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节(2 / 2)

封湛的目光深深地定在秦烟脸上,猛地将秦烟揉进了怀中。

秦烟,孤这辈子从来不曾畏惧过任何人,任何事。

但孤竟不敢想象,你若是遇上那种情况……

孤当如何……

第119章纵着

《四民月令》曰:“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临近小年,上京城中,家家户户祭灶、扫尘、贴窗花、办年货、辞旧迎新,年味儿十足。

工部尚书秦文轩府上也不例外,主母祝氏持家是一把好手儿,阖府上下打理得是井然有序,一派喜气。

而秦府的喜庆还不只是因为过年,还因为近日府上的一件大事。

府中的两位小姐,即将议亲。

前些日子,祝氏找了官媒放话,两个女儿已到了适婚之龄,要为两个女儿择婿。

祝氏对女婿的要求不算高,只要家世清白,人品样貌过关,都可托媒人过府一谈。

祝氏还加了一条,能入赘最好。

秦府的门第虽不在显赫之列,但工部尚书秦文轩毕竟是名高官,而祝氏的家底也算丰厚,府中独两个女儿。

这样的人家,想要与其结亲的本就不少,更何况祝氏提的要求也没狮子大开口,故而来府上求亲之人更是踏破门槛,络绎不绝。

------

反观上京城中另一座秦相府,就显得冷清许多。

由于秦相府被秦烟切断了经济命脉,秦相又因秦四爷一案的牵连被罚了俸,相府的光景较之往年称得上拮据。

虽说太子妃纳征时,太子府送来的谢礼,勉强能将秦相府的门庭撑住,但府中依然得缩减开支,还遣走了部分下人,就连过年时例行的拜访走动,都是能减则减。

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衰。

秦相府虽说不算贫贱,但手头紧了,秦相和宋眉脑中的弦都是一直紧绷着,很容易一点就炸。

况且,宋眉和秦文正之间,还梗着秦四爷那事儿没闹明白。

这些时日两人一碰上,不是秦文正向宋眉甩脸子冷语相向,就是宋眉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怨怪秦文正不念旧情。

府中上下都发现了相爷和夫人之间似乎不太对,皆在猜测,这样下去,相爷是不是要纳妾了。

这话终究还是传到了宋眉耳中,宋眉是气得发抖,当即修理几个嘴碎的下人。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

从前府中宽裕时,宋眉打赏下人出手很是大方,久而久之,下人们的嘴都给养刁了。

而现在,宋眉这一下子荷包收紧,下人们便私下议论主母吝啬小气。

宋眉上位的路子本就不正,知情的下人中有心存怨愤的,自然什么难听的话都收不住,一股脑儿地往外说。宋眉又不能将府中下人换个遍,不然秦文正又得说她费银钱,只能忍着受着捱日子。

宋眉怎么想得到,堂堂右相府的当家夫人,还要受下人们的闲气。

------

而秦相的心思可不在那些乌七八糟的后宅事务上。

此次太子命三司会审,严查西郊食店打人案,以秦文正多年为官的直觉,定会有官员被拉下马。

外头有传言说,太子命彻查这么个小案子,是由于其中一名案犯在言语间冒犯了太子妃,说太子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但满朝上下都门儿清,太子这又是在借机清洗朝堂,只是换了一个名目而已,这在太子还朝监国的几年内,已不鲜见。

虽说此案的主犯是左相府王夫人的侄子,同他右相秦文正没甚关联,但秦文正心中依旧有些隐隐的不安,丝毫没有看戏的心情。

上回秦四爷屯粮一案,就让秦文正心生警惕。秦烟设局不假,但太子借故敲打他也是真。

秦文正有自知之明,自己在相位上不会待一辈子,有的是人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太子如果动了左相,那么保不齐下一个就是他。

------

京兆府这几日是人心惶惶,冬狩休沐第二日,他们就被紧急召回衙署,京兆府被南衙禁军接管,府尹高大人当夜就被提到了大理寺侯审,留他们这些小喽啰在这里配合查找卷宗。

翌日,上头居然派了二皇子接任京兆尹,全京兆府都是胆战心惊,这下是真闹大了。

这几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轮番来人,将西郊食店打人案那几位涉案嫌犯的案底查了个底朝天。

不过,让众人头疼的是,涉案五名嫌犯中,有三位都同当朝高官有关系。

一位左相府当家夫人的亲侄子,一位吏部尚书的亲侄子,还有一位是吏部侍郎的嫡次子。

另两位也出自上京城中有名的富商家族。

说是严查,来人是真查,还是假查,查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而太子府定下的期限只有十日,必须在年前结案,可拖不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