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 / 2)

这一夜,霍西陵是抱着游玉岁入睡,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里面是霍西陵最温暖的怀抱。

第二天一早,游玉岁便站在城楼之上和游奉云亲自送霍西陵的大军离开。

游玉岁看着黑色的军队渐行渐远,眼睛里有着掩饰不住的不舍。

一旁的游奉云看着游玉岁魂不守舍的模样决定给游玉岁找点事情做做,于是游奉云道:“年年好久都没见你了,不如这几日让年年在你那里住段时间。”

游玉岁平静地看向游奉云道:“父皇,你觉得儿臣像是会带孩子的吗?”

“不会就学。”游奉云立马道,“像朕,都学会了好几种抱小婴儿的手法,到时候朕教你。”

游玉岁:……

“我拒绝。”游玉岁说完就直接向游奉云告辞。

游奉云连忙拉住了游玉岁道:“不带孩子,你就去兵部管后勤吧,要知道后勤对军队来说……”

没有等游奉云说完,游玉岁便道:“儿臣多谢父皇。”

说完,游玉岁便对游奉云伸手要旨意,让他可以赶紧去兵部帮霍西陵盯紧后勤。

游奉云:……果然一说跟霍西陵有关的事情你就提起精神了。

“行,朕马上就给你。”游奉云无奈道。

得了这个命令的游玉岁自然是欢欢喜喜地离去,不能陪着霍西陵上战场,但是他可以在朝廷将军队的后勤保障好,免得让人背刺他。

城楼之上,游奉云看着游玉岁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旁的安海忍不住安慰道:“太子有事可做,这不是好事吗陛下。”

“这当然是好事,霍西陵不在,若是放着他胡思乱想,怕是会出事。”游奉云轻声道。

游奉云想起那次游玉岁突然情绪崩溃依旧是心惊不已,以他的力道竟然不能完全压制住陷入癫狂中的游玉岁,这放在以前别人和游奉云说,游奉云是不会相信的。

“希望他处理后勤的事情能够分散一下注意力。”游奉云开口道。

战争的成败不仅仅在于两军相交接的那一瞬间,更在于前期的保密工作,军队平时的训练,以及战争时期的后勤工作。

虽然整个朝堂中没有人会希望这场战争会失败,但是大臣的心并不是绑在一起的,有太子去监督后勤工作才能真正保证军队后勤万无一失。

“走吧,回宫去看看年年。”

说完,游奉云便转身离开了城楼。

兵部之中,游玉岁直接拿了游奉云的旨意开始督察军粮。

这一次攻打突厥,游奉云可以说是准备是了十几年之久,为了保证粮草供给,征调民夫数十万在大后方为军队供给。

然而,霍西陵与突厥作战并不是在大景的边境与突厥交战,而是深入草原荒漠主动出击突厥,加上霍西陵带领的是骑兵,这就让他们没有办法带足够多的粮草行军,毕竟骑兵要求的是出其不意。

征调粮草已经足够给整支军队使用,但是……

“若是深入草原,他们的粮草又该如何保证?”游玉岁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游玉岁在想,有没有一种携带方便又能顶饿的干粮作为霍西陵他们深入草原的粮草。

现在军中的粮草大部分都是米面,或者做好的馒头,但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明火,然而在草原上生火无异于找死,这样不仅会暴露行踪惹来突厥部落的军队。

“福宝,孤要去一趟聚贤阁。”游玉岁突然站起来开口道。

“啊?”福宝一个激灵地看着游玉岁,不明所以。

然而游玉岁想的是,他深居皇宫不了解这些东西,但是聚贤阁却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奇人异士,说不定他们知道如何制造出这种干粮。

说完,游玉岁便带着福宝急匆匆地走了。

兵部抱着账本和各种调度的官员看着突然离开的太子一脸懵,不是说要督察军粮和调度吗?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此刻,聚贤阁中,游玉岁已经将所有聚贤阁的能人异士召集在了一起。

“孤想要一种方便携带顶饿,并且不需要明火的军粮,即便是在阴雨天也可以做成。”游玉岁看着面前聚贤阁的能人异士道。

聚贤阁的人闻言早就按耐不住了,一名中年汉子道:“殿下!这个我会!”

只见中年汉子用手比划道:“俺们那里有一种吃食,是一种小饼,用面粉做的,放在一个缸里烘烤,不用明火雨天也能做,做好了放干了能放半年!做的时候再在饼上加个小孔,用绳子穿起来可以让战士们直接挂在身上。”

游玉岁闻言一喜,连忙道:“可否立刻做给孤看?”

“好!”

众人立马找来了一口大缸,只见那汉子将碳火放进缸内,将面粉揉搓成小饼打孔然后放在缸里贴住,只需两炷香的时间便有上百个小饼出炉。

“我觉得这饼里还可以加上糖和猪油,这样更顶饿。”有人提议道。

众人纷纷又用加了糖和猪油的面饼又做了一大缸,然后递给游玉岁。

游玉岁吃了一口就觉得好甜好硬,面饼好难嚼,再喝了一口水后,他就彻底饱了。

于是,游玉岁看向了人群中最壮士的汉子,问他吃几个能饱。

只见那汉子摸了摸头道:“五个加一壶水,俺就饱了。”

游玉岁低头仔细想了想,这些小饼一共可以串六十个,一天吃三顿一顿吃五个,那么四天的军粮就有了保证。而且一个人带的干粮了不止这一串小饼,一串挂脖子上,一串挂腰上,两串挂马背上,携带方便随时能够充饥,半个月的口粮都有了保证。

而且饼的制作方法简单,还不会因为明火和烟暴露军队行踪,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