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2 / 2)

然而现实情况是,自从孟七离开,瑜王府的情况就每况日下下下下下。

先是皇帝听说了谢邻风偷偷命人接七皇子出宫的事,以及讨论孟家遭受惩罚过重等等言论。皇帝当然没有直接用这个理由找他麻烦,而是从其他地方挑骨头,每天上朝都会将他一顿责骂。

一个月后,大概是觉得积累足够了,老皇帝直接收回了瑜王最富庶的一个封地,那封地的税收几乎占了王府一半的经济来源。

而皇帝的举动,也让诸多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开始了行动,官场上,众官员有意识的疏离起谢邻风,虽然表面上仍旧客客气气,但邀请他出席的聚会越来越少了。

更让谢邻风焦躁的是,他这些年吸纳来的人才和食客,纷纷提出辞行,或者另寻他门。

当他最欣赏的食客也辞行的时候,谢邻风终于暴怒,当场指责他们这些食客如墙头草,毫无原则,空有一张嘴,哪里有饭就去往哪里,如同觅食的狗一般。

那食客静静听完,毫不示弱,也没有恼羞成怒,而是更加坚定了离开的念头,并直言他们离开并不是因为瑜王失势,而是因为外面的传言。对孟家最后一个留京的小少爷都如此心狠,加上他对待孟七态度的前后转变,着实让他们这些食客难以托付信任。

“瑜王爷,您多久没去王府外听听民心了?”食客最后留下一句话,转身潇洒离开了。

这一个月备受折磨的谢邻风在砸了一通之后终于平息了怒火,然后差人去打听城中情况。当下属战战兢兢地汇报了城中百姓们的传言之后,谢邻风的怒火又再次攀升,但这次连让他出气的孟七都没有,他只能将闻声赶来本想安慰他的燕珩骂了一顿。

燕珩觉得很委屈,却还是维持着包容人设,苦口婆心安慰了许久,这才让谢邻风重新冷静下来。

但偏偏这个时候,护送孟七的下属和车夫回来了,燕珩召见了两人,本想从两人口中听一听孟七到达临江寺后痛哭流涕的场景,却不曾想直接迎来了两人的辞行。

两人直接表示护送一路均已与孟七交心,打算下半生都要追随孟七,哪怕是孟七一辈子都要在临江寺渡过。

血压起落起落起起起的谢邻风差点当场气晕过去,那些食客走就罢了,毕竟是投奔其他王公贵族,这两个下人凑什么热闹,竟然要去投奔一个被流放的男宠!这一个个的都疯了不成?

第116章从替身到佛光普照之路

谢邻风自然不会挽留一个车夫一个护卫,骂了一顿后将两人赶出了王府,当然,忌惮自己最近不怎么好的名声,他还是付了工钱的。

与谢邻风一样恼火的,当然还有燕珩,听到有人想要投奔孟七,他差点当场破了温柔人设。因为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那天孟七说他对所有肉都过敏之后,他只要一沾荤腥就开始上吐下泻,一个人一时不吃肉还好,但若一辈子不吃肉,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燕珩怀疑孟七离开之前对自己做了什么手脚,却又找不到什么证据,如今突然得知护送孟七的车夫和护卫想要投奔孟七,怎一个郁闷了得。他甚至想要派人去杀了那两个人,但护卫本身实力不错,否则也入不了王府,想了想,为了避免生出事端,还是将这口气憋了下去。

王府外,车夫和护卫约定好一起离开的时间后,就各自回住所收拾东西了,两人都是光棍一个,这才能如此潇洒。送的时候用了两个月,回来用了一个月,可见两人迫不及待的心情。

瑜王府日渐势弱,财力也大幅缩减,老皇帝也甚是满意这个结果,总算高抬贵手,打算暂且放谢邻风一马。

但谁成想,老皇帝放过了他,他自己却仿佛中了邪一样,新开的铺子被雷劈到着火,新招来的食客转眼暴毙,就连瑜王府的招牌都无缘无故裂了一道缝。

瑜王府这段时间可是一直牢牢占据王都话题之最,一时间,王都之中的百姓,不管相互认不认识,只要你也聊瑜王府,那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了。

这个热度一直持续到一个神医突然出现,扬言可以治好七皇子的痴傻之症,若是治不好,甘愿自裁。

老皇帝虽然对七皇子不上心,但是也不能表现给百姓看,于是邀请神医入宫。据说神医掌握着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只给七皇子开了一副药,第二天七皇子就真的不傻了!

