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1 / 2)

姜瓷这二十人被引进后厨,全程没看到评委。根据蒋晓彤的说法,这天他们是见不到评委的,评委也不清楚具体参赛的人员,全程只尝菜,不见人。

后厨里,灶台都收拾得十分洁净,旁边分门别类地放着调味品。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二十个篮子,每篮里头装着大约半斤青灰色的河虾,非常新鲜,还在活蹦乱跳。

工作人员道:“各位大师,我们这一组的题目是油爆虾,时限三十分钟,十五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

这话一出,不少人的脸上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和刚才发出猜测的师傅所想的一样,这天的考题,确实偏向于火候。

同干煸肉丝相似,油爆虾也是一道需要掌握好火候的菜肴。油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食物最终的成色。油爆程度不够,河虾虾壳便不够脆香,而油爆时间过长,就会影响虾肉的鲜甜脆弹。

讲究的店铺做油爆虾时,为了做好品控,还会用专业仪器测量油温,且每次油爆时间都按秒计算。

但在这儿,师傅们没有仪器的帮助,只能全靠自己的经验了。

工作人员话音一落,厨师们便迅速地换上工作服、洗净手,做好工作准备,十五分钟后,计时开始。

姜瓷准备好后,眼疾手快地在桌上抓了一篓虾。油爆虾是要带壳一起吃的,选用的河虾个头较小,虾壳也薄,姜瓷先把影响口感的虾须和虾脚剪去,几分钟后,便做好了食材的预处理。

她没有观察其他的参赛者,而是将全副心神都专注到了眼前的河虾上。

油爆,油温是关键。现如今一些厨师离开了温度计,便不太会判断油温了,但对于真正的内行人来说,判断油温其实是基本功。

这会儿,厨师们八仙过海,有的厨师往油里丢入葱姜,观察葱姜在油里的变化,有的厨师直接把手悬空在油面,铁手似的,隔着一段距离感受温度升高。

而姜瓷先是闻了闻组委会提供的菜籽油,判断了一下油的品质,然后开火热锅,倒入澄黄的油液。

在这以后,她仅仅是盯着油面。

随着油温升高,油面会出现起烟、翻滚等不同迹象,对应着不同的温度区间。经验丰富的厨师能够通过观察来判断火候。

肉眼难以觉察的青烟在油面袅袅升起,油锅边缘出现了细小的波纹,又过了一会,姜瓷眼睛一眯,眼疾手快地把河虾倒进锅中,“兹啦兹啦”的声音瞬间在锅中炸开。

油面急速翻滚出密密麻麻的气泡,热气蒸腾,姜瓷却似乎完全不被影响,气定神闲地站在锅前,看着蛋白质在热度的影响下迅速变质,虾肉开始蜷曲。

数秒后,笊篱一翻,干脆的河虾便离开了油锅。扑鼻的炸虾香气迅速弥散到空气中。

紧接着,冷却、复炸、翻炒调味……不到三分钟,一盘金红脆香的河虾便出锅了。

……

陈思雨是一名美食爱好者,也是美食点评网的重度用户。从大学开始,她就有记录自己尝试美食的习惯,几年积累下来,也不记得自己究竟发过多少点评了。

这个夏天,她不禁感谢起了自己的习惯。她凭借经营的账号,顺利通过组委会的审核,入选仙厨大赛的群众评委库,又被组委会抽中,成为今天的评委。

这简直是锦鲤才有的运气!

要知道,群众评委总共才抽几十名,报名的却可能比参赛者还多!

谁不想现场尝尝顶级大厨的手艺呢?

此刻,陈思雨正襟危坐,一边听着七位美食届大佬的点评,一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有点儿撑的胃部。

下午第一组厨师一共做了二十道干煸肉片,纵使每道菜只尝一口,陈思雨也觉得自己吃饱了。

一小时前那种期待食物的感觉已经消退了不少,想到待会还有二十道菜要品,陈思雨不禁有些后悔刚刚的食量。

陈思雨偷瞄了一下自己的左右,她的左边坐着知名美食评论家李声。李声是位五十几岁的女性,看起来却只有四十,穿着旗袍,姿态优雅,每道菜只尝那么一小口。

而她的右边,则坐着传奇烹饪大师黄宗轩!黄宗轩已经头发花白了,他尝得更少,对于香气不达标的菜肴,甚至不下手。

这会儿,评委们正相互闲聊着,等待下一组菜肴上来。不久前那一批厨师里,只有一名比较出彩的,其他人都平平无奇。评委们也是矮子里拔高个,勉强挑出了晋级的两人。

陈思雨听着大师们的评论,不禁赧然:大师要求高,难怪都吃得那么少,不像她,每道菜都恨不能尝一大口。

待会一定要矜持一点。

这么想着,陈思雨调整了一下坐姿,又认真地听起了大师们的点评。

组委会给第二组厨师的时限是三十分钟,不过油爆虾是一道快手菜,除了食材预处理比较花时间,真正做菜用时反而不多。大概十几分钟后,便有工作人员端着餐盘上来了。

“第一位选手,用时十三分二十五秒。”

工作人员将油爆虾放在餐桌中央,没有介绍选手是谁,评委们也将在对选手身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做出点评。

陈思雨定睛看去,桌上的油爆虾油润晶亮,散发出咸香浓郁的椒盐味。她闻着香气,禁不住重重地咽下去一口唾沫。眼前这盘椒盐虾看起来真的很下饭!

陈思雨捏着筷子的右手蠢蠢欲动,直忍到其他评委动了筷,她才跟着夹起一只虾,期待地放进嘴里。

嗯,美味!

旁边的李声点了点头,肯定道:“椒香浓郁,虾肉软嫩。”

“软嫩是软嫩,就是水份过多,虾壳不够干脆。”

“这厨师往下酒菜的方向做了,盐味过重,虾肉的鲜甜没体现出来。”坐在陈思雨对面的厨协大佬跟着开了口。

“一般。”黄宗轩惜字如金。

陈思雨本来还想夸,这会儿庆幸自己没开口,一个人默默地嚼着虾仁。她就觉得挺不错的,如果放在外面的饭店,是她会推荐给朋友的水平。

尝完第一口,八名评委很快便打了分。就这点功夫,又有四五名厨师的菜品也完成了。

油爆虾极重火候,也是刚出锅时最好吃,热气腾腾,又脆又香。工作人员干脆将几盘虾一齐端上了桌。

餐桌上骤然多出了五盘油爆虾,摆盘不一,但都金灿灿的,盘子边缘贴着带序号的标签。陈思雨一下子便看花了眼,同时也好奇,这么一块儿端上来,香气交织在一起,不会相互影响吗?

答案是会影响,但同时最优秀的那份菜品也在瞬间凸显了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