心又不能当饭吃。

而陆锦瑶行事谨慎,在没有回本前是不会在她这里买大量的点心方子的。

姜棠想靠卖方子快点攒钱赎身行不通,锦棠居也不可能一直生意稳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