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节(1 / 2)

齐政脸色极差,转头对战略部的丁显问道:“信息部找到针对我们的幕后黑手没有?”

且不说绿和组织此前被嘉谷几记闷棍敲得元气大伤,就算它完好无损,齐政也不相信它有这样的能量。

丁显却是脸带愧色地道:“抱歉,对于幕后黑手,我们还没有确切的对象。不过,有一点基本上可以确定,针对我们的幕后主使,应该是为了‘高能生长因子’而来的。”

“怎么说?”

丁显打开手里的文件,说道:“自从仙茗大米和嘉谷牛内含有的‘高能生长因子’曝光之后,针对我们公司的刺探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有收买南开市民众,想要盗取仙茗大米的稻种的;有收买嘉谷农牧员工,想要获得嘉谷奶牛资料的;有收买嘉谷合作商,想要获得嘉谷奶牛品种的……”

“最严重的一起,是有商业间谍,想要潜入嘉谷实验室,盗取研究资料……”

“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丁显顿了顿,道:“在绿和组织杠上我们的前后一段时间,针对我们的刺探事件骤减!”

“你是说……”

“为什么会停止刺探?在我看来,要么是取得了突破,要么是明白此路不通,选择了其他手段。而综合现在的形势,信息部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极大。”丁显迷了眯眼道:“特别是绿和组织这次的所谓‘农药成分残留检测’,卢总不是说了吗,要很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到农药成分残留;而我怀疑他们真正想要检测的,其实是有没有‘高能生长因子’。”

众人面面相觑,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有道理。

其实对于信息部一直找不到幕后黑手,嘉谷高层是既有些不满又表示理解的。毕竟,嘉谷只是商业机构啊,信息部大部分时间不过是通过搜集公开资料,分析总结从而得到情报,而不是像暴力机构一样,能飞檐走壁,无所不能。

但信息部还是没有白费巨额的投入的。不说其对于嘉谷体系的防护保密工作,现在这么一捋,形势就清晰多了。

“那么,现在我们拿幕后黑手怎么办?”齐政颔首问道。

“以我的观点来看?”

“嗯。”

“以我的观点来看,等着就行了。如果我们判断无误的话,现在的遭遇,不过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但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还是要回到寻求合作上来的。”丁显缓缓地说道。

齐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思忖片刻后,有了决定:“我要去美国一趟。”

“嗯?”

“既然开‘罚酒’的战场是在美国,想来幕后黑手也是在美国。那我给他个面子,主动送上门去喽。”

齐政的语气很轻淡,众人却莫名觉得一阵寒意。

嗯,如果他们能听得到齐政的心声,就不奇怪了。

特丫的,搅风搅雨是吧,看谁能弄得过谁?

劳资对内是不作恶,但对外,可从来不手软!

……

第565章趁“旱”打劫

及至齐政到达美国,嘉谷美国分公司“变相卖水”的口水战已经升级。

尤其是在嘉谷美国分部所在地的加州,一边是媒体渲染的“嘉谷每年以出口牧草的方式卖掉数百亿吨水”,一边是干旱给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很难不让人将怨气发泄在嘉谷身上。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除非美国禁止出口任何农产品,否则,那种农产品不需要水?”作为嘉谷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卢志威这段时间已经是焦头烂额。

老实说,虽然嘉谷分公司是加州最大的农业生产者之一,但是分公司在加州生产的主要是有机食品,用于供应美国本土市场;生产牧草的农场,基本都不是在加州。所以加州媒体的渲染其实是很没有道理的。

面对专程赶到美国的齐政,卢志威忍不住对美国媒体的无耻吐槽道:“即使是干旱,多的是水资源用途不合理。是种农产品出口,给美国提供经济动力值得批判?还是给电影明星去玩儿的那些高尔夫球场浇水更值得批判?”

当媒体预设了立场之后,所有关于嘉谷的报道都是戴上了有色眼镜。

譬如针对绿和组织对嘉谷有机产品“农药残留”的污蔑,分公司已经已对其发起诉讼,要求其赔偿因诽谤、恐吓客户以及相关威胁带来的损失。

但在媒体的报道中,要么是轻轻带过;要么是用春秋笔法,将嘉谷分公司的诉讼定义为“是要镇压民间团体”以及“恐吓批评者”……

齐政翻着媒体的报道,“哼”了一声:“这种时候,他们大概只需要一个靶子而已。”

来到美国后,就很容易看出,嘉谷分公司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平复严重干旱所带来的怨气的“靶子”。

转移矛盾这一套,在资本主义世界可谓是司空见惯。不会转移矛盾的资本主义世界,是很难保持较长久的稳定的,而美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纵观美国不长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还是国家出现大规模暴力或安全事件,都喜欢通过资本市场或军事力量,转移国内的矛盾和视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转移国内的矛盾和视线最重要的“靶子”——失业率上升了?是太平洋对岸抢走了就业机会;贸易逆差增大了?是太平洋对岸采取了不公正的贸易手段……

幸或不幸,嘉谷已经有了被美国人“放在眼里”的资格。前一段时间还被媒体塑造成“不管不顾生态环境而开发沙漠”的嘉谷,现在又被塑造成“祸害美国水资源”的形象。

简单浏览过媒体的“煽风点火”之后,齐政蹙眉问道:“现在,在美国的农场生产情况如何?”

“很不妙!”卢志威给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我们连农场用水都无法保证。”

他严肃地说道:“我们有些农场,是靠近河流,拥有滨岸用水权,灌溉用水还有保证,也就能保持正常生长。但那些没有拥有水权证的农场,都不是产品出不出口的问题了,而是连正常生产都难以保证……”

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国家,水价的形成、水资源的配置、供求均通过市场机制调控。换句话来说,就是水资源的获取是有偿的。

正常情况下,在全美尤其是干旱缺水的中西部地区10个州,建有完备的节水灌溉体系,其灌溉用水的价格是远低于其他用水的价格。廉价的汲水权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也就使得两国农产品贸易不仅可行、而且有利。

但干旱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卢志威介绍道,像今年的加州,水的价钱超过往年的10倍,养牛业主需要为每英亩面积水面上每英尺高的水支付1300美元,而在正常年份这个价钱仅为100美元。

当然,如果你拥有某一河段的水权,那又另当别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