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2)

古代种田奋斗史 方瑜 8102 字 2022-05-05

“只要手里有银钱,大嫂就会孝顺的,爹娘都是聪明的,如今当着家,自然会备下银钱,不会怎么样的。”杨稔无奈道。

“算了,总归我和二哥都看着的,不会让爹娘日后太难过。”大哥占了便宜就占了吧,要是当初分家,自家能分到大哥那么多,或许他和媳妇也就不会那么努力挣银钱,也不会有如今的存银了,相比靠祖辈的积蓄,他还是更喜欢靠着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东西。

杨稔也不再搭理他,自从因为陈大哥故意装穷,公公婆婆重新当家后,自己男人总是要抱怨两句。

回到娘家,大弟媳端坐在椅子上,一副要混出头的样子,小妹在带侄女。

看到大姑姐,李氏站起身来,“哎呀,大姐你来了。”一副很高兴的样子。

嫁过来两年多,李氏也会带着做做样子了。

“嗯,听说你有孕了,过来看看你,爹娘呢?”

“哎呀,爹听说我有孕,就叫娘去杀鸡了,他去镇上糕点了,说有孕的妇人容易饿,给我日后饿时填填肚子。”李氏忍不住炫耀道,从前公婆可是都疼着大姑姐的,如今都偏疼她了。

看来二弟媳进门两年未孕,大弟媳头胎又是女儿,她爹很看重大弟媳如今这一胎啊,爹确实更偏重男孩,杨稔不大高兴的想道。

不过面上还是微笑着回应,“爹娘都是知道疼人的。”

从小妹手里接过侄女,瞧着虽不如当初小景那样胖嘟嘟的,可也不瘦,看着也挺惹人怜爱的,可李氏却没多瞧一眼,只顾着关心着肚子里那未出生的孩子。

说了两句话,杨母拿着一只杀好拔了毛洗干净的鸡回来了。

“娘。”杨稔语气轻快。

原本没什么笑脸的杨母见到女儿,连忙露出笑容,高兴道:“小稔回来啦。”

“是啊,得知大弟妹有孕,我回来看看。”杨稔也笑着回答。

说到有孕的大儿媳,杨母心里可不算太高兴,大儿媳爱折腾,这会查出有了身孕就念叨着要喝鸡汤,吃鸡蛋,吃炖肉,当初怀着大孙女时,也是这样,不知道吃了多少好东西,结果她自己胖了几十斤,生出来的孩子却不重,都吃到她自己身上了。

不过女儿回来总是好事,杨母脸上的笑容不减,“回来也好,等会也喝碗鸡汤补补。”

李氏的脸色瞬间就变得不大好看了,只是很快掩盖下去。

杨稔没发现,不过她也知道大弟媳的为人,不用去看都知道不会高兴。

想到自己拿东西来看她,她还对自己炫耀爹娘对她的疼爱,杨稔也想膈应膈应她,于是语气十分愉快道:“那我可有口福了,这老母鸡汤可是十分滋补的。”

不管李氏怎么想了,杨稔跟着杨母去厨房,“娘,我帮您烧起火。”

厨房里,杨母瞧着贴心的女儿,再想想糟心的大儿媳,心里更是往女儿这边偏,只是,当家的始终不同意拿银钱供小景念书,她自己的私房不算多,五两不到,起不了大作用。

“娘,爹去镇上买糕点了?”她娘一直看着她不说话,杨稔只好自己找话。

“是,你爹想要长孙,可不得看重着你大弟媳这一胎,哼。”本来两个人都是一样瞧不上大儿媳的,当家的还嫌弃得很,对当时初初有孕的大儿媳那态度可不算好,如今当家的这样,可变得真快,常人说女子易变,她看男子也易变的很呐。

“二弟媳怎么样?”按理说嫁进来两年了,应该有消息了,莫不是儿女缘晚一些?

