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杨自乐这个大喇叭,怎么什么都说。

一旁的郁庭之闻言,喝茶的动作都顿了一瞬。

孟迟莫名有些尴尬,哎哟一声,无奈喊道:“师公,您别磕碜我了好吧。”

“哼,夸你还不乐意了是吧?”师公开玩笑地反问道,“非得我像你师父那样给你臭骂一顿才高兴?!”

“没有——”孟迟拖着调子,有几分撒娇的意味儿,想了想他又说,“其实师父也没骂我,就是敲打我,叫我把心思放在正路上。”

师公手里摇着的扇子蓦地停下了,他侧眸看向孟迟,苍老却并不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微光。

几秒钟后,他一边低声呢喃了一句“正路上”,一边又继续摇起了扇子,只是速度放缓了很多。

“小孟,你跟我说说你觉得茶是什么?”师公忽然问。

“嗯?”孟迟一愣,旋即答道,“茶不就是茶。”

师公将目光转向了对面的郁庭之,郁庭之放下手里的品茗杯,开口答:“严格来说是茶树树叶,或者是用经过制作之后的茶树树叶冲泡的一种饮品。”

这官方得堪比百度百科的回答让孟迟和师公都愣住了,静默片刻,师公哈哈大笑起来,拿扇子点他:“说得一点儿没错。”

孟迟无语地看了一眼郁庭之:“你怎么不说是植物呢?”

师公笑了许久,缓过气儿停下的时候,又问:“那你再来说说茶艺是什么?”

郁庭之:“茶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公还没反应,孟迟无语道:“我现在觉得你是个大学老师了。”

师公笑了两声,转头看向孟迟:“那你来说说。”

孟迟却是忽然陷入了沉思,他好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反问:“师公,您觉得茶艺是什么呢?”

“茶艺啊,”师公用一种悠然的语调缓声说道,“大概就是故作高雅地泡一壶茶。”

故作高雅。

这个算不上褒义的词,从师公嘴里说出来,其实有些违和,但却并没有让孟迟感到很错愕。

大概是因为师公一向都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在茶艺教学里,他严格按照茶艺师的行为准则教导学生,自己平时却从来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我以前也问你师父这个问题,他和你一样答不上来。”师公说到这,忽然笑了一声,“现在他应该能答得出来了。”

孟迟下意识问道:“是什么呢?”

师公看了他一眼,毫不留情地反问:“和你有关系吗?”

孟迟被说得一愣,好像忽然明白了师公在说什么。

“就拿那些来这里找我品茶论道的人来说,他们有些人觉得茶艺是娱乐消遣,有些人觉得是修行追求,还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份职业。”师公望着山间缭绕的白雾缓缓说道,

“我不会说他们说得对,也不会说他们说得错。就像我教他们怎么做茶,怎么泡茶,只是在传授我所掌握的技艺。他们要怎么利用,又会怎么看待,将来走什么样的路,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和旁人无关。”

说到这,他顿了顿,转头对孟迟说:“你也一样。”

腿长在你自己身上,你要走什么路,只和你想走什么路有关。

作者有话说:

郁老师:来走我的套路,三章以内进行下次之约。

第38章画我

师公说完这番话之后就离开了凉亭,孟迟呆坐在原地,低眉敛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郁庭之没走,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

等到公道杯里的茶被他喝完,孟迟才如梦初醒地开口提醒:“别喝了,你中午没吃多少东西,这茶浓,容易醉。”

郁庭之挑眉:“喝茶还能醉?”

“是啊,”孟迟说,“茶里面有咖啡碱,空腹的时候喝多了会血糖降低,然后就头晕无力。”

郁庭之点了点头,放下了手里的茶杯,问道:“你醉过吗?”

孟迟点头:“醉过一回,那时候刚开始学艺不太懂,有一回就喝多了,头晕恶心,还好师父及时发现,不然我就挂了。”

茶醉和酒醉不同,茶的致“醉”物质是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摄入过量,会出现不良反应,失眠、头晕、恶心都是轻的,严重者会发生肌肉震颤、心律紊乱,甚至惊厥抽搐,这是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危险信号,需要及时送医。而长期摄入过多茶叶中的氟化物则会让人慢性中毒。

“这么严重?”郁庭之眉心皱了皱。

孟迟笑了笑:“这只是针对一些特殊体质,其实只要不一次性喝得太多,总的来说,茶对人体还是益处更多。”

例如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抗癌,茶叶中绿茶的儿茶素含量最高;含儿茶素在内的多酚以及脂多糖等物质则可以防辐射;茶多酚还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除此以外,茶叶还能杀菌消毒。

“走吧,茶叶应该晾得差不多了。”孟迟看了一眼时间,对郁庭之说,“让你看看先辈们的智慧。”

郁庭之笑了笑,跟着他一块往后厅走去。

这间小禅院的布局有点像四合院,坐西朝东,茶室和堂屋居中,厢房居南,厨房居北,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通透的长廊,一侧连着花园,一侧连着菜园。

做茶的锅炉就在靠南的长廊里。郁庭之走近便瞧见两个大铁锅搁在砖头码成的粗糙灶台上,整体约莫半米高,旁边还有一个供做茶师傅坐着的矮脚凳,而在灶台的另一边则是放着一张带有竖槽的青石板桌子,通体暗色,昭示着岁月的痕迹。

孟迟让郁庭之去将晾好的茶叶用竹簸箕装来,自己则去把那口大锅清洗干净。

等郁庭之将茶叶搬来,孟迟已经洗好了锅,还生了火,师公也已经卷起袖子坐在矮脚凳上,准备大干一场。

杀青的关键就在于对火候的把握,要控制在既不能烫伤手又能将茶叶炒熟的温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