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1 / 2)

虽然韩修没有接受任何的采访了,但他的事迹早就在全国名校圈子里传遍了。所以别人知道韩修就是那个自申出国留学的韩修后,就把他给团团围住了。

蒋乔也看见韩修了,朝其他人告知一声,就向韩修走去。

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蒋乔问道:“你那边怎么样?”

韩修挠了挠头,笑道:“大家知道我是韩修后,对我热情得很,我还认识了复大的姜庆博,可口可乐给科委赠送了一个名额,他得到了,要去MIT斯隆学院读MBA。你那边有人跟我们去同一所学校吗?”

蒋乔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大部分是去南加大的,还有去英国和法国的。”

韩修刚“哦”了声,一位严肃正经的中年人走上讲台来,拍拍话筒后就开始讲课了。

集训的内容除了国际形势、留学有关规定、出国外事纪律外,还包括一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生活常识。

比如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蒋乔他们,国外的报纸不能用来上厕所,会堵塞马桶的,但也不用从国内买大量的手纸出去,不值得。

集训期间学员之间一点摩擦都没有发生,即使平时有些脾气的人,也得收敛。一方面授课的外事人员个个神情严肃,交代了非常多纪律和规定,跟进入敌营潜伏似的,谁敢嘻嘻哈哈的闹事。

另一方面,大家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坐在这里的,在最后的关口泄洪了,自己得遗憾一辈子。

集训的最后一天,进入了那个最神秘的地带,参观了领袖的故居,韩修还带着照相机来留下了记录。

集训结束后,每人领到了八百元的出国置装费,当韩修面对递过来的钱时,摆手说道:“老师,我不属于公派留学出国那一类的,这个钱我不能收。”

外事局的主任一把将钱塞到韩修手里,然后看着其他人大声无比郑重嘱托道:“国家把你们送出去不容易,你们学成后要回国报效。”

首批出国的52名留学生今年年底就要全部归国了,想到这个外事主任心里既欣慰又自豪。

五十六个留学生齐声大喊道:“是!”

置装费的发放轮到蒋乔时,蒋乔毫不犹豫的收下了。

这笔置装费可以到出国人员服务部购买外面市场上买不到的物品,等会学院会派大巴车来,把大家载到友谊商店去进行集体采购。

皮箱、西装、睡衣、浴衣、风衣……大家都是按照对外国生活的想象来装备自己。但最为经典的黑色大衣、黑色皮鞋和黑色手提包,几乎每个人都买了。

蒋乔只买了两件黑色的羽绒服和两双加绒的低帮软皮靴。

韩修也没买零碎的东西,八百元他全部用来买大衣了,蓝色的、灰格子的、黑色的、驼色的不同绒料都要了一件。

蒋乔对此默不作声,回去后韩修肯定得被长辈唠叨,怎么净买大衣?

蒋乔忽视了她自己卖的东西就很合理吗?

回去后,宋舒敏就兴致勃勃的翻动两人带回来的纸袋子,片刻后她不满道:“你们就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只能在冬天的时候用上,其他季节你们穿什么?”

蒋乔淡定解释道:“其他东西可以到波士顿再买。”

宋舒敏叉腰道:“随你们吧,我拿个东西给你们。”三万美元加上全额奖学金够两个孩子在美国过得富裕了。

蒋乔心道,她妈这是又要拿什么好东西出来了?

宋舒敏打开红漆古朴的小木盒,一白一黄两块麒麟玉佩映入人眼帘。

宋舒敏说道:“这是我外婆当初的随嫁,她传给了我,你们两个成年了,所以我把玉佩传给你们一人一块,你们挑吧。”

宋舒敏的外婆原本是想女儿出嫁时,再送给女儿的,哪知道千娇百宠出一个孽女,好在养在膝下的外孙女没被养歪,就把玉佩传给了宋舒敏。

第246章

宋舒敏决定把其中一块送给韩修,蒋维钧还笑话说,将来要是女婿知道了,不得对宋舒敏这个丈母娘有意见。

蒋乔转头向韩修问道:“你喜欢哪个颜色的?”

这一块羊脂玉,一块是罕见的优质的黄玉,从玉料上来说,两块是同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韩修没有思考说道:“我要黄的,你要白的吧。”从性格上来讲,白色更适合异常沉静的蒋乔。

宋舒敏笑道:“我亲手给你们戴上。”

宋舒敏给蒋乔和韩修戴上时,不知不觉眼眶就红了,这一眨眼就要飞到万里之外去了,好几年都不能相见了,连通个话都困难。

蒋乔和韩修当作没看见宋舒敏一副就要哭的样子,蒋乔故意语气轻松说道:“妈,你不是要做饭吗?我饿了。”

韩修笑道:“我也饿了,姨,我帮你打下手吧,这样能做快点。”

一想起自己还要做饭犒劳去集训了一个月的两个孩子,宋舒敏心里的那点离别之痛快速压了下去,她吸吸鼻子立马起身,精神一振往厨房去。

“你们两个不用来帮忙!”

临行前的一晚,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饭桌上的气氛异常的沉闷,桌子上的菜几乎没有被动过,谁也没那个心情把气氛活跃起来。

李红英低头抹了抹眼睛,目光慈祥的看着韩修和蒋乔,笑道:“要是在国外发生什么大的困难了,不要自己熬着,就回来吧,学位不要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宋舒敏立马赞同道:“李阿姨说得对,不差那一个博士学位,不要死扛着。”

蒋维钧和韩山河都没有出言反驳,蒋维钧口吻严肃说道:“你们两个出去,要行得正立得端,不要给祖国丢脸。”

韩山河目光沉沉补充道:“我们国家是比美国落后了很多,但你们也不要自卑,觉得比外国人低一等,忍气吞声唯唯诺诺的。”

蒋乔和韩修大声有力说道:“我们知道了。”

1980年8月25日,首都机场停机坪上,五十六名统一穿着黑色裤子白色衬衫,提着黑色手提箱“一模一样”的人站在飞机前,与机关工作人员拍下了一张大合影。

黑色手提箱只是他们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行李,其他的大行李都被送上机舱了。

蒋乔和韩修的行李箱里装的全部是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的东西,两家人的合照,一百美元,钢笔,写满了重要笔记的笔记本,还有没有看完的专业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