老皇帝惊喜不已,待神医以贵宾之礼。他倒不是惊喜七皇子痊愈了,老皇帝对待自己的子嗣态度都差不多,都是开心了逗逗,不开心就扔一边,真正交心宠爱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他看哪个儿子都像看要抢自己皇位的人。

老皇帝感兴趣的是神医的神药,简单来讲,他想长生不老,神医表示长生不老不可能,但是没病没灾还是可行的。就这样,老皇帝立刻沉迷于神药之中。

而突然清醒的七皇子也立刻引来了其他兄弟的警惕,但好在七皇子对争夺皇位并不感兴趣,而且他生母早死,没有母家支持,又从未在朝堂走动,威胁实在太小。就这样,众皇子对七皇子既保持着警惕,又带着一贯的轻蔑。

小十白天以人形露面,成功攻克老皇帝这个顾客之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将大臣们一网打尽,人生在世,谁还能保证自己不生病呢,而且这神药的疗效确实经过多次验证,连皇帝都吃的东西,当然是好东西。

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小七就开始联合大白着手打造神药产业,当然,大白是不亲自露面的,药铺都是小十和大白捉来的孤魂野鬼加上几个雇佣来的伙计在管理。

大白确实对当个皇帝没兴趣,毕竟他可是当过精灵王的男人。然而小十掐萝卜缨子一算,他此生就是帝王之命,不争也是帝王。

“既然不争也是帝王,那就不争了,先去临洲比较重要。”大白毫无责任心的开口。

“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没有事业心!太让萝失望了!”小十萝卜缨子环胸,看大白的眼神都充满了鄙视,突然,萝卜眼睛一转,“就萝所知,那个谢邻风没少欺负蜗,你不教训一下就走?到了临江寺和那只蜗聊什么呢?”

大白听后当即打消了立刻动身的念头,开始和萝卜密谋了起来。

没过几天,老皇帝吃的神药出了问题,一查之下,发现竟然是瑜王偷工减料,克扣了购买神药药材的钱款,这才导致劣质药材被老皇帝吃了。

老皇帝当场大怒,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命人打了谢邻风的板子,还是往屁股上打的,整整一百大板。一顿板子下来,谢邻风已经半死不活了,但是当晚,七皇子就登门送上了神药以表示关心。

老皇帝听此,更加怀疑七皇子和谢邻风有什么利益牵扯了,他知道神医与七皇子关系不错,也知道七皇子对皇位不上心,所以没对七皇子怎么样,他只是仁慈地又收回了谢邻风的一块封地。

人在家中趴,祸从天上来的意外让谢邻风再次遭受重大打击,即使有传说中的神药也不能抚平他遭受的心里创伤。在神药的加持下,屁股没用几天就痊愈了,但他依旧称病没有上朝,反而日日在府中借酒消愁。

作为长期服用神药的老皇帝当然知道谢邻风的伤早好了,结果却不见人来上朝,心中自然猜测,这人怕是对自己有了意见,而且意见还不小。老皇帝手握大权,当然不会去迁就什么人,既然你对我有意见,那你的那些活也省省吧,抢着想要的人多了去了。

在谢邻风觉得自己人格遭受侮辱,久久无法从低迷中走出来的时候,不但逐渐失去经济来源,甚至因为不上朝慢慢失去了权利和人脉。

王府中醉生梦死的谢邻风没有着急,他只是对老皇帝的怨恨一日强过一日,每天都觉得命运不公,觉得自己不该承受这些痛苦。王府中着急的人反而燕珩,他本以为孟七一走,自己就成了谢邻风的全部,进而能迅速在王府站稳脚跟,然后再筹谋其他。

结果没想到孟七一走,王府的运气就飞速下滑,各种问题蜂拥而来,偏偏从未遭受过挫折的谢邻风一蹶不振,再这样下去,燕珩觉得自己就要担心自己的吃饭问题了。

当谢邻风在朝堂上彻底成为一个隐形人,大白也同老皇帝争取到了自己的第一块封地,也就是临江寺所在的临洲。老皇帝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是不痴了,但还是有点傻。不但要了一块最穷的地,而且还要自己亲自跑去治理。

为了表现自己的慈爱,老皇帝直接将临洲附近另外两个洲也给了大白,反正都是穷地方,发财是不可能了,那就面积大一些吧。

大白的举动,也成功让其他皇子和老皇帝对他放下了戒心,毕竟这种时候不在王都争取人才,拉拢人心,反而往偏远的穷困地区跑,就意味着完全放弃了朝堂这一助力。面对这样一个不争不抢的人,皇子和老皇帝的态度反而好了许多,甚至临行之前送上了不少礼品,将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表现的十分到位。

大白带着狼群,骑着老虎,开开心心地离开了王都。

此时的临江寺里,小七还不知道大白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和小秋对于新住址适应良好,并且已经和周围的“邻居”,也就是其他被流放来的人相互认识了。邻居们时不时互相串个门,没事时还能一起相约去后山散步,采蘑菇,挖竹笋,找草药也不失为一件趣事,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

和尚们一般不会踏足后院,对他们这些流放来的也以礼相待,双方基本保持着互不干扰的状态。

直到某一天,一对夫妻兴高采烈地来到临江寺捐了千两香火,在这偏僻的临江寺,这也算是一笔大收入了。寺中僧人自然询问了解情况,得知二人求子多年,拜遍了天南海北的寺庙道观,却一直没有结果。

约一个月前,夫妻二人路过临江寺,习惯使然也来参拜求子,离开的时候突然看到池塘有两条锦鲤不断跃出水面,两人觉得新奇,又觉得彩头不错,于是对着池塘许了愿。结果几天前,妻子就有了喜脉,并且两人同时梦到了池塘的那对锦鲤,这才跑来还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