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节(1 / 2)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水就开始从事三文鱼的养殖和加工,时至今日,包括从三文鱼鱼苗到成鱼各阶段的饲料,日水都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不同于挪威同行的高冷,日水对于嘉谷的技术合作提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过了两天,齐政果然见到了日水前来的代表高桥博宇。

高桥博宇是日水饲料的负责人,主要从事海产鱼育苗用饲料和成鱼用配合饲料的研究和开发,在岛国水产界有着相当的地位。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见面后,高桥博宇表现得有些倨傲,开口就问:“你们要在温带海域养殖三文鱼?养殖场在哪里?我们去看吧。”

齐政摇摇头:“养殖场先不急,我想先了解一下,日水掌握的技术值不值得我们取经。”

高桥博宇就“嗤”地笑了一声:“咳咳,在水产养殖设备方面,中国可能有些领域比我们先进;但是与之对应的‘软件’方面,比如配方饲料的相关技术,在仔鱼和稚鱼饲料方面,我相信我们公司还是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的。”

“以三文鱼为例,刚孵化出来的仔鱼,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此时,找出能够被吸收的蛋白质原料是关键。其次,营养被吸收后能否正确被鱼体各个部位利用,然后长成一条健康的鱼,也需要去评估鱼体对营养水平的真实需求,并在配合饲料中去相应匹配。”

“再者,配合饲料粒径不能差距太多,规格要相对统一,且要做成慢沉料,在下沉过程中让鱼苗能顺利吃掉。因此对饲料企业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

“不要说你们养殖三文鱼刚起步了,就算是养殖成功了,也很难与我们公司长期以来帮助三文鱼生产商成功的记录相匹配。”

高桥博宇说得毫不客气,但齐政同样不客气地回道:“很好!这样的话,我们的接触才不是浪费时间。”

高桥博宇一噎,忍住了再次嗤笑的冲动。

要是以前,日水就跟大多数岛国企业一样,虽然热衷于技术研发,但相对保守,因担心技术流失而只会选择简单的输出产品,这种直接到中国本土进行技术转让,几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时代不一样了。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市场,从数据上看,目前中国的海水鱼饲料市场的规模虽然还没超过100万吨,但这其中不包含活饵,如果把目前使用的活饵都换成配方饲料,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200万吨年——这相当于岛国市场的5倍。

这么一大块肥肉,傻子才会忽略。

是的,高桥博宇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三文鱼养殖饲料,而是瞄准了中国的整个水产饲料市场。

说到底,日水其实不相信嘉谷能在温带海域成功养殖三文鱼;但由于请求合作的对象是嘉谷集团,日水方面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高桥博宇也了解过嘉谷集团的发展历史,不得不承认,嘉谷在投资方面,简直有如神助。他们做的项目,鲜少有不赚钱的,就是第一个建设的渔场,眼看着也算成功了,还真是厉害!

从嘉谷农牧的渔业板块发展可以看出,其与世界九大渔业巨头有着相近的发展逻辑——初期在局部市场拥有一块垄断性(或近似垄断)的海洋渔业资源并掌握定价权,据此整合区域性的渠道,然后以渠道优势反向整合本国及他国渔业资源,并同时发展海洋食品业务、进入零售乃至餐饮领域,借助资本力量不断整合,形成滚雪球的发展态势。

这很难让日水不相信,哪怕嘉谷养殖三文鱼的尝试失败了,但其成为中国水产巨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样的话,绑定了嘉谷,也就在中国水产养殖市场处于不败之地了。

于是,高桥博宇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齐董,我们日水愿意把包括核心配方技术在内的全套生产技术引进到中国,比如三文鱼最优良的配方和严格挑选的主要原料等。我们希望能与嘉谷合资建厂,共同生产……”

“等等,我想你们是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想要合资,而是要进行技术交流。”齐政突然打断了谈兴正浓的高桥博宇。

高桥博宇眉头一皱,问:“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以技术换技术。”

高桥博宇彻底不明所以了。

齐政微笑道:“我们可以向日水提供一种特种浒苔的养殖技术,换取日水的三文鱼饲料配方技术!”

高桥博宇差点笑出声来了。

浒苔?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诚然,在岛国,浒苔被叫做青海苔,将其加工制作成浒苔粉,是一种奢侈的调味料,价格昂贵,只在高档料理中使用。

市场这么好,岛国自然也就投入了不少的资源发展。如今甚至已经发展到利用海洋深层水去养殖浒苔了。嘉谷这个连深远海养殖都还没能走出去的“新人”,有什么资格用浒苔养殖技术换取合作?

高桥博宇刚想拒绝,齐政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递过来一份资料:“你且先看一下这份资料。”

高桥博宇漫不经心地翻开资料,目光顿时一凝。

“特种浒苔,全年可生长,亩产超过100吨……”

他的脸色瞬即发生了变化,目不转睛地看下去:“……共开发出两个成熟品种,一个是生物能源品种,通过裂解反应生产生物油,产油率高达66%……”

“另一个是饲料品种,富含活性多糖、维生素,粗蛋白含量高达23%……配套研制了适用于海参、鲽鲆类等藻类饲料……”

如果说第一个品种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关系不大,第二个品种就让高桥博宇瞪大了眼睛。

而且,就算不说这种“特种浒苔”的资源开发价值,如果资料所言不假的话,就凭这种变异浒苔的生长特性,其就是海域营养化最好的治理植物,这对于解决海水养殖产业中未吸收饵料以及养殖生物排泄物污染的现状,简直是绝佳的“神兵利器”。

高桥博宇顾不上自己本来要说的东西了,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真的培育出了这种浒苔?请恕我冒昧,我能亲自参观吗?”

三文鱼饲料配方技术?世界几大水产巨头手上谁没有?但这种“特种浒苔”,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是独此一家了。

还没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高桥博宇就被齐政抛出的“诱饵”给唬住了!

……

第536章新的藻业支柱?

苏北海域外,嘉谷的特种浒苔养殖基地。

高桥博宇在得到齐政的允许后,不仅从国内调来了十多名的技术人员,甚至还带来了相关测试机器,以确定得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正值夏季,特种浒苔的最佳生长期。

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高桥博宇就亲眼目睹了,养殖基地内,特种浒苔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铺满万亩海域,真正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给点阳光就灿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