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1 / 2)

吃完饭,因为程荔月跟小花差不多大,又都是女孩子,她和小花说起了话,小花虽然从小身边只有奶奶一个人,但是性子并没有被养得孤拐,只是有些早熟罢了,外加又经历了这件事,才有些沉默寡言,但是基本交流还是可以的,这个妹妹又对她说话温温柔柔的,更没有觉得她是乡下来的看不起她,小花也就小声地和妹妹说起了话来。

只不过在说了一会儿话之后,程荔月才发现小姑娘十五岁了还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不过程荔月也不是那种不食肉糜的,她知道这种情况对于山村里的女孩子来说还是很常见的,更何况小花只有汤奶奶一个人养大,更读不起书了。

但程荔月她觉得不管在什么时候,认字读书都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为了以后可以不当一个睁眼瞎,可以明理通时非,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多一条选择的路。所以她决定过两天跟爸妈说把小花送去上学的事情。

正好这一学期结束了,到了九月开学就是新一年级了,小花正好可以去上学。再加上小花这会儿才一米四几,个子矮矮的,就算十五岁上小学也没有人会怀疑什么。

程荔月她甚至愿意自己出这个钱给小花上学,小花的学费还不够她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呢,一学期也就几块钱,但是这几块钱却可以改变小花的一生,程荔月觉得性价比很高了,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了。

反正小花是一定得上学的!

“丽如,你来应该是没有介绍信的吧?”黄姥姥这会儿也跟妹妹说起了正事。

汤奶奶的确没有,毕竟大队长想给儿子娶小花,怎么可能愿意给她们婆孙俩开介绍信让她们跑呢?所以汤奶奶最后就把家里的户口证带上了,其余的什么都没带。

“没有,当时大队长不可能给我和小花开的,我是直接带着小花夜里偷偷跑出来的。”汤奶奶道。

黄姥姥听完,安慰道:“没事,你放心,我肯定是会把你留下来的,现在你们家没人了,就剩下你和小花了,过来投奔我这个当大姐的也是应当的,虽然没有介绍信,但是你们把户口带了也至少证明不是黑户,还有我给你证明身份,到时候在这边找一下关系,就能帮你办个暂住证了,以后再说落户的事情。”

程金华和蒋顺两个人把这件事揽了过来,他们去帮忙把汤奶奶和小花的身份落实下来,把证给办下来,不然要是不□□的话,汤奶奶和小花是要被遣送回去的,不可能留在省城这边。

作者有话说:

十二点还有一更~

迟了,本章评论区还是二十个小红包

第130章长大还钱

程金华和蒋顺两个人很快就把暂住证办下来了,当然主要也是现在街道委员会那边的主任行了方便,在这种事情上给个人情出去又不费什么事情?干什么要阻拦呢?这也就是一张证的事情,人又不用他们街道养着?

只不过就算有暂住证,汤奶奶和小花又是乡下来的,自然也就没有城市户口了,就不能每月去领粮票,这些都是只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才能领的。

不过好在黄姥姥家里也不缺这点粮食,就算汤奶奶和小花不是城市户口领不到粮食也没事。

而程荔月她在回家之后就让爸爸妈妈把自己的旧衣服给整理出来了,打算明天下午再捎给小花穿,她现在还没有换洗衣服呢!

晚上程荔月和爸妈说了送小花上学的事情,黄从云和程金华都十分赞同。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学期的学费就几块钱,却能让小花以后生活过得好一点,他们觉得这挺值得的,几块钱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钱,还是随手就可以拿得出来的。

而程荔月她通过小花这件事,想到了好多的东西。

他们省城里,因为大多数的国营大厂都有自己厂办的学校的,职工可以直接把孩子送进去读书,因为有职工福利,连钱都不用花多少。只要父母有一方是工人都能送进厂办的学校读书,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可以,因为不花多少钱,很多女孩子也都可以读书。

就算小厂没有厂办的学校,但是也有公立的学校呢,省城里九成的人家都是送家里孩子上过学的,就算有辍学的,但是也都是把字认完了算术学完了。

可是乡下不一样,乡下连学校都少得可怜。

而且小花还说了,她们村里几乎就没有女孩子识字的,虽然公社有一所小学,但是也只有男孩子会过去上学,几乎没有女孩子可以读书的。

汤奶奶倒是愿意送自己唯一的孙女去公社小学读书,可惜她没钱,连吃喝都困难,哪里能供得起读书呢?

