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2 / 2)

第二天一大早。

李玉田去了队里,李卫国等几个强壮的年轻小伙子已经到了大队。他吩咐他们把麦种搬到了板车上。一共一百二十袋麦种一万两千斤。要种在四百亩的地里。

一板车拉二十口袋,六趟拉完。

李玉田亲自驾车过去,出大门口的时候,碰到了从乡里农科站下来的王技术员。

王技术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有些厚显得他的眼睛很小,跟脸上的五官很不匹配。

他手里拎着一个粗布做的袋子。

李玉田跟他很熟悉,每年他都会来村里好几次。指导农业生产。

他赶紧伸手与他握手,热情的说:“王技术员,欢迎欢迎。可把你给盼来了。”

第67章一件恐怖的事

王技术员笑着说,“最近任务重,我们农技站的技术员不够用都是一个抵三个使没有办法。忙过这一段就能休息了。”

“那就挺好的。不像我们农忙完了又要去上河工。这一年到头啊也就过年的时候能歇两天。过了年又要从年头忙到年尾。”李玉田感叹。

“社会分工不同,大家都是为社会做贡献。你带领农民兄弟战斗在建设第一线,你们辛苦了?”王技术笑着说。

李玉田让王技术员去办公室里坐着休息一会,他把种子送去知青点。

王技术员好奇的问:“你把种子拉知青点去做什么?”

李玉田笑着说:“知青点的院子大,又有水井。我把麦种拉过去用井水泡一下。下午就给种到地里去。”

王技术员笑着摆手,“今年不用泡。”

李玉田不解,“为啥?往年不都是要泡一下的吗?”

“我接到通知两天之后,会有一场大雨。所以我才这么着急,想在大雨之前帮你们把麦子种下去。你现在用水泡了,等下大雨就烂在地里了。”王技术员道。

李玉田的计划突然被王技术员给打破了。他不能不听他的直接拉过去。又不能跟他说实话。

想了想道:“天气预报不准。前两天收山芋的时候还说要下雪。到现在不是也没动静。我觉得不直接放在水里泡,就把麦种整个打湿一遍。就算下雨了也泡不坏。如果不下雨小麦种本身也有水分,也不至于太干不出苗。咱们做两手准备。”

王技术员想了想点点头,“你这样做也可以。我跟你一块过去吧。”

“好,正好你在边上能指导一下。”

王技术员跟着李玉田去了知青点。

……

早上不到六点钟,天才刚蒙蒙亮。知青点的知青们都起床了。

大家把院子打扫干净。

王红梅在锅屋做饭。放了一把米烧了一锅稀饭。大家的早饭就是窝窝头跟老咸菜。

夏青青吃完饭,就用灵泉水泡过的柿子的种子种在了院子里的小菜地的旁边。两颗种子被种了下去,不知道会不会比普通的柿子树长得更快。

“天都冷了,你现在种下去即便发芽了也会被冻死的。”胡晓梅站在一边道。

“没事。我种着玩的。”夏青青笑着说。

两个人说了一会话。队长才把驴车赶过来。

大家都过来帮忙。王技术员让大家两个人一组。

李卫国跟二愣子把车上的口袋搬下来放在井边。井边的大水缸里满满一缸水。

王技术员让他们抬着口袋放进缸里然后抬出来,直接放到驴车上。

其它的几个口袋也都是如此。四十分钟都没要,一百二十袋的麦种就泡好了。然后把麦种送到地里。那里有村民正在等着。

他们负责把麦种撒到地里去。

王技术员在地头进行指导。李玉田在监督。

李卫国再从地里回来,直接去大队部把剩余的小麦种都拉到知青点,重复做一遍刚才的程序。然后再拉到地头。

也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四百亩地的小麦就被种了下去。

王技术员按照老程序在队长家门前的老榆树下给村民们讲解麦子种下去之后的管理,和如何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家听的都很认真。

夏青青在人群中站了一会。她根本没听王技术员讲了什么?理论上的知识遇到现实中的困难,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明年虫灾的时候能保住自己跟上坡村的村民不挨饿这就够了。

她也想把明年虫灾的事让所有人知道。可是她做不到,她不可能也跟公社里的最高领导说做梦来年有虫灾的事。他们肯定会认为她的脑子有问题。严重一点给她扣上宣传迷信思想的大帽子。

轻声对身边的李卫国道:“走吧。趁着天亮赶紧把东西拿出来。”

李卫国点点头,两个人就离开了人群。

罗娟站在他们后头,她听到了夏青青说的话。

她很好奇他们要拿什么东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