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2)

蒋乔看着蒋维均的动作,伸手把他手里的巧克力一推,“爸爸,我不吃了,你吃吧。”

蒋维均知道蒋乔不爱吃甜腻的东西,平时吃巧克力也是只吃一块意思意思。到医院后,肯定要去外面的小吃店买吃的,不会让蒋乔饿到的。

他就把剥开的巧克力给吃了,剩下的他重新放回口袋里。下了公交车,步入军区医院的大楼。

战友受伤住院,蒋维均也到过军区医院看望过,他对这里还算熟悉。蒋维均直接走到住院区,问前台登记的护士,“你好,请问一位叫韩修的病人在那一间病房?”

护士头都没抬,拿过登记表,查看起来,“还没有送到病房里,在302的儿科监护室。”

“谢谢。”蒋维均快步抱着蒋乔往楼上走,脸上的忧色越发浓重。

蒋乔心里一个咯噔,监护室?说明韩修还没有脱离危险,都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脱离危险,那情况得多严重,蒋乔忍不住轻颤起来。

如果没有韩修,她是不会选择回到这个世界的,即使她事先知道这辈子她会有一对好父母。

韩修是唯一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为了救她连命都没有了。在她心里,挽回韩修早逝的命运,可是支持了自己几百年的信念。

蒋乔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如果她现在再死一次,还能不能见到无所不能的智脑,让它救韩修一次。

一上到三楼,蒋乔就看到了在长椅上坐着的宋舒敏和李红英,两个人挨在一起,可谁都没有说话。

“舒敏,李部长。”蒋维均先出声,然后把蒋乔放下来。

宋舒敏抬头一看,惊讶道:“你们怎么来?”

蒋维钧舒了口气道:“曹大姐跑到家里告诉我年年出事了。乔乔担心年年,我就带她过来了。”

李红英与蒋乔的目光对上,看到人家好好的孩子,一下子悲从心来,眼泪再也不绷住了。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家里一个人都靠不住。我说年年身体弱,幼儿园就不要去了。他爸非得把孩子送去。这下好了,才上幼儿园第一天就晕倒了。”

“我和老韩给孩子他爸做了坏榜样,韩从文他有样学养,不顾自己的小家,万一年年出了什么事,他都没地方后悔去!”

宋舒敏的眼眶一直红着,李红英哭了,她的眼泪也下来了,她还不忘劝道:“李阿姨,年年会没事的。”

这话只是用来安慰人的,宋舒敏作为一个医生,又听了韩修的病情,自然知道这么小的孩子肺部细菌感染,会多么凶险,韩修现在还在吸氧呢。

宋舒敏赶到医院时,韩修已经送到监护室吸氧了,李红英就做在监护室外沉默等着,脸色沉重发白,但情绪还算冷静。

她见到宋舒敏来了,就头脑清楚的把韩修的情况告诉了宋舒敏,肺部细菌感染。宋舒敏一听面色赤白,但韩修在监护室里面,大人只能干等着了。

李红英让宋舒敏回去,家里还有孩子呢,宋舒敏哪里放心回家去,陪李红英坐在长椅等,等韩修的情况好转。

蒋乔听着哭声,心里难受得厉害,上一世李红英见到韩修的遗体,也是这样哭的。

那时候蒋乔也哭了,现在的蒋乔却哭不出来了。她默默走过去拉着李红英和宋舒敏的手,说道:“李奶奶、妈妈不哭。”

孩子安慰的话,让两个大人心里一暖。宋舒敏和李红英都是刚强的人,哭了出来情绪也就发泄了,就振作起来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抹抹眼泪。

蒋维均就局促地站在一边,见妻子哭了,就想安慰她,可有李红英在这,他只能干看着了。

他关切问道:“年年,怎么了?”

宋舒敏清了一下嗓子,说道:“细菌肺部感染。年年因为早产,心肺功能有问题,体质弱。幼儿园里一大群孩子挤在一起,老师照顾不过来,那卫生状况能好?”

“灰尘、眼泪、鼻涕、饭菜米粒都沾上衣服上,有的孩子还感冒咳嗽呢。年年一到那个环境,抵抗力不行,就中招了。”

几个人还不知道呢,韩修除了早上在家吃的那一顿,滴水未进呢。饿着肚子,抵抗力就更差了。

蒋维均又追问道:“那现在什么情况?”

这次是缓过神来的李红英回答的,“已经打了针了,现在吸着氧呢,医生说情况好些了,就可以往病房送。”

蒋乔的脑袋极速飞转着,空间里补品、营养品不少,可就是没有正规的处方药品。

那个时候她考虑不到这个,买处方药也要费一番功夫,她就没买。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让她很担忧韩修能不能挺过去。

宋舒敏看着蒋维钧吩咐道,“维均,你去买点吃的来。”

蒋维均点点头,出医院买吃食去了。今晚肯定是要有人在医院守着,一点东西都不吃,韩修还没有好呢,守着的人就先倒下了,这怎么行。

第35章

李红英拉着宋舒敏的手,真诚说道:“谢谢你,小宋。让你们一家子忙上忙下的。”

宋舒敏不在意说道:“没什么,年年那孩子招人疼。”

李红英叹了口气,抱怨道:“就是不招孩子他爸疼,我之前就不想让年年上幼儿园,是他爸打电话过来,非得让年年去。”

“还说什么把年年养得像个闺女似的,都人都没接触几个,怎么能行,送幼儿园去让年年外向一点。”

“我跟他说过多少次,年年身体弱,他不当回事,大过年的带出去逛庙会,从庙会一回来,就感冒发烧了,都病过一回了,他照样不当回事。这次说什么我也不让年年再上幼儿园了,就在家待着。”

旁边的蒋乔一听,原来过年那几天,韩修不来家里,不是把她这个小伙伴忘了,而是生病了。

她觉得自己对韩从文的评价有失偏颇了,韩从文没有再婚,只有韩修这一个孩子,并不能说明他是个称职的父亲。

韩修小的时候不管不顾,物质上对韩修大方,却不关心孩子的成长。等发现孩子不是心目中优秀的样子,就强硬把韩修带去沪市,严厉管教。

不过蒋乔明白,这个时代的父母普遍如此,与同一时代的做父亲比较,韩从文已经算是好爸爸了。

宋舒敏赞同道:“还是等年年再大一些,直接去上小学比较好,那里的孩子都能自理了,状况比幼儿园好多了。”

如果宋舒敏没把韩修当成自家人,她是不会这样插手人家的家事,甚至表明了态度,而不是和稀泥。就是把韩修当成了自家人,宋舒敏才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再去幼儿园遭罪。

李红英心里欣慰,难怪年年平日里一口一个亲热叫着人家姨姨,宋舒敏这个姨姨当得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