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7450 字 2022-05-05

“没事,咱们到时去县城买些鱼苗,养不活就当王八的食物,也不浪费。”养王八费点银钱他乐意。

“今日最大的收获便是这只王八了,咱们明日便去县城买鱼苗吧,我想去县城逛逛了。”好些时候没出门了,就年前买年货那次去了县城,之后就一直在家里,她有些闷了。

媳妇想去县城,陈如松自然不会拒绝,“行,正好咱们瞧瞧怎么将铜钱换成银子。”

家里那一大箱子的铜钱,还是趁早换成银子为好,不仅方便藏匿,日后想拿大笔银钱干什么也好带在身上,带一箱子铜钱太麻烦了。

第54章打算

一大早,吃完早饭,给儿子带上午饭食盒,夫妻俩带着儿子到了县城,儿子去学堂,夫妻俩在县城闲逛。

这次买鱼苗,夫妻俩打算去的是从前打听过的,问过鱼苗价钱的,口碑还不错的钱家鱼铺。

“鱼苗娇贵,咱们先去买别的东西,等要回去了再来买鱼苗吧,免得还没回去,那些小鱼就闷死了。”杨稔建议道。

“很是,咱们去街市逛逛。”陈如松很是赞同媳妇所说。

如今的县城比去年又热闹些,人来人往的,不少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也是,如今物价都降下来了,比去年便宜几倍,便是还未回到原来的价格,也让大家心里安心不少,等今年粮食收获,物价都回到之前的水平,大家也就能彻彻底底安下心了。

走了一段路,就要路过几年前看到贴卖房纸张的街口,杨稔下意识瞧了瞧,又贴有一张纸,她拉了拉自家男人的袖子,提议道:“咱们过去瞧瞧,看看如今县城房子又是怎么卖的。”

儿子如今实岁已经七岁了,虚岁八岁,再过个几年就能下场考试了,考试总不能还大早上从家里坐驴车过来,租房她不喜欢,能买房是最好的,家里也买得起,日后要周转了还能卖出去,是以这会了解了解也是极好的。

“也好,我了解到参加考试前两年就得紧张备考了,咱们得在儿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买好房子,让儿子在县城住着,每日来回近,也能多读一会书,如今坐驴车来回每日就要用去小一个时辰,太耽误了。”

来回这样久确实耽误,杨稔赶紧建议道:“那咱们不如这会就买下,让儿子这会就多学一些,多好。”

“这会太早了,一直紧张几年,容易泄气。”陈如松也是打听过的,好几家都是在孩子要科举前一两年陪着的。

“没说现在就要让儿子苦读,只是咱们可以留出坐驴车这个时候,让儿子用来干别的,他放松放松也好,温习温习先生教的知识也好,总比待驴车上要好吧。”杨稔不想浪费每日坐驴车的那些时光。

陈如松明白媳妇的意思,只是他也有他的想法,“小景一整日都在私塾念书,坐驴车来回,他也好歇息歇息,免得小小年纪就是个书呆子了,小景如今每日回来都在路上跟我说学堂发生的事,先生教的知识,既放松了又温习了,比放学直接在家里闷着要好。”

儿子如今极少出去玩,一回来就待在家里读书背书,不像他小时候,只有饭点在家,其余时候都在外面疯玩。

“若是搬到县城,儿子可以和他的同窗一块玩,私塾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县城的吧,到时让儿子跟着一块玩就好。”

“这样一来,咱们就得在县城陪着儿子了。”反正他们夫妻俩是不能分开的。

“你啊,这会脑子转不过来了,咱们有驴车啊,要是田地有活,早上小景去私塾,咱们就坐着驴车回去,下午再回来,就也还好,家里也不是不能顾着。”不过就是麻烦些,杨稔想想觉得累得慌。

来来回回是不大方便的,陈如松沉思片刻,说道:“不如这样,这房子咱们开始看,相中了就买下,清理干净,等今年收了粮食,咱们就在县城住下,至于明年,就租给二哥种,他刚好缺田地种,咱们就收些粮食就成,到时不够再向大哥他们买些。”

