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2)

刘春香走进来,一看到桌上的炒肉片眼睛挪都挪不开:“今天是妈做的菜吧?那个汤看着就好喝,咱们家也就您有这个手艺。”

苏老太淡淡说了一句:“汤是四丫头做的。”

刘春香夸张地‘哎哟’一声说:“没想到我们家苏渺也能煮这么好的汤,肯定是妈教得好。”

苏四婶抱着孩子进来,听到她这夸张的马屁颇为不屑,悄悄翻了个白眼,绕过站在门口的刘春香,自顾自在自己的位置做好。

刘春香浑无知觉,还在兴致高昂地说:“苏渺能比以前懂事,留在家里时多帮家里做点活,我跟国新以后就放心了。”

苏国新听她扯到自己,还没回过神来她是什么意思,向来跟刘春香不太对付的苏四婶已经明白刘春香的言外之意:“三嫂这话可有点怪,说的好像你跟三哥以后不在家似的?”

苏渺听得心头一跳,心说:该来的事情终于来了。

刘春香睁着眼睛瞎话张嘴就来:“是啊,上次大姐回娘家不是说到城里打工挺挣钱嘛,我跟国新两人商量好准备一起去城里试试。”

从娘家回来后,她躺在床上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她妈说的话有点道理,去城里打工想去大医院看病确实更方便。

而且打工每个月都有工资,到时候他们手头上也能多存点现钱,留在家里干农活的话,一年到头能经手几十块钱都算多了,田地她累死累活出力干,卖米的钱也落不到他们自己手上。

但是绝对不能让苏国新一个人去,听说城里爱勾搭别人汉子的不正经女人可多,要去就夫妻俩一起去,在外面遇上事情好歹有个能商量的人。

苏国新听到她那话立时懵了,他们什么时候商量好了?他只是说要先好好想想,他俩压根没一起商量过!

不等苏国新反驳,苏老太就乐开了:“你们愿意出去打拼是好事儿啊!今天下午你俩跟我一起送铭铭跟二丫头去镇上,顺便去找你们大姐多问问去城里的事,四丫头留在家,有我们帮你们带。”

在某方面苏老太跟刘春香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会儿她也想着,老三两口子去城里,要是能在城里怀上就想个法子悄悄摸摸在城里生,没被抓住超生罚款就省了,要是被抓住,他们在城里每个月有工资,自己交上就是,她手头又能省下一大笔钱。

之前她大女儿回家说让老三老四兄弟俩跟镇上的人到城里打工,苏老太心里就不太乐意,他们俩还没儿子呢,跟媳妇儿不住一个屋还怎么给她生孙子?

老四媳妇儿是刚出月子不好出远门,不然她也要让他们夫妻俩一起出城打工去!

事情就这么被老婆跟老娘定下,苏老头也同意,苏国新心里不乐意也没有一丝反驳的余地,毕竟爹娘都发话了,他不听爹娘的话就是不孝。

苏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低着头边扒饭边给自己碗里夹清炒黄瓜,听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把碗往怀里一抱,猛地站起来故意弄倒椅子,让椅子发出巨大的声响,转头就往外跑。

平时不声不响乖巧听话的人突然爆发是十分令人意外的,原本埋头吃饭的众人被苏渺闹出来的动静吓了一跳,纷纷抬头看她。

苏老太回过神来正要骂人,苏渺已经跑得没影了。

“这个死丫头,成天咋咋呼呼,真是没点规矩!”

苏四婶瞟了刘春香一眼,乐得看她笑话:“可能是四丫头不知道出城打工是什么意思,以为她爸妈不要她了吧,哎呀你们不知道,我回娘家镇上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出门打工那天,孩子哭着喊着跟在车后头追,可怜的哟!”

