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1 / 2)

于是沈伯文便收拾好桌案上的东西,出了翰林院的大门。

回到家中,先去正房中问候过爹娘,才回到自家房中。

一进来便瞧见正在翻看账本的自家娘子,一边换衣裳,一边问道:“如玉,我先前吩咐唐阔去请大夫来家中,给你还有全家人都诊诊脉,情况怎么样?”

周如玉闻言便抬起头,同他道:“都没什么大毛病,爹的身体还很硬朗,娘倒是有点体虚,大夫开了个方子,交代让先吃上几副药再说。”

这倒是沈伯文没想到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呢?”

周如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道:“只是有些气血虚弱的小毛病,也给我开了个方子,说先调理一番。”

“那回头我去交代晴娘,让她按时给你把药熬好。”

沈伯文听罢便颔了颔首,道:“调理调理,总是有好处的,日后若是身子再有不适,可不许在讳疾忌医了。”

“我晓得了。”知道相公是为自己好,周如玉点了点头,随即应了下来。

日子一日又一日的过,平静得仿佛没有发生过先前那些事一般,只是唯一令沈伯文感到奇怪的,便是谢之缙对自己的态度。

总觉得他像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二人相处起来,也总觉得他对待自己更为客气了。

总之就是不太对劲……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日。

这日下午,下衙回到家后,看着沈老爷子与沈老太太都喜气洋洋的,沈伯文不明所以。

先回房换了身衣裳,随后才从自家娘子口中得知了一件大事。

谢家竟然托师娘上门来向小妹说亲?

谢之缙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态度都不太正常的原因也总算是找到了。

沈伯文:……

他顿了顿,才开口道:“爹娘是如何答复师娘的?”

周如玉闻言便道:“爹娘虽然满意,倒也没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只道家中还要再商量一番。”

第七十二章

周如玉此时心中也还没回过神来,想不通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但心底还是为阿苏高兴,谢公子这个人,沈家全家上下都见过,自然知道是个极好的人。

上一回阿苏与自己被福柔公主的人强行带走,能被救出来,也多亏了谢公子帮忙。

这样一个人品才学,家世相貌样样都好的人,阿苏若是能嫁给他,当真是件好事。

沈伯文不置可否。

夫妻二人叙完话,便一道出了门,去了正房。

沈老太太满心满眼都是笑,今天得了这个好消息,越发觉得自己那天没有托付错人。

要不是她那天寻了韩夫人说这件事,今天这么好的一门亲事,能落到他们家头上?

沈老爷子虽然也高兴,但还保持着往日的平和,见长子进来了,便招呼他过来坐下,问道:“今天的事,你媳妇儿都跟你说了吧?”

沈伯文点点头,道:“说过了。”

“说过就好。”沈老爷子顿了顿,才开口问道:“你觉得这门亲事,能不能结?”

他话音刚落,沈伯文还没开口,沈老太太先不乐意了,忙道:“这么好的亲事,怎么不能结?”

“娘……”沈伯文无奈,看着老太太,“我还没说话呢。”

老爷子也瞪了眼她,老太太有点儿悻悻然,“那你说。”

沈伯文这才道:“谢家家风好,谢夫人和善,谢之缙亦是这京都之中出了名的才俊公子。”

听到这儿,沈老太太面上又露出了满意的神情来。

在一旁的周如玉却听得分明,自家相公这么说,后面必有转折。

果不其然,沈伯文随即便道:“可娘,你想过没有,谢家是高门大户,我们只不过小门小户,寻常人家,即便我如今考中了进士,在朝廷为官,但将来前途如何还不定。”

听到此处,沈老爷子也陷入了思索。

“寻常人家结亲,都逃不过门当户对四个字。”沈伯文顿了顿,才接着道:“我们与谢家……”

他的话虽没有说完,只是在场众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

不过说到最后,沈伯文又道:“只是这终归是阿苏自己的亲事,嫁过去之后也是她在过的日子,所以愿不愿意结,能不能结,也要问过她的意思才行。”

此言一出,沈老爷子与沈老太太都点了点头。

其实按照沈老太太平时为人,定是要说什么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能轮到小娘子自己定主意。

只是实在疼爱这个小女儿,再加上坳不过老爷子和话语权日渐加重的长子,这才作罢了。

周如玉出去将沈苏叫了过来。

自己家中今日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沈苏想要不知道都难,同样明白自己被叫过来,是因为什么。

她倒是没有想到,只不过是前些日子去了趟谢家的庄子,回来没几天,就有一门亲事要落在自己头上。

沈老爷子见她来了,便将这件事与家人们的顾虑,都同她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