“也好,兔子在县城也能养,咱们买个大一点的院子,还能种菜呢。”杨稔已经开始幻想新房了。

“对,兔子在哪都能养,要不是这样,咱们怕是不能这样轻松的说搬到县城就搬到县城。”要知道大部分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可是田地。

决定好了,杨稔开心道:“那咱们去看房吧,我们买个大院子,自己种菜,就不用去买菜了,还要喂兔子,可要不少蔬菜呢,粮食有二哥,咱们在县城的开销也不会很大的。”

“好,只是咱们要买房,还是要找牙人,要通过牙人才能买房。”陈如松提醒道。

“咱们先看看这写的房子怎么卖,免得牙人坑生人。”杨稔对这张纸的兴趣可大了,她想瞧瞧自家如今的存银能买几座房子。

陈如松比媳妇认字快,先一步看完,“比之前贴的那张小一些,价格便宜了一小半,三十两,还有降价的可能,如今是粮食贵,房子怕是要更便宜了。”

“才三十两耶,二十七八两应当就能买下,也有小院子呢,就是我觉着还是小了点。”虽然有些心动,可杨稔想着自己可是要种菜自给自足的,还要算上养兔子和鸡的消耗,院子小了不够用。

“不只要看院子的大小,咱们最好在离私塾和考试不远的地方买,才方便,这上面有牙人的地址,一般牙人都是在一个范围内的,咱们过去问问,今日先不要着急买,以了解为主。”太仓促买容易被忽悠,还是慢慢来,稳妥为上。

“好,反正你每日都要来,不急,等你看好了房子也不能马上定下,我也要来看的。”杨稔也强调道。

“这是自然,大事我什么时候没经过你了。”陈如松都要喊冤了,他哪里敢自己就定下买哪座房子这样的大事。

“我就叮嘱你一下。”杨稔自然知道正常情况下,自家男人不敢自作主张,不过她听说当牙人的都有一张巧嘴,万一就说得自家男人心动,直接定下了呢。

去找牙人之前,夫妻俩先打听了一番那个牙人最为可靠,不虚假。

打听到了好些消息,贴纸上面那位牙人是最不好的,容易花冤枉钱,但他那张嘴最花,就算知道他不诚,一个不注意就能被忽悠住多花了不少银钱。

听到这个消息,杨稔庆幸道:“幸好咱们没直接过去,否则怕是今日就能被忽悠着定下房子。”

虽然没带银钱,可签了契约也是逃不脱的。

“所以我说不要急,咱们再打听会,了解那几个牙人是实心眼的。”县城这些住了几十年的老人,总比自家更清楚县城的人。

花了些银钱多方打听,大致清楚有了几个人选后,夫妻俩不再耽误,去找牙人看房了。

几个牙人都各自带了夫妻俩看房,都是小小的,看着像是买了新房淘换下来的。

夫妻俩都不大满意,奈何这会卖房子的都是这样的小房子,地段也不怎么符合两人的要求,拜托几位牙人帮忙注意,并告知每日会来县城后,夫妻俩就没再逗留。

去买今日要买的东西了,买好所有东西,就剩下鱼苗了。

看房耽误了许久,这会已是下午,再过一会,私塾也要放学了,是以也能买鱼苗了。

夫妻俩走进钱家鱼铺,询问鱼苗的价钱。

不出意料的比之前贵,但夫妻俩经历了高价蔬菜,高价猪肉,对这个之比从前贵一倍的鱼苗倒不太惊讶,两百文也没那么心疼了,果然是钱多了么。

买完鱼苗,夫妻俩就在私塾等着儿子放学出来,等上一刻钟左右,小景就出来了,接上儿子,一家人就启程回家。

路上,小景一直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因为今日是爹娘都来接他了,他格外兴奋,恨不得长好几个嘴巴将想说的全部一下子说出来。

杨稔一边认真的倾听,一边对自家男人上午说的,儿子要成为书呆子的话表示疑惑,看儿子这样有活力,哪里像个书呆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