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2)

“最聪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西方,但移民去西方的中国人未必是最聪明的中国人。印度精英可能统治硅谷,而中国精英则建设自己的硅谷。这里外的区别,显而易见。”

“印度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就曾经大声疾呼:我们希望看到人才增长,而不是人才流失。”

印度裔CEO从来只是美国人搭建的企业平台上的一颗螺丝钉,他既不能拥有企业,也不能提升印度本土的IT水平,它们的标签仍然是“美国公司”“硅谷企业”,而不是“印度公司”。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绝少有印度人一手创建的,印度精英阶层几乎都在为欧美资本家打工。

反观中国,这几十年来成了创业热土,在BAT等IT巨头之外,还有众多垂直领域的佼佼者,细分起来有成百上千个,如雨后春笋般还在不停涌出。

在齐政重生之前,后世年轻的中国精英已经更喜欢扎堆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排名前25位的“最理想的雇主”中,近60%都是中国本土企业,其中有13家是互联网公司。以往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等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并未成为新一代中国精英们的最理想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最聪明的印度人去了美国,而有眼光的中国人却悄悄进入了印度。

中国科技巨头们正在抢滩印度,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不能看到有几位印度人做了欧美跨国企业的CEO,就产生了“不如人”的感慨。

赵琪东有些措手不及。关键是齐政的反驳中有详实的数据,有确切的事实,以至于自己就算想倚老卖老利用自己权威厉声训斥对方,也无从下口。因此只能尴尬地阴郁着脸不说话。

齐政得饶人处不饶人,继续穷追猛打。

“再说到人民素质的问题,大家都在国外呆过,自然知道很多外国人的素质也不咋的:地铁铁轨里堆得满满的烟头;节日庆典后到处是扔的餐盒、废纸等乱七八糟的垃圾;甚至晚上十点以后谁还敢在外面嗨谁都是嫌命大……”

“残酷点说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还不如说是自由世界违法违规的成本太高。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而是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

“至于吃野生动物这点,我承认国人爱吃野味,虽然从生态意义和防疫安全方面考虑确实不值得提倡。但这不过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方面,如果非要将其上升到人性啊、素质啊等人身攻击,我也只能说,不过是老大笑话老二,半斤八两罢了。”

“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群,就是被美国人吃到绝种的!”

“18世纪时,广袤的北美大陆上,有两种动物的数量令人瞠目。地上跑的美洲野牛,至少有6500万头;天上飞的一种鸟——北美旅鸽,数量约有50亿只。”

“自从欧洲人移民到北美大陆后,这两种动物遭遇灭顶之灾。到1903年,北美野牛还好,能剩下二三十只,被政府出面保护起来,所幸没有灭绝。”

“而北美旅鸽就没那么幸运了。这种鸟肉非常好吃,关键还特别傻。据说旅鸽大队路过时,因为太容易捕杀,老人小孩扔块石头都能打几个下来。于是人们想尽办法捕杀北美旅鸽:用霰弹枪打;点燃硫磺之类的制造浓烟熏……旅鸽天性奇特,并不因为同伴死去就四散逃开,以至于死的如同雨点般落下,活着的依然保持队形不变若无其事向前飞。”

“美国建国后,捕杀旅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每天有数不清的旅鸽被送往美国东部城市的餐厅。鸽肉也成为下层阶级的食品来源之一。可是旅鸽实在太多,美国人根本是吃不完的。不过这并没有减少捕杀行为,人们甚至把鸽肉做成猪饲料,以很便宜的价格大量销售,以至于北美洲的猪都跟着开荤了。”

“毫无节制的大规模捕杀进行了几十年后,旅鸽数量大幅减少。到了1857年,美国东部的人们发现成群的旅鸽已经难以见到。有人向州政府建议立法保护。当时政府部门的人是大笑着说,旅鸽怎么可能杀得完,你们去中西部继续杀,那里多着呢。于是针对旅鸽的大屠杀继续进行。”

“这样又过了几十年,全美境内都很少看见成群的旅鸽了。1914年,最后一只人工养育的北美旅鸽‘玛莎’死去,这个地球上曾经最大的鸟群宣告彻底绝种。”

“所以你们看,老外吃起野味来也不遑多让,甚至更狠,那可是几十亿的数量啊。”

“当然,美国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机智的美国科学家得出一个非常适合背锅的结论,旅鸽种群遗传多样性非常低,从而导致轻易被灭绝。嗯,基因是个好东西,证明了旅鸽灭绝都是它惹的祸。”

“这种自己的屁股都没擦干净就指责其他民族残忍、没人性的行为,倒也符合欧美一贯的风格。睁眼瞎这种事情,老实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果再有美国人嘲笑华人爱吃野味,残忍而又不近人情,你大可以回唾他一口,说谁呢?老子至少没试过将几十亿的动物种群吃到灭绝,你们倒是试过了。”

……

第38章纵论(下)

有人眼珠驽大瞪着齐政,嘴巴隙张着。

有人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击掌为乐。

宋芯悦心头跳得有些快,这就是田雨唯所喜欢的男人吗?

最关键的是见识。

方才赵琪东一番抨击国人素质的言论,添油加醋,什么乱扔垃圾啊,乱丢烟头啊,乱吃野生动物啊……听得他们是心情沉重,无言以对。

但齐政的话语犹在耳畔,稍加揣摩,他们也觉得这番话说得真特么的有道理。

感情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谁又比谁高尚不成?

齐政转瞬之间就把这个欧美乌托邦的面目撕扯得粉碎,对个中内幕信息的掌握,明显可以看得出远远超越众人。而且这场剖析,更是深可见骨,真是给了现场所有沉浸欧美乌托邦场景中的人当头棒喝。

众人都大有一些从憋气中喘了一口气的舒爽。

而且是越听下去,越觉得醍醐灌顶。

“有一个国家,其元首解散国会,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禁止公民出国旅游,享用外国香烟和饼干,违反外汇管制规定的人可以被判死刑;其工厂工作环境极端恶劣,工人们在里面牛马般非人劳动,就为了一点点仅够糊口的工资;城市边上遍布贫民窟。在城市的扩张中,警察暴力拆除贫民窟,为建造新的城市商品房腾出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国家,究竟是哪个国家呢?”

“就是你刚刚提到的自由世界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南韩。”

“这与今天南韩的印象相差得令人难以置信。别说我们,就连当代的一些南韩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经历过那种岁月。”

“但这就是几代南韩人为了经济腾飞所付出的代价。可以说今天南韩人的无限风光,是前几代南韩人做牛做马换来的。”

“我认为南韩人并不会因此就将那30年评定为黑暗与邪恶;我认为南韩人也不会骂自己的父辈愚昧无知,在那样的压迫之下还不知道维护自己的人权——没有父辈挥汗如雨,何来他们锦衣玉食?”

“同样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解放后30年内我们国家做的事情,却在被淡忘,甚至被否定。那样做是对不起种树的前人的。”

“还有就是,要有做种树人的觉悟!”

“人并非生而平等的。有的人生在乱世,有的人生在治世,有的人生在盛世。这找谁说理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谁不知道那些血汗工厂里工资低,工时长,甚至对身体有害啊?谁不想像今天的南韩人那样有冰箱有电视吃香的喝辣的?”

“但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要想实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必须有至少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要付出这个牺牲。这在岛国,在南韩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我们可以免掉这个过程吗?不可能。”

“必须承认我们这代人很可能还将是要做出牺牲的一代种树人。毕竟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到可以舒舒服服乘凉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努力种树,我们在有生之年还是很有希望看到乘凉的那一天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