第8章

刘春香在别人面前一向以好妈妈形象自居,苏渺当场跑了,苏四婶还说那样的话,她再舍不得桌上的肉也不好留下继续吃。

“这丫头,气性越来越大了,我看看她去,你们慢慢吃。”刘春香顺手往自己碗里夹了一大筷子炒肉,见这一块子肉顶得上往常坐在桌上吃夹到的更多,刘春香才满意了。

苏老太看在她今天主动说要去打工,心里高兴就没说她。

苏渺抱着碗,一路往后山跑,后山有一个不深的小山洞,她躲进去刘春香不至于能马上找到她,也不会找不到。

她加快速度吃完碗里的饭,盯着碗看几秒,果断选择把碗藏起来,家里第一次有人要出远门打工,苏老太跟她爸妈都要忙出门前的准备,他们没怎么出过远门,离开前肯定顾不上她,更顾不上这个碗。

苏渺决定以后但凡是苏老太做饭,她又没办法阻止家里的所有菜沾上苏老太口水的话,就干脆找借口不吃,自己想办法弄点食材来这里悄悄开小灶。

不过开小灶也不是长期之举,还是得想个办法。

苏渺藏好碗筷,又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刘春香喊自己名字的声音,她没吭声,毕竟现在正再演一个既生气又担心父母不要自己的小孩子呢。

上辈子没这么一出,那时候毕竟还是真正的小孩子,知道父母要去城里不能带自己的时候很难过,可她很懂事,时常以懂事不给父母添麻烦为己任,有不好不懂事的情绪根本不敢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来。

她不哭不闹所以也没有‘糖’吃,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父母走了,他们再回来时,自己已经被那个小家排除在外。

这次她得为自己争取到一些好处。

不在外人面前,对于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刘春香就没那么好脾气了:“你这丫头真是不让人省心!”她上手就用刚被她嘴巴嘬过的筷子往苏渺脑门上戳,“我跟你爸出去打工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让你吃饱穿暖!”

苏渺往旁边一闪,躲过她那沾着口水饭粒的筷子,继续蹲在旁边不说话。

刘春香气急上手要打她,苏渺继续往旁边躲,躲着躲着就躲到了洞外,她立刻往村里人多的地方跑,刘春香追上去,果然想不起刚才苏渺跑出来的时候还抱着一碗饭,现在跑的时候没带着饭碗。

一跑到人多的地方,刘春香又变成了慈母的样子:“这丫头,气性真大,我跟她爸要出去打工挣钱养她供她上学,她还恼上别扭了。”

正是吃午饭的点,很多村民不爱在家吃,就喜欢端碗坐在村委大榕树底下凑一起边吃边跟人唠嗑。

他们一听,纷纷开始端着长辈的架子你一句我一句教育起苏渺来:“丫头,你爸妈干活多辛苦啊,不都是为了你么,你得体谅他们啊,现在女娃子上完小学还要上初中,那都是钱。”

“老陈说的没错,我家娃上初中一学期书费就要五十,住宿费还要十块钱,我家分家了,就一个娃读初中一年到头在地里累死累活勉强还能供,你家没分家,几个房的孩子年龄差距不大,到时候都凑一起读初中,光在家干活哪能供得起?你可不能闹脾气。”

“就是,苏老大是长子不好离家,苏老四媳妇儿刚出月子,孩子还小没法去,可不就苏老三夫妻俩出去更合适么,女娃子该乖巧听话,别给大人惹麻烦,气性太大以后不好找婆家。”

“我说苏老三媳妇儿,你们家就是对女娃子太好了,让她们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苏老大家的大丫头今年十九了吧?还没找婆家?你看看,这年纪还嫁不出去,咱屯里十五六就该嫁了,十九岁孩子都能满地跑。”

“哎呀张太婆你懂啥,人苏家大丫头中专毕业是文化人,以后能分配到城里工作,每个月能领工资的。”

“听说现在咱们乡下人去城里打工也能领工资,苏老三媳妇儿你们出去打工跟县里工厂的工人一样是铁饭碗不?”

“你这话说的,咱乡下人出去打工能跟人家工人、干部一样?我镇上大姨说了,镇上有人出去打工比以前那些工厂的临时工还不如,干活辛苦不说,人家老板说撵人就撵人,运气不好,工钱都不一定能拿到,不然我能不去?”

“那苏老三媳妇儿你们两口子可真豁得出去,苏家三丫头你以后可要急着父母的好,孝顺父母,快别闹小性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