再说近的一点,虎子哥哥的奶奶齐家村那边,女孩子读书的也都是少数,虽然程荔月认识的齐奶奶家的几个女孩子都读书识字了,那也是因为齐奶奶家壮劳力多,才能让女孩子也读书的,但是她们也是只上到二年级就不上了,因为家里大人觉得把字都认会就够了。

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像小花一样的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都不认识的字的呢!甚至别说是十五六岁了,就是到了老也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因为她们没有上学的机会。

程荔月决定等到以后有机会了,她赚到了钱了,一定要盖很多座专门收女孩子的学校,免费让她们去上学,她今天听到小花说自己不识字的时候,真的很心疼,小花是跟她差不多大的,却连认字的机会都没有!

而这也是因为程荔月在后世是见惯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几乎身边很少会遇到不识字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她这会儿对于小花还有跟她一样大的女孩子都上不了学才会反应这么大。

她觉得任谁是穿越过来的,看到有和自己一般年纪的女孩子上不了学都会有这样感触的。

要是她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她或许也只会当作是寻常的事情。

要建学校是得花钱的,不过程荔月不认为自己以后会赚不到很多钱,因为她知道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也知道很多赚钱的东西,在改革开放的风口,赚钱还是很容易的。

虽然她最主要的还是拉小提琴,但是副业也可以发展一下,她还想着发家致富带着爸妈住大房子呢!

第二天下午过去的时候,黄从云和程金华就提了让小花上学的事情。

她现在瘦瘦小小的,不上学能干什么?就算他们能帮忙找到工作让她进厂,她看着跟十一二岁一样,人家也不要啊!

汤奶奶听到黄从云和程金华夫妻俩跟黄姥姥提出让小花上学,立马拒绝了,不是她不想让小花上学,而是上学太花钱了,一个学期好六七块钱呢!

她和小花都已经在这边吃住了,还哪里有脸让人家还要花钱送小花上学?大姐他们一家是真的没有养着她和小花的义务的,能让她们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大恩了。

而黄从云听到汤奶奶拒绝的话后,也知道一点汤奶奶的心思,肯定是担心让他们花钱,心里过意不去,她道:“小花上学一年才能花多少钱?连十五块都不到呢!可是等到她上完学了,识了字了,她就有机会进厂当工人了,现在进厂当工人都得要识字才行了,招工比一前难了。

而等到小花进了厂当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能当两三个学期学费呢,几个月就把好几年的学费挣回来了。

要不您就当这笔钱我是暂时借给小花的,等以后她长大赚了钱再还我怎么样?我是肯定相信小花不会赖账呢!”

小花她心里也是想要上学的,这会儿眼里有着期待。

汤奶奶当然是看出来,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小花就喜欢围着那些去公社小学上了学的孩子转,想要他们教她认字,但人家嫌弃她是女孩子,不愿意教她,而她也没钱,送不起小花去上学。

这会儿终于有机会了,看着孙女带着期冀的眼神,汤奶奶就拒绝不下去了,她最后道:“好,那就让小花去上学吧!不过你们放心,这个上学的钱等小花长大了我一定让她还给你们,不能让你们白花钱。”

只不过心里汤奶奶想着,小花还是个孩子,她得趁着自己在的时候给她多留一点东西,她现在手脚还能动,就不信没个地方赚钱的,一天赚几分都是好的,她多攒一点给小花,小花以后就可以少还钱了!

黄姥姥也知道汤奶奶肯定不愿意让她们白出钱送小花去读书,不然就算送小花去了,她心里也得难受,会老觉得花了这么多钱对不起他们家,过意不去。

现在黄从云说以后等小花长大再还钱正好也能安一安汤奶奶的心,黄姥姥知道闺女不是真心想要还钱的,这会儿也就没有阻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