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2 / 2)

封湛打开折子,快速浏览过后,将折子又递回给宋执,

“给昭仁郡主。”

宋执双手接过折子,两步走到太子下首的昭仁郡主的位置,将折子双手托举至秦烟面前。

秦烟抬眸看了一眼那位视线正定在她脸上的太子,真是一刻都不让她得闲。

“收粮力求迅速,以减少漕官、漕书和胥役等勾结作弊的机会;加重州府官收漕粮的责任,收漕时州县官须亲身查验,以防止漕书吏胥营私舞弊;简化征收漕粮手续,防止浮收。”【2】

折子上方的字迹工整,内容直指当前的漕务弊病,但因时间仓促,其计划还有待细化,也需强有力的监督。

秦烟阅览过后,将折子交回给旁边立着的宋执。

太子向秦烟道:

“昭仁郡主怎么看?”

秦烟蹙眉思索了一瞬,淡声开口:

“折子上的内容可加以完善,但我认为,江南水患严重,是否应对受灾严重的州府,延缓征粮,让粮户能够得以喘息。”

厅中众人闻言皆是频频点头。

征粮以赈灾的确重要,但已受灾的地区,若是仍是按照计划征收,就算交的出来应缴的粮食,粮户自己也可能会食不果腹,到时候迫于生存压力而被迫逃离的流民,只会更多。

上首的封湛沉声开口:

“将昭仁郡主的建议,补充到这封折子上,八百里加急,送回上京。命内阁和左右相府立即制定出可施行的方案,告诉圣上,尽快颁布政令。”

“至于漕吏的贪腐,赈灾结束后一并严查。”

秦烟看向封湛,目光中不掩赞赏,这位殿下行事不拖泥带水,的确有着杀伐决断的雷霆手腕。

只是不知,封湛那方面,是否如同他的手段一般优秀……

封湛深邃的黑眸回视秦烟,他读到了秦烟看他的眼神中的欣赏。

但,那双颇有神韵凤目中,似乎又有些别的意味。

别的,不怎么正经的意味。

作者有话说:

【1】本文中“上自漕督衙门……高达五倍之多。”改编自《中华文明史话·漕运史话》第14页、第15页;

【2】本文中“收粮力求迅速……防止浮收。”改编自《中华文明史话·漕运史话》第19页。

第76章父亲

上京城,西山郡主府。

谢长渊这几日已不知是多少次被拦在了府门外,而今日谢长渊首次看见了郡主府的管事沈淮出来,而不再是大门紧闭。

但要让谢长渊失望了,沈淮并不是来请他入府的。

沈淮面色不善,出言也不算客气:

“谢世子,是来归还信物的?若不是,便不必再来。主子说了,若是信物确实找不到,就当作从来没这回事就行了。”

沈淮压着不耐,尽量言辞委婉。

主子的原话可是,“就当是赏给他们了。”

可这话,他作为一下人,也不好将原话直接转告。

谢长渊双眸一暗,他以为扣住信物,那便同秦烟之间还有一丝牵绊。

秦烟……就当作从来没这回事吗?

“谢世子,主子出远门了,的确不在府中,这不是搪塞你的话。不要再来了,给两府留下最后的体面吧,也是给安阳长公主和夫人留点体面。”

沈淮心中一叹,谢世子同主子的婚事,是小姐同安阳长公主定下的,却没想到最终会走到这一步。且谢世子没几日就要成亲了,总是到郡主府来,像什么话,外头又会如何传主子的名声。

况且,小姐就要回啦了,沈淮不想这像是突然又回心转意的谢世子在这儿给小姐添堵。

沈淮摇了摇头,转身进府,府门关闭。

谢长渊立在原地,神色黯然。

如今,他连见秦烟一面都成了难事,更遑论,他准备了好多天对秦烟的说辞,一句没用上。

呵,我竟是要成亲了吗?同不是秦烟的女人?那个女人?

谢长渊神色倏地冰冷寒凉,他转身,大步上马疾驰而去。

------

谢长渊回西郊自己府中,刚进前院,便看见已等在那儿好些时候的贺霄。

而贺霄,也没了往日的吊儿郎当的浪子模样,周身竟多出了些阴沉。

谢府前院的一处凉亭中,贺霄同谢长渊在石桌前对坐,他们面前的桌上摆着的,没有酒,而是清茶。

二人一会儿都还有公事要回城,故此时不是喝酒的好时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