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节(1 / 2)

譬如,你想建设一个厂区,但施工单位告诉你冬天无法开工,因此工期比南方多了几个月;厂房建好后你发现你的生产线只能在20度运行,因此你需要大量成本来保暖;你的工厂需要用卡车运输原材料和成品,但每到冬天道路结冰,虽然政府除冰很及时,但总体效率还是比南方低了不少……

你发现虽然开出了和南方一样高的薪水,但人才更愿意待在四季如春的地方;你想就近供应市场,可是西伯利亚熊比人多,北朝人比钱多,岛国市场根本进不去,而南韩则是你的最大竞争对手……

资本的逐利本质,决定了它只能流向有活力和前景的地方。

齐政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伪命题,就在于,难道东北的环境比战火纷飞的黑非洲还要恶劣?连黑非洲都有的是国内资本押注,东北会没人投资?

至于很多人诟病的行政效率,齐政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庞大的大豆产业园区道:“只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田仁里“哈哈”笑了两声,诚恳道:“你说得对。”

要说灵活,国内的干部其实是最灵活的。

思想解放不解放,端看诱惑力大不大。

像大豆深加工产业,当表现出支柱型产业的潜力后,黑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把大豆全产业链作为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和培育。

用黑省高官的话来说,就是——嘉谷只要安心做农业,搞工业,剩下的杂事,都交给他们好了,政府绝不拖嘉谷的后腿。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政府的服务大厅都开到了产业园门口,包含了税务、工商、安监、卫生等一票部门,端的是出门好办事。

当然,嘉谷也不负众望。凭大豆产业一己之力就将省内GDP拉起了好几个百分点,并且每年制造出更大庞大的边际效益——与俄远东之间的联运体系,完善着东北的物流基础设施;对优秀农业生产条件的利用,在生产效率上的差距缩小,增加了对投资的吸引力;而更多的交流,又打破当地相对封闭的人文环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哪怕是局部产业,嘉谷也是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反而变成了“投资争越山海关”。

让田仁里佩服到骨子里的是,寻常人能在一个产业形成这样庞大的经济影响力,已经是叨天之幸了。嘉谷在东北,除了大豆产业,却还有一个产业熠熠生辉——人参产业。

说到这一点,田仁里转身看了齐政一眼,笑道:“齐董,今年你们的人参产业也呈兴旺之势啊,我得提前预定几根好参呐。”

齐政理解地笑了一下,然后又轻叹了一口气,道:“老田啊,不是我小气,你要说一两根还好说,再多的话,我也是莫得法子。”

田仁里瞬间听明白了:“还有人跟你请托的?”

齐政瞥了他一眼,语气飘忽道:“多稀罕?上年份的好参,谁不想要?”

……

第627章钱常有,好参不常有

黑省的大豆深加工第三产业园正建设得如火如荼,在隔壁的吉省,另一场与嘉谷有关的盛会——“长白山参王”拍卖会,也正进入高潮。

今年刚好是第十届“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坊间传闻,这一届拍卖会上会有多株百年野山参以供拍卖。

“长白山参王”拍卖会本就在海内外打响名声,这样的消息一出,拍卖会上更是人声鼎沸,举袖为云。

拍卖会现场很大,一张一张的小桌椅上,放着一叠竞价牌。参与拍卖的竞标代表,就坐在小桌子前,像是等待考试的学生似的。

“出乎我意料的简陋。”在观众席与竞拍席交界处,今年刚毕业的凤凰网摄影记者王廷摆弄着相机,忍不住吐槽道。

一旁的记者李嘉文打量着参加拍会会的代表,猜测他们代表的势力,随口答道:“人参好就行,参加拍卖会的,也没几个人会在意环境如何。”

王廷琢磨着,也是这个道理,转而兴致勃勃地问道:“李哥,你说,等会真的有百年人参上拍吗?会拍出什么天价呢?”

李嘉文收回目光,嘿嘿一笑:“百年人参肯定是有的。过去九届参王拍卖会,每一届至少都有一株百年野山参上拍,今年可是十周年,估计不止一株百年野山参出现。至于拍卖价会不会破记录,就看参拍的‘参王’有多牛了。”

说话间,竞标主持人已经站到了台上。

领导致辞什么的早就让人不耐烦了,因此,主持人三两下就宣布竞拍开始。

现场气氛瞬间火爆起来。

王廷仿佛受到感染,略有紧张之色,下意识地捏紧了相机。

李嘉文见状,低声道:“别紧张,上半场只是开胃菜,下半场才是重头戏……”

正如他所说,上半场的拍卖会是从十多年的移山参开拍,虽然也拍出了2万元以上的高价,但明显可见竞拍席上不少代表根本没有出手,静待真正的宝贝。

当然,随着拍卖的人参参龄越来越高,拍卖场内就像是一个火药桶,一触即燃。

因此,下半场从开始阶段,就陷入了白热化。

一株约重30克的刚过百年的野山参一以150万的起拍价出场,各方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价格节节攀升,200万,250万,300万……最终以435万的价格成交。

观众席上一片惊呼。

别说观众了,王廷和李嘉文都愣住了。

比起上半场的小打小闹,下半场一开场就炸裂了。不少竞拍失败的代表,看到这个天价,脸都绿了。

王廷嘴都发麻了:“按每克来算的话,均价是黄金的两三百倍了,真的值得吗?”

李嘉文几乎屏住呼吸,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值得。你小子以为野生人参是化肥农药催生的只能用于药厂提取人参皂甙的园参吗?每年现身的野山参晒干成品都不到4斤,更不要说上百年的野山参了,有市无价可不是说笑的。”

拍卖不会因为观众瞪圆的眼球而停止,下半场登场的都是上年份的好参,所谓“上年份”,起码在五十年以上,成交价最低都在100万以上。

王廷舔舔嘴唇,好半天才稍微冷静下来,将镜头对准狂热的参拍者。

“卧槽,那不是外国人吗?”

“外国人怎么了?”李嘉文顺着王廷的视线望去,只见几个欧美人在频频举牌。

“欧美人不是不相信人参药效吗?”王廷脱口而出道。

李嘉文失笑:“谁说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