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2 / 2)

“李教授初来乍到,就负责3号世界吧,也许李教授的仁善能感动神,然后神去拯救那个世界呢。”林卿舟笑得很是和蔼,只是说出的话就不怎么好听了。如此发现的世界里,哪还有人相信神,他这么说无非是因为刚刚李文远的顶撞罢了。

敲定了3个世界的负责人,此次会议也就散去了。其实实验负责人能做的东西不多,因为那支神奇的笔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能做的就是记录实验世界在灾世中的发展,以及有没有新的可借鉴的科技。

3号世界是一个发展相对平衡,却也落后的世界,人工智能,虚拟VR都刚刚萌芽,突然遭受大冰期冲击,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被分配到3号世界的负责人李文远,此次也就不会有什么重要收获了。

不过李文远并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如今参与实验的决心已经动摇了。看着3号世界虚拟屏上那密密麻麻的数据,李文远仿佛看到了满屏的鲜血和尸骸。

观察者世界的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三个世界虽然科技发展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灾难来临后,都迎来了一段时期的低谷,并伴随大量生命的死亡。不过很快,人工智能世界最先缓解过来,室外恐怖的低温对人类是致命的,但对于机械却影响不大。

所以很快,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迅猛了起来,人类呆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通过操作控制机械重新恢复社会运转。当然,即使恢复了运转,社会的发展也与之前又很大不同,灾世中的人类正在努力适应一个与人工智能相处的社会。

2号侧重虚拟技术的世界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因为早在大冰期之前,他们的社会结构已经逐步向虚拟转化,人们见面多通过虚拟空间,完善的营养舱和居住环境甚至让他们不必集中到避难所中。2号世界,也是实验团队认为最有希望渡过大冰期的世界。

至于3号世界,没什么突出特点,科技也相对落后,放到实验当中完全是起个对照作用。灾难来临,3号世界死亡人数是最多的,而且社会完全断层,短期内看不到恢复运转的可能。在封闭的避难所中,他们很难预测,那些人类可以存活多久。不过就算存活下来,也不过是在地下挣扎的可怜人罢了。事实上,实验最初的发展方向确实与大部分观察者预测的情况相似。

3号世界的避难所里,吴星城所期待的改革在两年之后终于还是来了。在地下生存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即使头顶的灯光高度模仿着自然光,即使避难所里尽量营造一些自然环境,比如风,比如草地,比如蓝天仿真的天花板。

但久而久之,人们的精神还是逐渐萎靡。阳光虽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条件,但是少了它,人类就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加上在基地中无论怎么生活,大家都得到同样的待遇,人们渐渐地也就放弃了奋斗。

灾后两年,避难所终于再次推行了按劳分配,一个小型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制度的改革,让人们对工作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供给区终于成了受欢迎的工作场地,但是很可惜,两年时间,供给区的工作人员也陆续满员。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区域,生活无非就是衣食住行,食物挤不进去,行和住也不需要,衣的技术含量又太高,众人转了一圈,发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是食物市场更容易入手。

就这样,在庞大的地下避难所里,出现了娱乐区,那里有一条小吃街,还有一些简单的娱乐场所,网吧,台球厅,健身房陆续开始兴起。

已经五岁的小七经过两年收获了许多调料,只是避难所中条件有限,并不是所有调料都有种子可以种。当然,这也难不倒小七,或者说难不倒野萝卜。灾难发生时,野萝卜正跟在白家大哥身边偷师经商技能。

后来白大哥在2号避难所遇到了一些困难,野萝卜一直在暗中帮忙,直到白书生活步入正轨,野萝卜才蹦跶来了5号基地。并且当天就被小七捉住,给了它一张字条,上面是想要收集的种子。

野萝卜骂骂咧咧地又离开了避难所,在冰天雪地的世界中到处刨坑,寻找种子店铺。期间倒也收集到了许多目标种子,只是仍旧差了几种。小七也不着急,每天背着小书包和大白一起去上学。

这天放学,小七早早地来到十五层,因为今天,是他们家在养了两年猪后,终于第一次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只猪。

小七和大白回来的时候,猪肉已经分块处理好了,吴家夫妻两个正在整理着存入冰箱。

“今天晚上吃排骨炖土豆,还有红烧肉,想不想吃啊?”方如新脸上是源自内心的喜悦,笑着同两个孩子说道。

小七的眼睛果然亮了,“那明天可不可以卖烤串,我这里有秘制酱料秘方!我们去卖世界上最好吃的烤肉串。”

大白在旁边点头,“嗯,超好吃的。”

