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1 / 2)

枕刀 大白牙牙牙 5524 字 2022-02-26

——有学子言之凿凿称,排在秋闱第十六名的贾天和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与贾天和同窗多年,绝不相信贾天和能考得这么好的名次。

这句话背后所代表的,是科举舞弊!

自前朝出现科举取士制度起,每一次出现科举舞弊的情况,都会在朝中引起腥风血雨,所有牵扯进其中的官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个流言一传开,京城人人自危,礼部和朝廷开始彻查此事,贾天和在考场上写的策论也被张贴公示出来。

策论刚张贴出来,又有学子震惊发现,这篇策论压根不是贾天和写的,而是他从其他人手里买的!

再加上礼部调出贾天和以往的成绩,贾天和确实没有那个实力考出这么好的功名。

至此,已经可以认定,建元三十七年的秋闱考题泄露,有官员涉嫌科举舞弊。

其中最有嫌疑的官员,是——主考官张苍儒。

策论题目是张苍儒出的。

贾天和的父亲恰好又是张苍儒的门生。

而在秋闱前,贾天和的父亲又突然给张苍儒送了一份大礼。

这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不得众人不多想。

消息传到兵部,张苍儒脱下官袍,卸去官帽,三步一跪口呼冤枉,求朝堂能彻查此事。等他行至宫门时,双膝早已被粗粝的地面磨出血来,在他来时的路上拖曳出漫长而凄厉的血痕。

太子亲自去见张苍儒,与张苍儒密谈两个时辰后,当众力保张苍儒,命礼部继续深入彻查。

就在朝中乱成一片时,北凉举十万大军入侵大燕边境,一时连下大燕五城。

战火迭起。

容国公与其子临危受命,率六万精锐赶赴边境,将北凉十万大军生生逼退,被北凉夺走的五城再次收复,最后两国于山海关展开最终一战。

慕大老爷苦笑:“谁也不知道那段时间山海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是从逃出山海关的士兵嘴里,还原了整件事情——容国公与其子延误战机,致六万精锐战死疆场。”

孔明灯升至最高处,终于承受不住,化为一团火光从空中坠落,如流星一闪而逝。

慕秋等了许久,都没等到慕大老爷的下文。

她难以置信:“延误了什么战机,才会导致这样惨烈的结果?”

“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慕大老爷喟叹一声。

只因那时,慕家也自身难保。

“我身为副考官,不能证明自己完全无辜,所以刑狱司冲进了慕府将我带走关进了暗牢里。被关进刑狱司暗牢的人九死一生,你大伯母和父亲担忧我的安危,为了救我一直在外周旋。”

“山海关的战报传回京城,你母亲得知你外祖父和小叔战死沙场尸骨无存,当晚就病倒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慕家常出帝师、大儒,是众所周知的文臣风流世家。

容家执掌兵权多年,乃百年将门世家,军中势力根深蒂固。

张家雍容至极,本朝两位皇后、以及现在的太子妃都出自张家。

这三个家族与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哪怕这三个家族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在太子这边,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年里太子的位置能坐得这么稳固,少不了这三个家族在背后帮忙。

如今接连出事,幕后之人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

这是在废掉太子的所有羽翼。

幕后之人要除掉的何止是慕家、容家、张家!

他真正要除掉的,分明是稳坐储君之位多年的太子!!!

危机接踵而来,太子的能力受到质疑,民间出现了反对太子的呼声。

还有一本叫《桃花渊》的话本,以一种堪称恐怖的速度在京城里流传开来,成为百姓茶余饭后最常说的话题。

这本《桃花渊》,说的是一个姓李的富商坐拥无数家产,他偏爱自己的其他儿子,不喜欢才能平平又野心勃勃的大儿子。

有一日,李富商病重昏迷不醒,他的大儿子与大儿子的手下趁机侵夺家产,奈何东窗事发,导致了一连串的后果相继爆发,最后李富商终于清醒,查清自己昏迷原来是被大儿子下了药,用雷霆手段解决掉这些图谋不轨的人,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家产。

这本话本,谁都知道它是在影射些什么。

太子焦头烂额之际,不免又要分出心神,派人去查封这本《桃花渊》。

可是官府越是查封,这本书在私底下流传得就越火。

这场大戏的最高潮,是被太医院掌院断言可能要撑不过去的皇帝清醒了过来。

而这场大戏的落幕,是以无法洗清自己嫌疑的太子站在祭坛之上,如屈原问天般一问再问,试图用命保住众人。

可他保不住张家。

科举舞弊为天下士人所不容,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天下士人的怒火。

他也保不住容家。

六万精锐因容国公与其子战死沙场,几无生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