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2)

“大理寺?”

“是。”

大理寺一向和御司台不对付。

大理寺卿赵吉智如今已经五十多的年纪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十几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先帝设立了御司台,分了大理寺的权,大理寺的案件骤减,赵吉智不干了。

他每回见着宣王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几次三番地在皇帝面前表示,大理寺最近清闲了很多,希望皇帝能给他多找点活干。

薛崎也是没见过这么爱工作的人,但因为有了薛执这位能干的弟弟在,京城里的悬案难案都清得差不多了,实在找不出什么事情给赵吉智做。

皇帝委婉地表示,赵大人年事已高,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该多享享福,有事情就交给年轻人去做,不要再那么拼。

赵吉智则小心眼地认为,皇帝是在为宣王开脱。

梁子结下,两边的长官不对付,底下的人自然也互看对方不顺眼。

不过好在中间有刑部和都察院做调节,这些年也没正面起过冲突。

今儿倒是稀奇,他们御司台竟然还能从大理寺的手里抢到案子。

要知道,赵吉智那个人,但凡到了他手里的案子,除非是皇帝亲口要求,他定不会松手。

于是薛执问:“是陛下的意思?”

卫惩摇头,“是赵大人自己不想管,送过来的。”

“他不想管?”薛执意外地挑眉,“很棘手?”

若是寻常的棘手程度,赵吉智不会放弃,这桩案子显然是有很大的问题。

果不其然,薛执一问才知,这是个烫手的山芋。

简而言之便是:证人死了,死于毒。

涉及到毒,是应当归御司台管。

但因为原案子并无毒物,且事情本来不大,参与者又并无贵族,所以一开始是由大理寺负责。

之所以会被赵吉智避之不及,是因为死于毒物的证人身份尊贵,正是静思大长公主和敬国公的独子,程岸。

一听这个名字,薛执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算起来,程岸是薛执的亲表哥。

大长公主与先帝一母同胞,她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今都五十多了,老来丧子,悲痛可想而知。

宫里怕是已经一团乱了。

薛执沉着脸,接过案卷仔细阅读。

原先的案子已经差不多结案,眼下就是这桩毒案。若是不能迅速破案,只怕还有许多麻烦事。

薛执所料不错,大长公主得知消息的当晚伤心欲绝,皇帝亲自来到敬国公府上探望这位姑母,直至深夜,才回了宫。

宫门已经下钥,皇帝深夜将宣王召进宫中。

满脸疲惫地嘱咐他,定要速速查出真凶。

“朕听大理寺的人说,那毒无人认得,所以才交到你的手上。”薛崎亦是满面悲伤,扶额哽咽道,“程岸比朕大三岁,我们幼时便关系甚笃,他如今……阿执,朕只能靠你了。”

程岸三十五,薛执二十二,他们虽说是表兄弟,但因为薛执从小便不受宠,所以同程家的表哥并不熟。

他面色严肃,应了这份嘱托。

整个御司台彻夜燃着烛火,薛执一宿都不曾阖眼。

他在停尸房,对着尸首枯坐了一晚。

卫惩着急地守在门外,并不被准许进入。

天亮时,薛执带着一身冷意,走进清晨的薄雾中。

他抬头看着即将升起的朝阳,喃喃道:“卫惩,去查查这京城中谁有……”

他念出了一个东西的名字,卫惩领命离开。

薛执闭了闭眼睛,他垂在身侧的手微微颤了下。

又站了许久,才迈开沉重的步子,慢慢往外走。

--

不出两日,程岸之死案告破。

那日早朝时,薛执向皇帝呈上了结果。

满朝哗然。

谁也想不到,宣王能在如此快的时间里破案。

听说那毒药闻所未闻,听说仵作对着死者的身体只会摇头,听说宣王未曾踏出御司台一步,便将犯人捉拿归案,并且供认不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