两夫妻早就听惯了自家孩子卖烤肉串的伟大志向,此时也不免认真考虑了起来。

“或许明天我们可以去试一试,我明天准备工具,晚上去美食街试一试。”吴星城觉得卖烤串是个不错的想法,投入少,操作简单。至于自家孩子所说的秘方,他自然没有当真。

方如新也十分赞成这个想法,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明天的准备,将肉全部装好后挑了排骨和五花肉,开始准备来避难所后自己家的第一顿饭。

饭菜上桌,肉香扑鼻,方如新还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吃食堂,太久没下厨了,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尝尝吧。”说着给两个孩子先夹了排骨。

吴星城见状故作失落地叹了口气,“没有我的呢。”

方如新瞪了他一眼,却还是给他夹了排骨,吴星城这才满意地啃起了排骨,排骨一入嘴,就开始不住地夸赞。

小七和大白也纷纷予以高度的肯定,这时小七还不忘推销自己的烤肉串,“妈妈做的超好吃,我的烤肉串也一样超好吃!”

第159章卖肉串的小P民

吴家夫妻两个都是行动派,第二天就去搜集物资,烤箱结构简单,吴星城找人焊接了两个,一大一小。小的那个自然是给两个孩子准备的,毕竟看两个孩子的期待程度,不亲自上手试一试是不会罢休的。大的那个正适合成年人使用,是吴星城和方如新使用的。

之后就是串烤串的铁签子,以及木炭。这两样物品都不难寻,避难所中储存着大量的煤炭和木炭,虽然地下供暖设施一直没有出现问题,但难保哪天出现故障。

分配模式和所有制形式改变之后,避难所也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发放了一些物资,以作为民众的启动资金,其中就包括木炭。

因为这一天是周六,小七和大白也不用上学,两人早早起了床,然后开始了制作秘制调味料的工作。

两人从床底下拉出百宝箱,里面都是这两年收集的各种宝贝。当然,在吴星城和方如新的眼中,那个箱子里都是孩子们的玩具。

百宝箱中整整齐齐码放着一袋一袋的调料,将调料留下足够的种子后,小七抱着调料开始研究配比。脑海中进行过无数次演练的他动作看起来相当熟练,等小七将漂亮妈妈贴心为他准备的三个玻璃罐都装满之后,这才与大白一起去帮方如新穿肉串。

所选猪肉是小七精心挑选的五花,肥瘦相间,因为是在自己指导下养出来的猪,肉质方面绝对是没问题的。一旦经过烤制,油脂就会沁入肉质细嫩的纹理当中,若是再加上小七的秘制酱料和调味料,光想想就让人口水泛滥了。

方如新看着两个孩子那三大罐调料有些诧异,显然没想到两个孩子真的准备的像模像样。

小七甚至还贴心的给方如新做着讲解,“这罐酱料是辣的,这罐不辣,这罐是调味料,快熟的时候撒上,粉早就磨好了,很细致,十几秒就能激发香味……”

听着介绍,方如新也不禁被勾起了好奇心,恰好晚上出摊之前,他们要自己提前进行尝试。在征求了两个孩子的同意后,方如新用自己调制的酱料和孩子调制的酱料分别烤了几个肉串。

在肉串烤熟前,又分别撒上了调味料。恰好此时吴星城从种植区回来,一进门就冲了过来,“天呐,太香了,好多年没闻到这个味道了,感觉怎么更香了。”

方如新见状对着两个孩子比了禁声的动作,然后分别拿了两个烤串递过去,“我刚刚烤的,你尝尝。”

吴星城没察觉到问题,在三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撸串,一块烤肉入口,立刻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小七见状迫不及待地上前,“爸爸,你快尝尝另外一串。”

吴星城听此自然也咬了另外一串,然后就顿住了,反应过来后又是几口将烤串吃了干净,细细品味许久才依依不舍地咽了下去,“这串为什么这么好吃?我觉得颠覆了我对烤串的传统认知。”

其实第一串也非常好吃,毕竟猪肉的品质在那里,虽然两年多没吃过烤串了,但吴星城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第一串烤串已经超出了绝大部分的烤串,而第二串更是天花板级别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独占鳌头。

他无法准确形容其中的美味,调料丰富的味道丝毫没有掩盖猪肉原本的香味,但是又不可忽视,如同踏入花园前的林荫小路,两旁也是异彩纷呈,让你流连不已,却还是知道目标就在前方。当进入花园,更是美不胜收,调料味在此似乎隐匿了行踪,但是花园中飞舞的蝴蝶就是其中点睛之笔。离开花园,浑身缭绕不去的余香久久不散,让人不舍得忘记,也不舍得立即开启下一程。

方如新觉得吴星城的表现有点太过夸张,于是自己拿了两串来吃,然后同吴星城一样,在强烈的对比之下终于意识到,烤串原来也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能如此巨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