说道满意的二儿媳,杨母露出点笑容,“她挺好的,像个当儿媳妇的样,只是一直没有身孕,你大嫂又在一旁煽风点火,说你二弟媳这样久还没有身孕,你爹怕是心里有些不满意了。”

“爹还听她说话。”大弟媳自己都不是多好,怎么还去给弟妹上眼药。

女儿还是以为当家的还像当初那样不喜大儿媳呢,“这一年多,你大弟妹可‘懂事’不少,没做那偷咱们东西给她娘家的事了,不过也是因着我把东西都收好了,她没地偷,你二弟媳迟迟没有孕事,你大弟媳好歹生了个女儿,你爹又是个看重长子的,对你大弟媳也慢慢好起来了。”

“难怪,刚刚大弟媳说爹特地去镇上给她买糕点,怕她有孕容易饿,给她留着饿了垫垫肚子。”杨稔一脸原来如此的脸色。

杨母被逗笑了,“李氏是这样跟你说的?”

“对啊,怎么不是吗?”杨稔懵了,刚刚大弟媳可是一脸炫耀呢。

“当然不是,你爹就不是个心细的人,当初你奶奶为难我,为难你,我不说他都不知道,当初我有孕,他也只知道让我多歇息,哪里知道什么孕妇容易饿,备些糕点填饱肚子。”杨母可不觉得当家的对孙子的重视能高过儿子。

“那爹去镇上做什么?”不是买糕点,又是什么?等会她爹回来,大弟媳不就穿帮了么。

“是买糕点,不过可不是为了她,我买给你的。”杨母一脸慈爱。

杨稔惊讶了,“给我的?”弟媳有孕,怎么爹娘还有东西给她。

“是啊,我让你爹买些糕点给你吃,再买些补身子的东西给你,你说你,小景虚岁都四岁多了,你还没点动静,亏得如今分了家,要不然,你这正年轻着,却好几年没身孕,你公婆也是要有说头的。”杨母带着一丝庆幸道。

“你是不是对我和你爹报喜不报忧,平日里跟我们说吃得多好,实际上是不是根本没吃?你们分家得的田地是不多,一年下来只靠着养的两头猪和几只鸡还有卖鱼存下些银钱,可也别亏着身子啊,小景念书是费银钱,你也别太苛刻自己了。”

对于女儿三四年没有再孕,杨父杨母是谈过的,两人一致认为,是女儿女婿为了存银钱个小景念书,平日里吃得差,只是说出来却说吃得好了,胡说的。

杨母说着这个,心里是一阵的心疼,都怪她没本事说服当家的支持女儿送小景念书,自家如今九个劳动力,一年也能帮衬女儿不少。

“娘,您想到哪去了,不是您和爹想的那样。”杨稔知道自家爹娘是误会了。

这可得赶紧解释,“是我和如松商量的,小景还小,又分了家,让婆婆带小景,大嫂是有怨言的,要是再生一个,婆婆带两个未必看得到,大嫂也更会说了,于我们自家也是很不方便,带小景就不好干活,再生一个孩子,根本就干不了活了,所以商量好先不生。”

“不是身子伤到了就好,那如今小景去念书了,你公公婆婆又当家了,正是再生一个的时机,你们定是在准备了吧。”杨母一脸高兴,她是希望女儿多子多福的。

“小景送去,家里才松快了,还不急。”杨稔摇头。

“怎么不急,你公公婆婆都是五十岁的人了,再过几年,你想让他们帮你带都帮不了了。”杨母好言劝道。

“再等等,小景如今刚刚入学,我们夫妻俩总得先顾着他,若是再生,不免分出不少精力去看顾老二,于小景不是好事。”挣钱送小景念书才刚刚起步,若是老二也是儿子,他们夫妻俩送是不送?要是送,自家没那个能耐去供两个读书人,要是不送,老二指定日后会有怨言的,与其这样,不如先别生老二,等小景定下来,家里能有那个条件供两个读书人再说。

“行,你跟女婿商量好就行。”杨母不再劝,女儿如今是当家的人了,有自己的想法。

鸡汤炖得差不多时,杨父回来了。

“爹,您回来啦,瞧瞧您买了什么好东西。”李氏兴高采烈地上前迎接。

“给你买了包米糕,拿去。”大儿媳笑脸相迎,杨父也露出笑容,不过看见从厨房出来的女儿,杨父笑容变得更大,“小稔回来啦,来看看爹给你买什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