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1 / 2)

嘉谷推动组建的“桉树-草药”种植合作社正在召开分红大会。

安源县有嘉谷农牧最大的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同时也是嘉谷农牧的中草药兽药的原料基地之一。

安源县多山,合作社社员们在山上种植经济速生林桉树,在林下种植马齿苋、龙胆草、金银花等中草药,由嘉谷农牧统一订单式收购。

这是第三年进行分红了。

随着种植经验的增加,桉树林下的中草药从去年开始逐年增产,每亩一年有3000-4000元收入;生长年限更长的桉树也变得紧俏好卖,合作社社员们的收入开始水涨船高。

分红大会上,千万元现金堆积成了“长城”。

看到手里分到的一沓热乎乎的现金,社员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工资领了3.2万元,现在分红又拿到了近3万元。”既是合作社股东又是员工的社员无不乐开了怀。

“得感谢嘉谷养猪场啊!”社员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嘉谷的技术指导、提供的有机肥等农资,还有最关键的订单收购,他们根本无法靠发展林下经济增收致富,甚至桉树也还没等到长粗就砍了,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

冀省的盐杉县,今年则是第一年分红。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空气里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嘉谷组建的“水稻-对虾”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合作社社员们忙碌了一整年,终于迎来了分红的日子。

盐杉县与邻县的海星县一样,在嘉谷的推动下,挖池抬田,以渔改碱,进行了“上农下渔”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

合作社在低洼处开挖池塘,养殖对虾;在经过淋溶的水田里种植“黄金葵”水稻,成功实现了双丰收。

合作社给大伙算了本细账:“……水稻种植10万亩,年产黄金葵稻谷11000万斤左右,嘉谷收购价比普通大米高出5毛,仅种水稻一项就增收5000多万元;加上3万亩对虾养殖,收获2000万斤,养殖收入近3亿元……除去成本投入,将70%的利润用于分红,户均可分得5.3万元……”

“这分红是往年收入的七八倍了,加入合作社真的是千值得万值得。”社员们一边数着手中的一叠百元大钞,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不少老农更是喜极而泣。他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守着大片的盐碱地靠天吃饭,如今,加入嘉谷合作社后,盐碱地真正变为了“鱼米之乡”,这才第一年,他们就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

什么都没有拿到手里的真金白银有说服力,盐杉县原本还对合作社不咋信任的农民们,再无疑虑,排着队申请加入嘉谷组建的合作社。

……

苏省,甘禹县。

“快走呀,咱们合作社马上就要分红啦!”

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奔走相告。

社员们开着小汽车,或是骑着摩托车,像过年赶集一样,成群结队地来到合作社。

暖融融的大会议室里,大家伙喝着茶水儿、唠着家常,看着桌子上堆放着一捆捆的人民币,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喜悦。

“上坡村一共68万元,虎山村一共31万元……大家好好核对一下。”

社员们按着点名顺序,领取自己村的年终分红。

上坡村是此次获得分红最多的村,村会计领取了上坡村的分红,小心翼翼地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

在其他村的羡慕眼光下,上坡村村长笑得见牙不见眼:“谁能想得到,这小小的蓝莓,居然这么有出息。加入嘉谷合作社好啊,种植不用自己瞎忙活了,销路也有了保证,心里特别踏实。”

上坡村是甘禹县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批“股东”。自从两年前蓝莓开始结果后,逐年增收,在嘉谷系子公司佳蓝果业的订单收购保障下,上坡村的村民已经收回了本钱,今年还赚了不少,村长能不开心吗?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甘禹县蓝莓合作社带动了全县超过八万劳动力的就业,农民们或在种植园内务工,或加入佳蓝果业的蓝莓加工产业园,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

……

人人都爱嘉谷农业合作社!

——这当然是对于加入嘉谷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们来说的。

作为嘉谷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的主体,嘉谷农业合作社基本上是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按照种植作物的不同,每年会进行一到两次的分红。

随着嘉谷扩张的步伐,纵观中华大地,无论是天山脚下、天府之国抑或是齐鲁大地,无论是水稻种植、水果种植,亦或是人参种植、啤酒大麦,一场场百余人参加的分红大会,栉比鳞次。参加的人一场比一场多,分红的现金一摞比一摞码得高,社员的笑脸一张比一张灿烂……

“农村似乎很多年没有这股火红劲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村经济研究专家马教授在调研中,不无感慨道:“中国的新农村,就需要这种劲头啊!”

……

第496章以身立法?

直接带动近30万户农民增收,辐射帮扶达50万户,截止2010年底累计分红超过100亿元……

出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马教授都被嘉谷的大手笔分红吓了一跳!

作为国内著名的农村经济研究专家,马教授是国家大佬文老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也是齐政的老熟人了。

“嘉谷此举,是要为我们此行的调研增添说服力吗?”马教授经过首轮调研后,接受了齐政的小聚邀请,开玩笑道。

齐政微笑道:“不过是恰逢其时而已。”

马教授说的调研,是由农业部牵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社科院联合开展的调研活动,此活动是为了起草新的“土地流转”政策而作的论证。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型城乡一体化呼唤“新土改”。这是我国农业人口人均资源改善的过程,是我国农业从根本上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单位劳动力产出的根本途径。

马教授就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的拥趸:“只有把农场规模扩大到具有农场经济可持续性的底线之上,才有机会再来缓解农业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否则任何农政措施实际上只会治标不治本。”

他瞥了齐政一眼,不无赞叹道:“嘉谷可谓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齐政莞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