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 / 2)

兴许是因为喜欢看漂亮姑娘,光看着就觉得心里舒服,心里舒服了,做什么事都会顺心。

收拾妥当之后姜棠露竹就跟着陆锦瑶去了正院。

到了之后,郑氏就招呼陆锦瑶坐下,姜棠和露竹像两个门神一样站在陆锦瑶身后。

郑氏吩咐道:“南雪,你把冰盆摆上。”

正院还没用上冰,郑氏是怕陆锦瑶热。

正厅正北边摆着两张太师椅,椅子中间是张方正的小桌子。

陆锦瑶坐在下手,后头架子上摆着两只开的极大的荷花,令人心旷神怡。

郑氏道:“这回也算出去见见世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为官,更要体察民心,知道百姓疾苦,你多担待些。”

她怕陆锦瑶心里有怨气,头胎,又是头三个月这么要紧的时候,顾见舟不在,便是谁心里都不好受。

陆锦瑶笑着道:“怎会,夫君为国事公事奔波,媳妇应该在家中孝敬婆母公爹,让夫君无后顾之忧。我虽有孕,可母亲还有几位嫂子都对我照顾有加,这是我的福气,高兴还来不及呢。”

姜棠低着头,觉得陆锦瑶这话说的极其漂亮。

果然,郑氏脸色愈来愈好,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都过了晌午,看人还没回来,郑氏和陆锦瑶先用了点饭。

过了未时,顾见海才带着一人回来。

守在正厅外头的丫鬟进来通禀,郑氏让人赶紧进来,千盼万盼,可算把顾见舟盼回来了。

姜棠暗自抬起头,偷看了一眼,只见三爷顾见海身边是一个身姿修长,看着干瘦,胡子拉碴的男子。

看轮廓,依稀有几分顾见舟从前的样子。

这,是顾见舟?

别看姜棠愣了,连陆锦瑶都愣了好一会儿。

郑氏捏着帕子,想站起来却没站稳,她看了顾见海一眼,“老四,你可算回来了……你……”

已经瘦了一大圈的顾见舟跪在地上,“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第38章当丫鬟的第三十八天

郑氏起身把顾见舟扶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她想说怎么瘦成这个鬼样子,但觉得这话十分不合适,到嘴边才改过来。

郑氏回头看了陆锦瑶一眼,陆锦瑶眼眶微红,想着她怀孕,太过伤心了不好,急忙补救道:“这看着多精神,看着精神多了。”

顾见舟看向陆锦瑶,冲她点头笑了一下。

陆锦瑶别开头,快速抹掉眼角的泪珠,看见顾见舟的一瞬间还是心疼多一些,不过,能平安回来就好。

她嘴角弯了弯,“瘦些好,瘦了那是在那边做事了。”

姜棠立在后头,她心道,这还无意之中内涵了顾见水一把。想顾见水回来的时候马车小厮,身边还有一个美娇娘。

顾见舟活像逃难回来的。

原书中是没有这段剧情的,姜棠也不知道为什么顾见舟去赈灾了,也许有小部分原因在陆锦瑶身上。

他们两个,一直都是互相成就的。

顾见舟理解陆锦瑶的为难,明白她的独立,陆锦瑶也知道顾见舟的不易,这才在水深火热的侯府相互扶持走到了最后。

顾见海道:“母亲弟妹不必担心,滇南灾情得到了控制,当地知守知府知县已能独自应对。钦差大臣进宫面圣,其余人都回来了。弟妹说的没错,四弟在滇南立了功。”

顾见舟走到陆锦瑶身边,他看着瘦了,其实是结实了,“不是立功,是因为阿瑶。”

他离开时陆锦瑶为他收拾的行李,除了衣服和干粮,还带了醋和生石灰。

那时钦差大臣在议事,只有他无事可做,他就帮灾民挑水分发干粮。

除此之外,把灾民住的地方角角落落撒了石灰水和醋。

顾见舟以前不懂这些,也只是按照陆锦瑶说的做了,他带的东西不多,只洒了几个灾民帐篷。

然后,那里人就生了疫病。

幸好随行有太医,可太医也无济于事,有人治好有人又病了,反反复复,找不到根源那就是治标不治本。

后来细查的时候才发现有几间灾民帐篷没出事,一问才知是顾见舟洒了石灰水和醋。

这回一边用石灰水和醋消毒,一边治病,双管齐下,疫情才得以延缓。

他们离开滇南时,大部分灾民都已经恢复正常。

顾见舟立了一功,而且这个法子对以后的疫情也有裨益,治病救人光通风透气不够,用石灰水撒一撒更有效用。

虽不知其中的缘由,但有用就成。

陆锦瑶动作一顿,她眼角余光瞥了眼姜棠,姜棠低着头,和露竹的姿势一样。

这是姜棠告诉她的。

赈灾粮就是姜棠的主意,这个也是。

陆锦瑶心里犹豫不决,还是没有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